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医科普丨儿童健康的“潜伏杀手”——腺样体肥大

发布时间:2025-08-06 11:11  浏览量:2

孩子睡觉打呼噜、习惯性张口呼吸,家长可要注意了!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在作祟!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者增殖体,是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交界处的淋巴组织。它就像一个小小的卫士,在孩子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2-6岁时,处于增殖旺盛期,能帮助孩子抵御外界病菌,正常情况下10岁以后会逐渐萎缩。

一、腺样体肥大的原因

1.反复呼吸道感染:孩子免疫力较弱,感冒、鼻炎、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每次感染,都像是给腺样体这个小卫士发出错误信号,让它不断增生,时间一长,就出现肥大问题。

2.过敏因素:像尘螨、花粉、霉菌、动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一旦被孩子接触,免疫系统就会拉响警报,产生过敏反应。

3.胃食管反流:当胃酸和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甚至咽喉区域,会刺激腺样体和周围淋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腺样体肥大。

4.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腺样体肥大病史,遗传基因让他们患腺样体肥大的风险增加。

二、腺样体肥大的症状

1.鼻部症状:鼻塞(最常见)、流涕,说话带着浓浓的闭塞性鼻音,听起来像捏着鼻子说话。睡觉时经常打鼾,张口呼吸。

2.耳部症状:腺样体和咽鼓管离得很近,一旦腺样体肥大,就可能压迫咽鼓管咽口,像耳朵里塞了棉花,还可能有耳痛、听力下降。

3.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不断下流刺激呼吸道黏膜。孩子会感觉咽部不适,总有异物感,忍不住咳嗽,严重时还可能引发支气管炎,咳嗽咳痰更频繁。

4.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会导致颌面部发育障碍,出现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上唇上翘、面容呆滞等表现。而且,这种面容一旦形成,很难通过后期矫正完全恢复。

5.全身症状:睡眠质量变差,多梦易惊醒。还会磨牙,早上起来没精神,白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长期腺样体肥大,还会让孩子营养发育障碍。

三、如何诊断腺样体肥大

1.体格检查:医生首先会对孩子进行体格检查,查看孩子是否有“腺样体面容”,同时检查口腔、咽喉部及耳部情况。

2.鼻咽部侧位X线片:这是一种简单、经济的检查方法,能清晰呈现腺样体大小、形态以及气道阻塞程度。通过测量腺样体厚度A与鼻咽腔宽度N的比值(A/N值),判断腺样体肥大程度。

3.鼻咽镜检查:直接观察腺样体大小、形态以及后鼻孔阻塞情况。

4.CT检查:能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展示鼻咽部及其周围组织情况,帮助医生更准确判断病情,尤其是在诊断复杂病例时很有帮助。不过,由于CT有一定辐射,一般不作为首选。

四、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如果腺样体肥大程度较轻,症状不明显,或者是由感染、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暂时性肥大,医生会先采用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要严格遵医嘱,不能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

2.手术治疗:当腺样体肥大严重,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者反复引发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又或者已经出现“腺样体面容”,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手术切除腺样体。目前常用的是全麻下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切除术,手术精准、创伤小、恢复快。

五、家长如何预防孩子腺样体肥大

1.增强孩子免疫力:让孩子保持充足睡眠,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2.预防呼吸道感染:在流感高发季节,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家里勤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避免着凉感冒。

3.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果孩子有过敏史,要明确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

4.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减少病菌传;吃饭时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防止胃食管反流。

家长们,孩子健康无小事。如果发现孩子有腺样体肥大相关症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文/全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