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出局,日舰中标澳洲通用护卫舰项目,三菱拿下百亿澳元大单!
发布时间:2025-08-05 17:39 浏览量:1
8月5日,澳大利亚防务领域迎来历史性进展——澳大利亚正式宣布,将采购日本三菱重工(MHI)打造的“最上”(Mogami)级护卫舰作为其新一代通用护卫舰。项目总值达100亿澳元,是澳大利亚近年来最具分量的海军装备采购项目之一。这不仅是澳大利亚首次采购日本国防装备,更是日本历史上第二次向外出口主战防务装备,标志着澳日防务合作迈入全新阶段。
尽管澳方坚称采购决策完全基于装备性能,但日方在整个争取过程中,持续强调日澳之间日益紧密的战略与防务关系。有消息称,美国政府亦在幕后对日本方案表示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了日方提案的政治分量。
当天上午,澳大利亚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Richard Marles)与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Pat Conroy)在联邦议会共同宣布,日本“最上”级护卫舰在项目评选中击败德国蒂森克虏伯海洋系统公司(TKMS)的MEKO A-200方案,最终中标澳大利亚“通用护卫舰”项目。
这是澳大利亚首次选择采购日本武器装备,而对日本来说,这也仅是其第二次将大型国防装备出口至海外。此前,日本曾尝试将“苍龙”级常规潜艇出口至澳大利亚,但最终输给了法国DCNS(现为海军集团)。对比之下,此次三菱重工在日本政府全力支持下所进行的竞标活动明显更为有效,最终成功赢得订单。
十年前,日本尚未对任何国家出口过国防装备,更遑论如此复杂的水面战舰系统。然而如今,日本不仅已向菲律宾出口雷达设备,更在澳洲这一重要市场实现突破,展现出其在国际军工市场的快速成长。
据悉,下一阶段,澳方将与三菱重工就采购价格、技术转移等核心细节展开谈判,目标是在2025年底前正式签署合同。
此次采购属于澳大利亚“海洋项目3000”(Project Sea 3000)计划,旨在建造11艘通用护卫舰。这些舰艇将与英国设计的“猎人”级护卫舰(Hunter-class)共同替代澳皇家海军现役但日益老化的“安扎克”级护卫舰(Anzac-class)。
为加快舰艇服役速度,首批三艘“最上”级护卫舰将在日本三菱重工位于长崎和冈山的两家船厂建造,其余舰只将在西澳亨德森(Henderson)船厂由澳方本土团队完成建造。
最终击败其他三家竞争者并脱颖而出的“最上”级护卫舰,是目前服役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力舰种。已有8艘同型舰在日本服役,另有4艘在建。首舰于2019年10月开工,2022年3月与4月分别服役,建造速度可达每年两艘,极大满足澳大利亚对快速补强舰队的迫切需求。
本次中标的具体型号为“最上”级的升级版本——FFM(Future Frigate Multi-role),排水量从原型号的5500吨提升至6200吨。日本计划于2028年起向海上自卫队交付该型舰艇。FFM在设计上相较“最上”级进行了关键升级,特别是在武备方面,在舰艏增设一组32单元垂直发射系统(VLS),大幅提升了远程打击能力。
FFM级护卫舰不仅具备强大火力与隐身性能,更以出色的人力效率吸引澳方关注。舰员配置仅需90人,仅为“安扎克”级护卫舰的一半。此外,FFM级舰艇设计寿命长达40年,有效降低了全寿命周期的运营成本,部分抵消其据称高出约20%的采购成本。
最关键的是交付速度。首艘澳大利亚版“最上”级护卫舰预计将在2029年服役,而英国“猎人”级首舰服役时间则要等到2032年左右。届时,部分“安扎克”级舰艇服役已近四十年,急需更新换代。
在最终评选前的演示会上,三菱重工业公司社长泉泽清次(Seiji Izumisawa)亲赴堪培拉,向澳政府及军方高层详细介绍了该项目的战略意义,并在日本驻澳大使馆的招待会上表示:
“我们希望在防务与太空领域进一步强化并拓展合作关系。日本与澳大利亚是志同道合的国家,通过在多个领域深化合作,可以为地区乃至全球的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当前全球安全局势日益动荡,这种合作显得愈加重要。”
日本防卫省装备、技术与后勤局(ATLA)局长石川刚(Takeshi Ishikawa)也指出,日本政府、相关部委与三菱重工等企业组成了一支“统一战线”,全力促成此次出口计划:
“作为特殊战略伙伴,日澳之间的合作对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
由于首批三艘舰将在日本建造,这些舰艇在设计上将保留大部分原始配置,仅会根据澳大利亚职业健康与安全法规进行适当调整。然而,未来在亨德森船厂建造的舰艇,将可能集成更多澳制装备,例如澳大利亚CEA公司制造的相控阵雷达系统和瑞典萨博(Saab)开发的9LV作战指挥系统,实现更高程度的“澳大利亚化”。
此次“最上”级护卫舰中标,不仅是澳大利亚推进海军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也标志着日本防务产业从长期禁出口政策下的封闭状态,成功迈向国际市场。
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对澳大利亚而言,它获得了交付快、性能优、运营成本低的新一代护卫舰;对日本而言,这是其防务工业迈向全球的战略支点,也为未来与其他国家开展防务合作提供了宝贵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