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地用什么除草剂

发布时间:2025-08-06 09:14  浏览量:2

芝麻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杂草的滋生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和产量。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是芝麻田间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芝麻地的杂草防治,需要根据杂草种类、芝麻生长阶段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科学选用除草剂,以达到高效、安全、环保的除草效果。

一、芝麻地杂草的特点及危害
芝麻地的杂草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禾本科杂草(如马唐、狗尾草、稗草等)、阔叶杂草(如反枝苋、马齿苋、藜等)以及莎草科杂草(如香附子等)。这些杂草与芝麻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导致芝麻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甚至会造成减产。此外,杂草还是病虫害的中间寄主,进一步加剧芝麻的病虫害风险。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杂草是保证芝麻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


二、芝麻地除草剂的选用原则
1. 安全性:除草剂应对芝麻安全,不产生药害。芝麻对某些除草剂较为敏感,如乙草胺等,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芝麻出苗率降低或幼苗生长受阻。
2. 针对性:根据田间杂草的种类选择相应的除草剂。例如,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可选用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等;以阔叶杂草为主的田块可选用灭草松、乙羧氟草醚等。
3. 时效性:除草剂的使用时机非常关键。通常分为苗前封闭除草和苗后茎叶处理两种方式。苗前封闭除草是在芝麻种后出苗前使用,苗后茎叶处理是在芝麻生长期针对已出杂草进行喷施。
4. 环境友好性:优先选择低毒、低残留的除草剂,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三、常用除草剂及其使用方法
1. 苗前封闭除草剂
- 乙草胺:适用于芝麻播种后出苗前,对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防效,但对芝麻的安全性较低,需严格控制用量,避免药害。
- 二甲戊灵:是一种选择性苗前除草剂,对芝麻相对安全,可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
- 异丙甲草胺:与乙草胺类似,但对芝麻的安全性稍高,适合在芝麻田使用。

2. 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
- 精喹禾灵:主要用于防除禾本科杂草,对芝麻安全,可在芝麻3-5叶期、杂草2-4叶期喷施。
- 高效氟吡甲禾灵:对禾本科杂草防效显著,且对芝麻无不良影响,适合在芝麻生长期使用。
- 灭草松:对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有较好效果,但对禾本科杂草无效,需与其他除草剂搭配使用。
- 乙羧氟草醚:对部分阔叶杂草有效,但需注意用量,避免对芝麻造成药害。

3. 复配除草剂
为提高除草效果和扩大杀草谱,可将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复配使用。例如:
- 精喹禾灵+灭草松:可同时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 二甲戊灵+乙氧氟草醚:用于苗前封闭,兼顾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防除。


四、使用除草剂的注意事项
1. 严格掌握用药剂量:过量使用除草剂可能导致芝麻药害,而用量不足则会影响除草效果。应根据产品说明书和田间实际情况确定用量。
2. 选择适宜的施药时间:苗前封闭除草应在播种后尽快进行,苗后茎叶处理应在杂草幼苗期进行,避免杂草过大影响药效。
3. 注意天气条件:避免在高温、大风或雨天施药,以防药效降低或药液飘移造成危害。
4. 轮换用药: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可能导致杂草产生抗药性,应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除草剂。
5. 安全操作:施药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具,避免直接接触药剂,施药后及时清洗器械和身体。

五、综合防治措施
除草剂虽然是控制杂草的有效手段,但单一依赖化学除草可能带来环境和生态问题。因此,建议结合以下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1. 农业防治:通过合理轮作、深耕灭茬、覆盖地膜等方式减少杂草发生。
2. 物理防治:在芝麻生长早期进行人工除草,减少杂草竞争。
3. 生物防治:利用微生物除草剂或植物源除草剂,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 除草剂药害:如果芝麻出现叶片发黄、生长停滞等药害症状,可喷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缓解,并加强水肥管理。
2. 除草效果不佳:可能是用药时机不当或杂草抗性增强所致,应及时补喷或更换除草剂品种。
3. 残留药害:前茬作物使用的长残效除草剂可能对芝麻造成危害,应避免在前茬使用磺酰脲类等长残留除草剂。


结语
芝麻地的杂草防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除草剂,注重安全性和有效性。通过合理用药、综合防治,可以有效控制杂草危害,为芝麻的高产优质创造良好条件。同时,种植者也应关注新型除草剂的研发和应用动态,不断提升田间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