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驻村帮扶故事——在泥土中扎根 于真情里绽放

发布时间:2025-08-06 10:50  浏览量:2

文/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刘立维

星期六的夜晚,静谧而闲适,我像往常一样,熟练地翻看着朋友圈。突然,连续几条村民们辛勤收割青稞、苦荞的视频闯入我的视线。视频里,他们在田间忙碌的身影被落日的余晖勾勒出轮廓,额头的汗水闪烁着光芒,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对土地的热爱与敬畏,这一切引发了我的深思。彼时,我刚刚结束为期三天的得荣县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培训。在培训期间,一批优秀驻村干部的经验分享令我印象深刻。其中,一位前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看到朋友圈的视频后,我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决定为村民们做些什么。我果断与驻村队友商量,提出明天去村支书家帮忙秋收的想法。

次日清晨,我们准时来到村支书的地里。此时,村支书一家已经收割了一部分苦荞,正坐在田边喝水歇息。看到我们的到来,村支书眼中满是感激。我们迅速换上早已准备好的装备:厚实的手套、锋利的镰刀,准备大干一场。我手持镰刀,学着村民的样子俯身、弯腰,开始收割苦荞。每一次挥动镰刀,都能感受到麦秆的韧性和土地的力量。与此同时,队友在村支书儿子的帮助下,学习使用收割机进行收割。机械化对于提高收割效率的作用显而易见,收割机所到之处,苦荞整齐地倒下,它的收割速度大约是镰刀的五倍。我用镰刀时,那不太熟练的左手操作引得村支书一家连连发笑。我也跟着笑了起来,在这阵阵欢声笑语中,原本沉甸甸的劳作似乎也变得轻松了许多。

得荣县常年干旱缺水,冬季尤为严重,村民们不得不提前为牲畜储备越冬草料。完成苦荞收割后,我们立即转战牛草收割工作。在一片茂密的牛草丛中,一种不知名的植物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扰。无意间触碰到它时,一股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骤然袭来,引得众人喷嚏不断。尽管被这神秘植物折腾得不轻,我们仍坚持完成了当天的收割任务,为村民们解决牲畜越冬的燃眉之急略尽绵薄之力。

与驻村队员帮助村民收割草料

下午,太阳高悬。我们前往山顶收割青稞。山路崎岖蜿蜒,和当初入村的路一样难走,车子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颠簸着,一路扬起尘土。到达山顶,放眼望去,是一片金黄的青稞田,微风吹过,麦浪起伏。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青稞,乍一看,和小麦十分相似。可真正开始收割,才发现下午的这场 “战斗” 远比上午艰难。烈日高悬,酷热难耐,每一丝空气都仿佛带着滚烫的温度。青稞叶子又细又硬,划过皮肤,留下一道道红印,又痒又疼。才割了一会儿,我就感觉头晕目眩,汗水湿透了衣衫,干渴感从喉咙蔓延到全身。我们不得不接连休息了三次,三瓶水也很快见底。但看着身边的村民们依旧干劲十足,我咬咬牙,继续坚持。大家齐心协力,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收割完了所有青稞。

与村民们合影

傍晚,夕阳的余晖将整个村子染成暖橙色,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下山。坐在返程的车上,回想起这一天的经历,身体虽然累得快要散架,但内心却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和满足填满。这一刻,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那句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的含义。驻村干部的脚步不应停歇,要持续穿梭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用热情和奉献,书写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驻村信息

作者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驻甘孜州得荣县太阳谷镇尼日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