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看“五”评 | 铸造铝合金:运行情况分析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5-08-06 08:16  浏览量:2

五矿期货微服务

1.上市以来铸造铝合金期货活跃度偏弱

铸造铝合金期货自今年6月10日上市以来,主力合约价格较上市时有所上涨,不过成交和持仓量显示品种活跃度偏弱。截至8月4日,铸造铝合金期货加权合约持仓量约1万手,成交量从上市初期的5.8万手下降到近期不足2000手,同时铸造铝合金价格波动相对稳定,期权合约隐含波动率均值11左右。

2.多方面原因造成铸造铝合金期货活跃度偏弱

笔者认为,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后活跃度偏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铸造铝合金在产业链中定价权不强,二是近段时间季节性影响,三是目前距离首次交割时间较长,市场参与方相对谨慎。

首先,定价权方面,铸造铝合金位于铝产业链的偏中下游,其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供需、原料成本、行业政策等,其中废铝是铸造铝合金的最大成本,占比约90%,因此其价格对铸造铝合金价格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近几年国内铸造铝合金产能持续大幅扩张,生产端产能利用率不足(低于60%),行业竞争相对激励,头部厂商产品竞争力较强,但多数通用型产品相对同质化,相比下游汽车整车等产业,铸造铝合金集中度低,欠缺定价话语权,造成一直以来铸造铝合金价格都是基于成本定价,其价格和铝价高度正相关,两者通常在一定的价差范围内波动。

从实际的市场运行看,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后波动节奏与铝期货较为一致,AD2511合约基本在贴水AL2511合约400-600元/吨的区间范围内波动,铸造铝合金价格在较大程度上仍跟随铝价进行定价。

另外,尽管国家近期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铸造铝合金行业也因为开工率低、生产利润持续承压,存在较大的“反内卷”空间,但由于行业集中度低,生产厂家多且分散,大规模减产难度较大,导致价格对“反内卷”政策的反应也较为有限。

其次,季节性的影响。铸造铝合金主要应用于纯度要求不高和对轻量化、耐腐蚀性、复杂结构有需求的行业,下游行业以汽车、摩托车、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为主,其中汽车和摩托车占比超70%,是主要的下游。汽车和摩托车生产的季节性特征较为明显,4-6月和9-12月是传统的生产旺季,而1-3月春节停产和7-8月夏季高温假期间订单减少,是传统的淡季。多数铸造铝合金生产企业以销定产,因此在7-8月下游淡季期间,行业开工率往往也季节性偏低。产销淡旺季的转变,造成铸造铝合金价格进行一定的季节性波动,通常旺季价格偏强、淡季价格偏弱。

当前铸造铝合金处于产销淡季,销售偏弱使得其本身价格缺乏需求端的支撑,也使得铸造铝合金价格跟随铝期货(即成本端)波动为主。

最后,铸造铝合金首个交割合约为2511合约,当前距离交割还有较长时间,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原因是铸造铝合金标准交割品中的硅、铜含量均为范围值,含量只要符合交割品规定的范围即可交割,在此情况下,铸造铝合金存在最便宜交割品的概念(增加硅含量到接近上限,减少铜、铝含量以降低成本),加之2511合约为偏旺季合约,其价格相比现货有一定的升水,降低了多头接货和参与市场的意愿。同时,价差和最便宜交割品的存在对于卖方交割较为有利,期现商买货积极性尚可,铸造铝合金库存从厂库转移到社会仓库,但成本端的支撑和旺季合约价格的不确定性也在一定影响了卖方的积极性。

参照氧化铝上市后的情况,2023年6月下旬氧化铝正式上市,首个交割合约为2311合约,当时在2311合约交割前,氧化铝持仓成交也相对不活跃,不过从合约开始连续交割开始,市场活跃度逐渐提升,2024年氧化铝期货进一步活跃。

3.铸造铝合金后市展望

中短期来看,铸造铝合金下游逐渐从淡季过渡到相对旺季,需求端对于铸造铝合金定价影响预计加大,不过考虑到期现价差仍偏大,行业产能利用率低,期货端依然面临不小的盘面交割压力,其价格或仍难脱离成本端的锚,预计继续与铝价维持一定的价差波动。铝价方面,国内电解铝运行产能接近上限和库存相对偏低继续对铝价构成支撑,不过如果美国关税政策维持,铝需求端面临的压力将加大,铝价重心或将下移,限制铸造铝合金价格在旺季的反弹高度。

更长时间看,铸造铝合金产能产量的调节、需求变化和潜在的碳溢价等或是价格波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反内卷”政策能够显著减缓行业产能增长,则铸造铝合金将具有更强的自主定价能力,与铝的价差也将有更大的空间。

免责声明: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我公司及研究人员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报告中的信息及观点不构成投资要约或买卖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投资决策及结果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