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阳光少年团”漫游长春,青春与春城的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08-05 19:13  浏览量:2

△图源 |康宇龙

8月4日,2025年“奔跑吧·少年”全国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在长春落幕。在为期5天的赛程中,2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10至15岁青少年运动员,在赛场上挥洒汗水,走进长春的新民大街、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等地,在凉爽的气候里感受城市热情,触摸城市发展的脉搏,在历史与文化的浸润中留下深刻记忆。

凉爽气候与热情市民

初印象里的“北国春城”

△图源 |人民网记者 李洋

福建省运动员 郭恒玮

落地长春的第一感觉就是凉爽,和我们那边的温度差距很大。

△本组图源 | 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王强

赛事期间,舒适凉爽的气候让赛场宛如天然的“空调房”,为激烈角逐的运动员们营造了惬意的环境,成为大家对这座城市最直观的“初印象”。

△图源 | 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于家浩

长春给予运动员们的,远不止这份凉爽。在凉爽的体验之上,长春人如火般的热情让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少年们切实体会到了“北国春城”的包容与温暖。

福建省运动员 郭恒玮

在食堂打饭时,阿姨很亲切地问我:“孩子,这顿准备吃点什么啊?”还有赛场周边志愿者们从指引路线到提供帮助,都特别细致周到……大家都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热情。

“汽车城”与“森林城”

独特魅力中的深刻认知

△图源 | 长春日报 张扬

福建省运动员 杨竣喆

我们坐的大巴上写着“红旗”两个字,路上跑着很多“红旗”牌轿车。我想回去之后多浏览信息,探寻这座“汽车城”的奥秘。

路上听带队老师说,长春是一个森林城市,在路上确实看到了很多的树木,感觉真是名不虚传。

△图源 |人民网记者 李洋

汽车与森林,一动一静,展示着属于长春的独特城市风貌,让运动员们在紧张的比赛之余,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的多元魅力。

历史文化与现代活力

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8月3日晚,运动员们在赛会组委会的精心安排下,走进了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新民大街和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福建省运动员 田皓苒

夜间的新民大街氛围特别好,有人唱歌、有人散步,大家悠然自得,感觉都在享受着美好的生活。长春历史文化博物馆里展品很丰富,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可能因为我是田径运动员的关系,我对博物馆《城市印象》展厅里有关长春市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内容记忆格外深刻。通过晚上的行程,我了解了长春的过去,感受到长春的现在。未来我期待再次到长春来,遇见不断变化的长春。

收获成长与期待重逢

未完待续的长春故事

福建省教练员 郑晓

长春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队员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很好的服务。在这几天里,长春人和长春这座城市的热情,让我收获了一次完美的长春之行。

赛场上,运动员们全力以赴、奋勇争先,收获了成绩与成长,每一次冲刺、每一次跳跃、每一次投掷,都见证了他们的努力与坚持;赛场外,他们结交了来自不同地区的朋友,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在与队友、对手的交流互动中,拓宽了视野,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同时,对长春这座城市的热爱也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福建省运动员 黄泓轩

这几天过得很快也很美好,但是我还是稍微有一点点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雪。我的印象里,长春是一座冰雪之城,这次没有感受到长春冰雪的魅力,冬天有机会,我一定会再来。

从凉爽的气候到热情的市民,从汽车工业的辉煌到森林城市的惬意,从历史文化的厚重到未来发展的活力,运动员及教练员们口中的一个个关键词,最终汇聚成一幅鲜活的长春画卷。

长春与青少年朋友们的故事

远未画上句号

长春将秉持海纳百川的胸怀

以包容、开放的姿态

热忱迎接每一位朋友的到来!

◆素材来源:长春文旅综合整理,素材来源于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尹霁虹,图片素材来自长春晚报融媒体记者 于家浩、王强,长春日报 张扬,人民网记者 李洋,@康宇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转载本文请注明“长春文旅”。

◆编辑:佟金俐

◆初审:柳絮

◆复审:师锁伟

◆终审:曹昊

◆平台编辑:王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