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宝贝儿子,妈妈宁愿拉黑我”:等不到的爱,要学会自己给
发布时间:2025-08-06 08:21 浏览量:2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4310天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146个词条
看到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永远别期待别人的爱,能永远爱你的,只有你自己。
刷到一位女孩的发帖,字字句句都是对母爱的失望。
上学时,她缠着母亲想一起去买衣服,母亲挥挥手说:
“都这么大了还需要陪?自己去。”
可转头,弟弟上学需要买东西,母亲却三番五次打电话催她去帮忙买。
从小到大,家里的偏心格外分明。
母亲总是更关心弟弟,对女儿的需求却总是置若罔闻。
最近一次的争吵,也是因为这件事。
女孩受不了母亲的指使,一肚子委屈也尽数宣泄。
她质问母亲为何总是偏心,母亲却指责她“斤斤计较”。
气头上的拉扯愈演愈烈,女孩受不住母亲的指责爆发后,却发现自己被母亲拉黑了。
看着那十几张聊天截图里重复的委屈,忽然想起心理学里的“内在小孩”概念——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没长大的孩子,渴望被看见、被疼爱。
这个被拉黑的女孩,不过是想让母亲看看自己心里那个缺爱的小孩。
字里行间未说出口的期待,不过是想让母亲把对弟弟的偏爱,也分给自己心里的那个小孩一点。
可很多时候,我们等不到那份迟来的偏爱,这时才明白,最可靠的救赎,是学会自己当自己的父母,把心里那个委屈的小孩抱回来,重新养自己一遍。
对别人抱有期待,或许是我们本能的渴望。
可当这份期待变成执念,人就成了被绳子牵着的木偶,喜怒哀乐都由他人掌控。
真正的强大,或许是学会松开那根期待的线开始的。
当你不期待被爱,开始学着好好爱自己,重新养育心里的那个小孩,你才能拥有对抗世界的底气。
01
在心里留一片柔软角落,给自己最大程度的包容
人这一生,最苛刻的批评者往往是自己。
我们总在心里藏着一把尺子,衡量言行是否得体,计较选择是否正确,却忘了生命本就该有褶皱和瑕疵。
生活里的失误、选择中的偏差、情绪上的失控,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给自己最大的包容,不是放纵懈怠,而是像对待迷路的孩子那样,蹲下来抱抱那个犯错和失败的自己。
作家李娟在《阿勒泰的角落》里写过初到牧区的日子。
那时她总学不会骑马,每次踩马镫都会摔得人仰马翻,牧民们远远传来的笑声让她红了脸。
可她没在日记里骂自己笨,反而写下:“摔疼了就坐在草地上歇会儿,草原那么大,总有我能学会的那天。”
后来,她骑着马追羊群的样子,成了草原上最生动的风景。
就像初学游泳的人,越是怕呛水就越难浮起来,可当你允许自己“偶尔下沉”,反而能在扑腾中找到平衡的节奏。
我们该允许自己带着缺憾前行,因为能与自己的不完美和解,才是真正的温柔。
从事话剧行业的朋友小佳,在初入行时总是被否定,原因是自卑的她总不敢抬头看人,给人留下了“眼神太飘”的印象。
导演见了一个又一个,批评接了一茬又一茬,她躲在化妆间里哭,开始否定自己的一切。
一个不自信的人怎么做演员呢?说服不了自己的人,又怎么演出让人信服的角色?
她责怪自己不争气,甚至把自己锁在屋里,拒绝和外界交流。
绝境中,好在她没有放弃自己,就在我们都以为她要就此沉沦的时候,小佳转身投入了幕后工作。
用她的话来说:“演不出好形象,就去幕后创造好形象。”
她写了一个又一个剧本,创造了无数有灵气的人物形象,凭借优秀的文学素养,拿下了不少奖项。
站在舞台上优雅谢幕的那一刻,或许她会明白:
正是那些与自己和解的瞬间,铺就了这条成长之路。
生活从不是考试,不需要每道题都答对。
学会对自己说“没关系”,允许情绪有出口,接纳选择有遗憾,这份包容就会成为心灵的软垫,让我们在摔倒时不那么疼。
给心灵留一片缓冲带,允许自己慢一点、错一点,反而能走得更稳。
02
把掌声送给自己,让内心住着永不熄灭的灯塔
求而不得,是人生之常态。
不是每一次的低谷,都会有人伸手拉你;
也不是每一次跨越山海,都有人为你鼓掌。
能在每次需要时及时出现的,从来都是藏在心底的那束自我关怀的光。
给自己中肯的褒奖,不是盲目自大,而是像朋友那样,记得自己走过的路、跨过的坎。
哪怕只是今天按时起床、认真吃了顿饭、勇敢表达了观点,都值得被看见。
这些细碎的肯定,会慢慢积累成底气,让你在迷茫和自我怀疑时站稳脚跟。
你对自己的肯定,才是人生的基准线。
演员宋慧乔曾在采访里分享过自己的一个小习惯,很值得我们借鉴。
她会在每天睡前写下“感恩十事”,记录自己一天内做过的十件让自己觉得美好和感动的事情:
“今天宠物小狗也被养得很好”
“今天主动和导演沟通了问题”
“今天拒绝了不想参加的聚会”
“今天在睡前摆正了拖鞋”……
她笑着说,刚开始觉得有点困难,后来发现这些自我肯定就像储蓄罐,攒满十个,这一天就是无比幸福且有意义的。
如今40+的她,依然在镜头前闪闪发光。
而那份从容里,藏着她对自己的温柔嘉奖。
舞蹈家杨丽萍在成名前,曾因“不符合传统审美”被舞团辞退。
那段日子里,她每天对着镜子练舞,哪怕没有观众,也会在完成一个高难度动作后,给自己一个微笑。
她说:“别人的掌声是锦上添花,自己心里的鼓点才最重要。”
后来她带着《雀之灵》站上世界舞台,那些对着镜子自我肯定的清晨,早已悄悄铺成了通往高光的路。
别等别人来定义你的价值,那些你走过的路、熬过的夜、跨过的坎,都在悄悄告诉你:
你比想象中更优秀。
当你学会做自己的“头号粉丝”,相信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03
做自己的引路人,在黑暗里给自己递一盏灯
人生总有独行的时刻,没人托举,没人陪伴,甚至没人理解。
这时最可靠的力量,是那个“拽着自己向前走”的自己。
你要做的,是像温暖的母亲,像坚定的战友,带着自己穿过迷雾,走向光亮。
就像在森林里迷路时,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自责“怎么又走错了”,而是静下心来辨认方向;
在低谷时,你要做的不是抱怨“为什么是我”,而是问自己“下一步能做什么”。
这份清醒的自救,会成为你最坚实的后盾。
《风雨哈佛路》里的莉斯,在父母酗酒、居无定所的环境里长大,15岁就成了街头流浪者。
可她没放任自己沉沦,白天在地铁站捡瓶子,晚上就借着站台的灯光读书,打工间隙背单词,捡来别人丢掉的笔记本写满知识点。
老师劝她说“放弃抵抗吧”,她却摇摇头说:“我不拽自己一把,就真的爬不起来了。”
后来的她,靠自己的力量走进哈佛校园,用文字记录了饱含辛酸又充满力量的来时路。
漫漫人生,能托举你的,从来不是别人的手,而是自己心里的力量。
歌手张韶涵在事业最火的时候,遭遇家庭背叛和全网黑,一度消失在公众视野。
那段日子,她没躲在家里哭,而是选择在清晨去爬山,对着日出大声唱歌,学编曲、练唱功,把所有委屈都写进歌里。
她说:“最难的时候,是自己把自己从泥里拽出来的。”
后来,她在舞台上高唱《阿刁》,那句“你是自由的鸟”一出来,让多少人听出了一个女孩自救的勇气。
生活从不是一帆风顺的航船,总有风浪掀翻甲板。
或许,当你成为自己的引路人,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困住你。
不必等别人来救,做自己的舵手,哪怕只能划着木桨慢慢前行,你也能抵达想去的地方。
04
写在最后
当你不去期待别人的爱,你就是无敌的。
罗翔老师曾说:“别人爱不爱你,其实没那么重要。你过分渴望被爱,就会变成爱的囚徒。”
真正的强大,从不是期待别人来填满生命的空缺,而是学会做自己的太阳。
沙漠里的仙人掌,没人浇水也能开花;深海里的萤火鱿,没有阳光也能发光。
我们或许终其一生都得不到想要的偏爱,或许会在某个深夜为不被理解而落泪,但只要记得好好爱自己,就永远有重新出发的勇气。
松开期待的线吧,在爱自己的路上活得热烈而坦荡。
当你开始珍视自己,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在悄悄对你温柔起来——
这,才是生命最动人的馈赠。
- 上一篇:衡水老白干跨界体育营销,共筑健康生活赋能品牌活力
- 下一篇:图说丨“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