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请务必提防这几种疾病
发布时间:2025-08-06 08:41 浏览量:3
八月健康提示
八月天气炎热且多雨水,湿热环境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传播创造了条件,同时洪涝灾害和高温中暑的健康风险加大。为帮助大家做好健康防护,南漳县疾控中心现对基孔肯雅热、登革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虫媒传染病、食源性疾病、肠道传染病、狂犬病、高温中暑及洪涝灾害相关健康风险进行介绍,并提供具体防控措施。
一、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经伊蚊传播,表现为突发高热(39℃以上)、剧烈关节痛(累及手、腕、踝等),伴头痛、肌肉痛、皮疹,病程约1-2周。
防控措施:
1. 定期清理室内外积水(如花盆、水缸、下水道等),消除伊蚊孳生地。
2. 外出时穿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蚊剂,避开蚊虫活跃的清晨和傍晚。
3. 室内安装纱窗、蚊帐,使用电蚊拍等工具灭蚊。
4. 患病后及时就医,居家休息时使用蚊帐,避免被蚊子叮咬后传播病毒。
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主要经蜱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感染。症状为发热(38℃以上)、乏力、肌肉酸痛,严重者血小板减少、脏器受损,甚至致命。
防控措施:
1. 野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扎紧裤脚、袖口,裸露处涂驱蜱剂(如避蚊胺)。
2. 活动后立即检查全身,尤其是头皮、耳后等隐蔽处,发现蜱虫不要硬拔,用酒精涂抹后由医护人员处理。
3. 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处理时戴手套、护目镜,接触后彻底消毒。
4. 饲养宠物或家畜时,定期检查其身上是否有蜱虫,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
三、登革热
登革热由登革病毒经伊蚊传播,典型症状为高热(39℃以上,持续3-7天)、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痛、皮疹,部分患者有出血倾向,严重者可致命。
防控措施:
1. 每周清理积水,如倒掉花盆托盘、疏通下水道、盖好水缸,让伊蚊无处产卵。
2. 室内用蚊香、驱蚊液,睡觉时挂蚊帐,外出时在衣服和裸露皮肤涂驱蚊剂。
3. 高发区居民尽量减少在清晨、傍晚外出,尤其避免去草丛、树荫等蚊虫密集处。
4. 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确诊后居家隔离至退热,期间避免被蚊子叮咬。
四、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因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引发,症状有腹痛、腹泻、呕吐、发热,严重者脱水、休克。夏季食物易变质,发病风险高。
防控措施:
1.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加工时用不同刀具、砧板,避免交叉污染。
2. 肉类、海鲜等彻底煮熟煮透,不喝生水,剩菜冷藏不超过24小时,食用前彻底加热。
3. 购买食材选择正规商超,查看保质期,不买路边摊、无证摊贩的食物。
4. 饭前便后、处理食材前后洗手,餐具定期用沸水消毒,保持厨房清洁。
五、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主要由细菌(如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等)、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甲肝病毒等)或寄生虫(如蛔虫、绦虫、阿米巴原虫等)等病原体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水源、食物、接触、昆虫等途径传播。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还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
防控措施:
1. 勤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七步洗手法”冲洗至少20秒,尤其是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处理食材前后等关键时间节点。
2. 不喝生水,饮用经过煮沸或净化处理的水;不吃未洗净的瓜果、生冷食物,婴幼儿奶瓶、餐具每天用沸水煮15 - 20分钟进行消毒。
3. 室内每天通风2 - 3次,每次通风30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封闭场所。
4. 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场所一旦发现病例,应立即隔离患者,并对玩具、桌椅、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防止疫情扩散。
六、狂犬病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通过患病动物咬伤、抓伤传播,症状为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瘫痪,发病后死亡率100%。
防控措施:
1. 家养猫狗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遛狗时牵绳,避免与野生动物接触。
2. 不要逗弄陌生猫狗,尤其流浪动物,儿童需在成人看护下远离动物。
3. 被咬伤/抓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再用碘伏消毒。
4. 无论伤口大小,都要在24小时内到疾控中心或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严重者加打免疫球蛋白。
七、高温中暑
主要由高温高湿环境下体温调节紊乱所致,分先兆(头晕、口渴、乏力)、轻症(体温升高、面色潮红)、重症(热射病,高热40℃以上、昏迷),重症可致命。
防控措施:
1. 高温时段(10-16点)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戴宽檐帽、太阳镜,穿透气浅色衣物。
2. 每小时喝100-200ml淡盐水或运动饮料,不贪凉猛灌冰水,避免饮酒、浓茶。
3. 室内开空调(温度不低于26℃),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待在闷热环境。
4. 老人、儿童、体弱者减少户外活动,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出现不适及时降温并就医。
八、洪涝灾害相关健康风险
洪水易污染水源,引发肠道传染病(霍乱、痢疾等)、虫媒传染病(登革热等),还可能导致皮肤感染、外伤感染。
防控措施:
1. 饮用水必须煮沸10分钟以上,或用含氯消毒片消毒,不喝生水、洪水,瓶装水优先。
2. 不吃被洪水浸泡的食物、淹死的禽畜,食物洗净煮熟,餐具用沸水烫洗。
3. 洪水退后及时清理淤泥、垃圾,翻盆倒罐除积水,用含氯消毒剂喷洒环境。
4. 接触洪水时穿胶鞋、戴手套,皮肤破损者避免接触,伤口及时用碘伏消毒,红肿化脓立即就医。
八月健康防护需兼顾多类疾病风险,关键在做好个人卫生、环境清洁和针对性预防。希望大家牢记防控措施,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平安度过这个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