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中不边境6大争议区:我国已实控藏南洞朗,布局精妙!
发布时间:2025-06-24 02:16 浏览量:2
在我国众多相邻国家之中,不丹算是一个国家疆域不大的国家,全国范围仅仅只有3.8万平方千米,但就是这样一个版图还不到重庆一半的小国居然与我国还有多处争议地区,那么,你知道这些区域都分布在哪里吗?
首先第一处区域就是洞朗地区,该地区处在西藏的亚东县之中,西部就是印度的锡金,南部则是与我们存在边境争议的不丹,这一地区的全部面积已经达到了109平方千米。
洞朗其实算是一个小盆地,这里总体上表现出西北方向高而东南部比较低的特点,周边区域山地分布广泛,这里都可以作为我国制衡印度的战略制高点。
其西部区域有着肥美的草地,庞达、拉马斯等都是这里的主要牧场,东部则是陡峭的河谷地带,不仅有着4363米的吉姆马珍山,而且还有高度仅有1655米的卓木麻曲。在这一地区之中,共有6条河流,其中洞朗曲贯穿了洞朗全境,同时这里还有大大小小的湖泊16个,牧场也有36处。
除此之外,洞朗地区的交通还是比较便利的,这里有数条公路线在沈久拉的南部相交汇,同周边地区密切的联系起来,如今这里已经被我国完全控制,我们在这里设有大量的兵力驻守。
第二处争议地带就是鲁林地区,这一地区由下亚东乡进行管辖,同洞朗地区相邻,这一地区的全部面积已经达到了340平方千米。鲁林境内总体呈现出东北方向偏高而西南区域比较低的态势,而中间部分的当比山高度达到了4583米,是当地主要河流的分水岭,像鲁林曲、鲁绒曲等都是境内的主要大河。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着40个牧场以及相当丰富的森林资源。值得一提的是,该地区与印度的西里古里走廊之间仅有80千米的距离,它可以与洞朗进行联动,从而形成战略防御体系,为此,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当地公路的建设和强化。
第三处争议地区则是墨拉萨丁地区,它处在达旺地区的南方,其全部范围已经达到了3300平方千米,是当前我们同不丹之间最大的一块争议区域,大概占总范围的70%,虽然目前被不丹实际控制,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这一地区的主权其实是在我国手中。
第四处争议地区是基伍地区,它处在鲁林北部大概100千米左右,全部面积大约是在90平方千米左右,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是西藏的牧民牧场,而不丹曾在这一区域中设置了哨所,目前我们在距离边境线仅仅只有2千米的地方新建了抵边村落。
第五处争议地带则是查玛浦地区,它就坐落在基伍的附近区域,全部范围已经达到了60平方千米,这里山地分布范围较为广泛,虽然交通条件不是非常便利,但是却有着将藏南同不丹西部联系起来的重要价值,正因如此,不丹之前还曾封锁了这里,企图以此来切断我国牧民的放牧通道,但是现在这一地区已经成了边界谈判的优先地。
第六处争议地带是在白玉地区,这里处在西藏洛扎县的南部,其全部范围已经达到了600平方千米,是我国同邻国不丹之间仅次于墨拉萨丁地区的第二大争议地区。
该地区中共有37个牧场,而且拉龙康还有次久拉康这两座非常有名的寺庙就处在这一地区之中,不仅如此,白玉地区中还有巴桑弄和吉格弄这两大河流存在。
其实在西藏民主改革之前,西藏就已经将此地划给了蒙拉达龙寺,而在这一地带生活的群众基本都是来自于洛扎县,只不过西藏在和平解放之后,不丹就抓住机会进到了这里,并在这一地区中建起了两大哨所,直到1978年时才将它们撤回。
但是在1983年8月的时候,该国又在次久拉康的周边重新设了哨所。如今我们已经将这里60%左右的区域成功控制,并在该地区中成功修建了拉杰公路以及杰罗布新村。
白玉地区的区位相当重要,它的左边可以和洞朗以及鲁林两地连接起来,右边则是同藏南地区的墨脱两两呼应,因此,这里可以联动洞朗以及鲁林形成三角联防,同时还能与藏南的墨脱水电站遥相呼应,为了更好的发挥其战略作用,我国正在白玉地区建设公路通向拉萨。
综上,我们同邻国不丹之间目前还存在着六大争议地带,这些区域的全部范围已经达到了4500平方千米左右,在地理上,洞朗和鲁林这两大地区以犄角之势扼住印度咽喉,而白玉则是与藏南重镇墨脱相协同,强化了对地区的控制。
在基建方面,我们在洞朗、白玉、鲁林等地修建公路网、新村以及通信设施,通过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主权掌控。
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清代地契等历史证据以及无人机巡检、电子围栏等现代科技的方式来强化我们对这些争议地区的法理以及实控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通过谈判等方式将争议地区的主权成功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