雪峰义存禅师:雪峰禅系开创者和云门宗及法眼宗奠基者(6)
发布时间:2025-08-05 18:58 浏览量:2
义存禅师于公元875年建成雪峰寺,并正式开山授徒说法,仅仅用了六年的时间,到公元881年时,雪峰寺就有僧众一千五百人之多。(《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和《雪峰义存禅师语录》记为一千五百人,而《祖堂集》记为一千七百人。)这个数字,在当时的禅宗江湖中,那是绝对排名第一的。
此时就整体的弘法声势和江湖声望而言,当时的禅宗江湖,也就只有尚在人世的仰山慧寂禅师可以略微强过他了。不过,慧寂禅师之法嗣,却是远远不如义存禅师的。如果算上弟子们的声势,义存禅师却又强过慧寂禅师了。
公元882年,看到自己的地盘上有义存禅师这种冠绝江湖的大师说法,而且弘法声势鲜有人能及,地方上的那些老大们自然是非常高兴的。所以当时的廉帅李景捐钱一十万缗,司空陈岩捐钱三百缗,福建观察使韦岫捐钱二十万缗,在福州城西创建了大穆廨寺,继续请义存禅师住持之。
这一年正好有皇宫里的一个官员在福州办事,他目睹了义存禅师之弘法盛况,聆听了义存禅师之开示后,对义存禅师那是敬佩不已。所以当他回到皇宫后,立即就向唐僖宗李儇汇报了义存禅师的情况。
李儇听后,立即派了一名翰林学士来到福州一探究竟。这名翰林学士来到福州后,通过走访福州本地人陈延郊,从而获知了义存禅师之实况,于是这名翰林学士回去后便据实上奏。
李儇得知自己的地盘上有义存禅师这种高人,不由得非常高兴,立即敕与义存禅师“真觉大师”之号,同时敕与义存禅师一件代表着僧人最高荣誉的紫衣袈裟。
公元889年,六十八岁的义存禅师在雪峰山之陈洋提前为自己选定墓塔地址,并且自己给自己写好了塔铭并序。
序曰:夫从缘有者,始终而成坏。非从缘得者,历劫而常坚。坚之则在,坏之则捐。虽然离散未至,何妨预置者哉。所以迭石结室,剪木成函,搬土积块为龛。诸事已备,头南脚北,横山而卧,惟愿至时。同道者莫违我意,知心者不易我志。深嘱再嘱,幸勉励焉。纵然它日邪造显扬,岂如当今正眼密弘。善思之,审思之。
铭曰:兄弟横十字,同心着一仪。土主曰松山,卵塔号难提。更有胡家曲,汝等切须知。我唱泥牛吼,汝和木马嘶。但看五六月,冰片满长街。薪尽火灭后,密室烂如泥。
唐末自黄巢起义后,各地的地方军阀大都拥兵自重且相互攻伐不断。义存禅师虽是个出家之人,但是对于时局还是有相当的敏感性的。
公元891年,预知本地将有血雨腥风的义存禅师离开福州,前往浙江台州、宁波、杭州以及和浙江接壤的江苏地界游历。
也就在这年,时任福建观察使的陈岩病重,随即派人给时任泉州刺史的王潮送信,叫王潮赶紧来福州,自己准备把福建的军政大权交给他。
可惜到了公元892年正月,王潮还没来得及赶到福州,陈岩就病死了。
而陈岩妻弟护军都将范晖在陈岩去世后不仅立即执掌了兵权,自称留后,而且陈兵列阵,抗拒王潮进入福州接管军政大权。
公元893年,王潮命令自己的堂弟王彦复和三弟王审知带兵攻打范晖。经过一年多艰苦的作战,最终福州被王氏兄弟攻占,并且没用多久,王氏兄弟就控制住了福建全境,并且成为五代十国之闽国的奠基者。
王潮王审知兄弟虽然是地方大员,不过他们同时也是佛学爱好者。所以,当王潮王审知兄弟成为福建的实际控制者后,一来为了稳定人心,二来也是为了学习佛法,所以他们非常希望福建佛教界的头号人物义存禅师能回来弘法。
公元894年,在外游历了数年的义存禅师回到福州后,立即受到了王氏兄弟的热情接待,王潮作为一把手,对义存禅师更是礼敬有加。
义存禅师回到雪峰寺后,因为寺院常住僧众太多,再加上还有很多江湖中人前来参访,所以雪峰寺就人满为患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义存禅师便把雪峰寺迁建于不远处的陈洋,也就是义存禅师自己提前建造好的墓塔所在地。
公元897年,王潮去世,王审知接任掌管军政大事。王审知接任后,对义存禅师之尊崇更胜王潮。他不但出钱出物出人大力为义存禅师增设法堂回廊佛像钟鼓等,使得雪峰寺成为了南方第一丛林,并且还两次迎请义存禅师和师备禅师来到自己的府邸为自己说法。
公元898年,王审知迎请义存禅师来到自己的府邸说法。
王审知问道:“拟欲盖一所佛殿去时如何?”
义存禅师道:“大王何不盖一所空王殿。”
王审知马上逼拶道:“请师样子。”
义存禅师马上展开两手示之。
既是空王,岂有样子?不过,只要是殿,就一定有样子。那么,空王殿是什么样子呢,你说出来,我好给你建造啊。
义存禅师展开两手。
展开两手,看似空空如也。不过,若认为此处空空如也,却又不是了,因为空王殿分明在义存禅师展开之双手中巍然屹立也。
展开两手,你若起心思量,同样无你着力处。
对于这个公案,义存禅师的弟子云门文偃禅师评唱道:“一举四十九。”
南宋即庵慈觉禅师评唱道:“空王殿样子,雪峰展两手。添得韶阳老,一举四十九。总是面南看北斗。”
宋末环溪惟一禅师作偈评唱道:
真觉祖师展两手,云门一举四十九。
空王殿已峭巍巍,千古万古犹仍旧。
义存禅师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一个寺里的僧人前来参问。
这个僧人问道:“请问师父,临济四喝意旨如何?”
临济四喝者,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一喝用也。
义存禅师道:“我当初行脚时便过河北,已值临济大师迁化,不得见他,所以至今不知。你要理会四喝意旨,可往见他直下儿孙。”
这个僧人听义存禅师如此一说,便来到河南汝州市参访临济宗第三代掌门南院慧颙禅师。
见面后,慧颙禅师问道:“你从哪里来的啊?”
这个僧人道:“我从雪峰寺来的。”
慧颙禅师道:“义存禅师有何言句?”
这个僧人于是就把自己和义存禅师上述之对话告诉了慧颙禅师。
慧颙禅师听后,立即对着雪峰寺方向给义存禅师跪拜作礼道:“天下古佛。”
义存禅师不仅是在当时,即便在中国禅宗史上,也是最为顶尖的大师之一。在义存禅师生命的最后时期,赵州从谂、夹山善会、石霜庆诸、仰山慧寂、香严智闲、岩头全奯、兴化存奖、曹山本寂、云居道膺这些和义存禅师在同时期弘法,且在江湖中纵横一时的高手们已经先后去世了,说义存禅师在当时的禅宗江湖中一枝独秀,既是真实语,也是恰当语。
可是当有人来问临济四喝时,义存禅师却说自己没有机会参访临济义玄禅师,所以不知临济四喝意旨,从而叫僧人去参访临济义玄的门人,因为只有他们才最清楚临济宗的旨意。
可是,所谓一理通百理融,难道义存禅师真的不知道临济四喝意旨吗?难道义存禅师就不能对这个僧人开示一二吗?
其实这个问题比较好理解。比如少林派掌门是天下第一高手,你要是去问他如何修炼才能成为武林高手,他一定可以为你说上一大堆武学道理出来。可是你一旦问武当拳要义是什么?纵使少林掌门有所耳闻,他也知道这个问题自己是不如武当派掌门说得更详细到位的。所以,这种问题,你还是亲自到武当山问问他们的人去吧。
所以,如果有人问义存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之类的问题,义存禅师一定有招数施展出来的。可是你问临济四喝这种临济宗的法门,自然临济宗的那些嫡系传人会更有心得体会,给人开示的话语也更能让人悟入。
义存禅师不倚老卖老,不仗势自己是江湖第一高手而可以随便开示,并且指示僧人去参问临济传人,这种高风亮节,自然就获得了南院慧颙的真心礼拜。须知,当时的南院慧颙不论是江湖声望还是弘法声势,都是和义存禅师差之甚远的。
所以,现代有些法师在名片上赫然同时写着禅宗五家之两家三家甚至四家之多少代传人,实在让人瞠目结舌。
须知,现在能真实传授一家禅法之禅师已经是少之又少了,更遑论能同时传授两家三家,乃至于四家五家之禅法了。所以,他们的名片,确实就是张名片而已,这些宗门的禅法,他们要同时传承和传授,实在是不可能的事情。
公元900年,唐昭宗李晔下旨,把雪峰寺改为应天广福寺。
公元901年,义存禅师把寺院规矩以及从住持到僧众都要遵守的僧行规制写好后,公告于众,要求所有人都必须遵守执行。
公元905年,因为寺院参学人众,义存禅师便想在旁边的松山另外建立寺院安置僧众,于是义存禅师便来到松山查看建寺之地。
不过经过义存禅师的实地考察,适合建造寺院的地基已经属于一个女尼所有了。
于是义存禅师便找到这个女尼,请求女尼把那块地基给他。
看到有同行来“抢”自己的地盘,这个女尼自然不肯。
义存禅师和女尼就寺基一事没有谈拢,既然嘴巴上分不出胜负出来,那就只有在佛门修行功夫上一较高低了。
于是义存禅师和这个女尼约定,两人同时禅定七天,在这七天中谁先开眼出定,谁就算输。
约定好后,义存禅师和这个女尼立即闭眼进入禅定中。
不过到了第六天,这个女尼终于忍不住先开眼出定。如此的话,她就算输了,而义存禅师也就当仁不让的赢得了她的那块地基。
王审知得知义存禅师要新建寺院后,立即拿出大量的钱物来帮助义存禅师建造枯木庵,并且派出上万工人来到这里建造了一个特大的放生池。
从古至今,只要有钱有人,什么建筑都会很快的就修造好的。
枯木庵建好后,义存禅师常常在庵中坐禅。
不过,山中的寺院也好居民也好,有两件事情常常让他们头痛不已,一是山中常有虎狼出没,第二就是常有雀鸟啄食庄稼。
义存禅师所在的枯木庵也不例外。
这一天,义存禅师看到又有成群的麻雀前来啄食磨坊旁边晒的麦子,于是立即找来纸,亲自在上面写道:“庵前永日无狼虎,磨下终年绝雀儿。”
随即义存禅师派人把这些字刻在石碑上并且放置于磨坊前。
说来也怪,当这块石碑在磨坊前放好后,这里从此后就再也没有虎狼和麻雀的身影了。
公元907年,自知不久于人世的义存禅师自己给自己画了墓塔样子,然后派人给王审知送去。
王审知得到墓塔图后,立即派人前往江西瑞迹山采集石材,然后在雪峰山之陈洋为义存禅师建造墓塔并真堂三间,并且还专门为义存禅师建造了安置圆寂后真身的石龛。
公元908年三月,一向身体很好的义存禅师忽地生病了。王审知听说后,赶紧派出医生前来给义存禅师看病。医生来后,义存禅师对他道:“吾非疾也。”并且拒绝服用医生开的药物。
到了四月二十八日,义存禅师把弟子们都召集拢来道:“泡幻缘生,去来不定。吾仅四十年来,未尝不苦口相劝。近日佛法澹薄,唯于世谛殷勤。至于信施檀越,师僧和尚,百年终殁,无善报恩。世理既不相应,亦合有少分省察。吾若四大离散之日,先已有木函石龛,并依旧志安排,毋违我意。若有披麻下泪者,非我眷属。”
到了五月二日,义存禅师亲自给王审知写了一封信告别,然后出去游玩了一天。
到了傍晚,义存禅师回来后,便立即沐浴更衣。到了半夜,义存禅师在禅床上右胁而卧,并且就在此卧中圆寂了,享年八十七岁。
王审知得知义存禅师圆寂后,不由得泪流满面伤心不已,随后王审知便委派自己的儿子王延禀来到寺中祭奠义存禅师。
义存禅师圆寂的消息传出后,福建各地前来吊唁的僧众多达五千余人。
五月十五日,弟子们把义存禅师全身放入石龛中,然后安置于墓塔内。
义存禅师从公元870年进入雪峰山弘法至公元908年圆寂,他在雪峰山弘法三十九年。
义存禅师在地方一把手的大力支持下,不仅使得雪峰寺规模庞大,成为了南方第一丛林。更是在雪峰山说法如云,声势浩大。寺院僧众常年达至一千五百人之多,并且其法嗣也是非常多的。依据《景德传灯录》之记载,义存禅师有法嗣五十六人,其中四十五人有机缘语录记载。其中的藻先古佛、长庆慧棱、鼓山神晏、保福从展、镜清道怤、长生皎然、鹅湖智孚、翠岩令参、云盖归本、太原孚上座、安国弘韬、惟劲宝闻、金轮可观等等都是当时江湖中之知名人物。
而玄沙师备和云门文偃更是高手中之高手,玄沙师备之徒孙文益禅师开创了法眼宗,而文偃禅师则自创了云门宗。
所以,义存禅师不仅是云门宗和法眼宗之奠基者,更是形成了庞大的雪峰禅系。而且雪峰禅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是牢牢的占据了禅宗江湖之半壁江山的。
义存禅师禅宗功夫之高弘法声势之大嗣法弟子之盛,在中国禅宗史上,只有马祖道一、百丈怀海、沩山灵祐、云门文偃、圆悟克勤和大慧宗杲可以和他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