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羊场碗花与青花瓷器之缘》刊《曲靖日报》8月5日

发布时间:2025-08-06 14:56  浏览量:2

用碗花绘制的青花瓷器。

在路边泥土里寻找碗花矿。

近日,我正准备早饭,宣威市羊场镇党政办主任突然打来电话:曲靖市几位文化大家要来考察羊场镇的碗花文化,让我去介绍一下。

我到了约定地点之后,才知道来者是江西景德镇青花瓷器研究专家乐茂顺教授,以及曲靖石林瓷业、新爨公司、潦浒古镇陶瓷大师一行人,之所以叫我去介绍有关羊场碗花的情况,是因为他们看到我发表在《中国建材报》《云南日报》《云南政协报》《曲靖日报》上的几篇关于羊场碗花的文章。

羊场碗花是绘制青花瓷器的重要颜料,学名钴土矿。羊场人称钴土矿为碗花,是因为在元明清时期羊场人就用它来画碗上的花。

据乐茂顺教授研究,明朝初年,江西人在宣威市羊场镇发现了名为碗花的瓷器颜料,便把它带到景德镇绘制青花瓷器,称之为“回青”,以与进口的“苏麻离青”相区别。“苏麻离青”是由郑和下西洋从海外带回来的。当时真正的“回青”需从西域购买,“苏麻离青”则需从国外进口,二者功用相同,只是来自不同的地区而已。由于“苏麻离青”含有高铁低锰,故烧出的瓷器会出现铁锈斑痕,“回青”则不同。“回青”也称“佛头青”,用它绘制的瓷器烧出后蓝中透紫,非常好看。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回青》记载了“佛头青”。古籍《窥天外乘》记载“回青”产自云南(曲靖宣威羊场):“云南(曲靖宣威羊场),得之,以炼石为宝,其价初倍黄金,已知其可烧制窑器,用之果佳。”此事引起明朝廷重视,经追根溯源,才知当时所谓的“回青”就是羊场碗花,特以朱姓来命名羊场碗花为“朱明料”,专门用于绘制御用与出口的青花瓷器。到了清朝初年,清廷为消除明朝文化的影响,将“朱明料”改称“珠明料”。

由于羊场碗花与江西景德镇青花瓷器有这段历史渊源,难怪景德镇研究青花瓷器的专家乐茂顺教授称“青花之魂在景德镇,青花之源在曲靖(宣威羊场)。”

除了古籍《窥天外乘》记载了羊场碗花用于绘制窑器的历史外,乐茂顺来到曲靖潦浒后,在古窑址上也找到了元代烧制的古青花瓷器,这证明潦浒利用羊场碗花绘制青花瓷器的历史比江西景德镇早,只是景德镇把青花瓷器打造成“戴上王冠”的“天下之最”,才盖过了羊场碗花的名气,使羊场碗花在历史的长河中寂静无声。

吃了早饭,我们便去有关羊场碗花的几个遗址实地察看。

我们先参观了明清时期江西人坐镇羊场收购碗花的江西会馆遗址,即现在的兔场完小。江西会馆又称江西庙,也叫万寿宫。明清时期,兔场周边盛产碗花矿和铜矿,一时商贾云集。那个时期,来羊场经商的江西人大多集中居住在兔场,为了方便同乡商讨事宜、买卖经商、祭祀祖先等,他们便在今兔场完小处修建了江西会馆。那时的江西会馆为卯榫结构的明清式建筑,门窗镂空雕花,甚是美观。后来,人们把江西会馆改建成兔场完小,拆除了木架结构的古建筑,新建了钢筋混凝土的教学楼、科技楼、住宿楼等,原有的古建筑已荡然无存。

参观完江西会馆遗址,我们走过火石口子(原名老石妈),转了几个急弯,爬了几个陡坡,最终来到了英角后山碗花梁子,这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

早在元朝时期,羊场人就在碗花梁子开采碗花,至今仍留下一百多个采洞、采塘和采坑。采洞有直洞和斜洞两种,洞口直径有六七十厘米,当然也有一米多的。有的采洞深四五十米,有的采洞深百米。因为过去这些采洞里曾经掉下放牧的牛羊,有人用绳子拴住腰,下到采洞去找牛羊,所以知道采洞的深度。

碗花梁子上没有草,也没有高大树木,只有一些低矮的杨梅蓬、稀疏的矮松及杂木。这是典型的碗花矿生长的地貌。据有关资料记载,生长碗花矿的山,俗称癞痢山,不长高大树木和草,只长杨梅蓬、杂木和矮松。乐教授惊呼:“是了,是了,这就是典型的生长碗花矿的地貌。”

近年来,当地村民加大自然生态保护力度,不破坏山上一草一木,因此许多采洞被树叶、松针掩盖,这又让大家互相提醒:“下脚要小心,先用棍子试探,千万别踩塌掉进洞里。”大家想下洞去查看洞底的情况,寻找一些碗花矿,奈何没带绳子,谁也不敢贸然下洞,只好作罢。

由于这里正在新修机耕路,我们便在挖机挖出的泥土里寻找碗花矿。还别说,我真在路边堆放的泥土里翻找出一块比纽扣大的碗花矿。这块碗花矿青黑而带有金属光泽,品质不错。随后,同行的人又用小锄头或棍子在路旁的土堆里找到几块碗花矿,都是青黑而带有金属光泽。我们没有发现深蓝色的碗花矿,这种碗花矿恐怕只能在很深的采洞里才能找到。

在碗花梁子上,我家有一块地,小时候上山种地,曾在地头捡到一块带有金属光泽的青黑色石片,当时我拿它在石头上一画,画出一道蓝色的线条。现在我确定,那就是碗花矿。

从碗花梁子下来,已是下午四点多,我在羊场镇中心幼儿园旁的山上发现有人捡到很多碗花矿,有一两斤的样子,带有金属光泽,色彩更加灰一些。不仅在这里,还有人在草山、草花冲、双洞、基场火车站等地捡到碗花矿,各地捡到的碗花矿形状不一,有小碎块形的,有薄片状的,还有条状的,其中以薄片状的为佳。

羊场碗花从元代始采到明清兴盛,架起了江西景德镇与云南羊场镇的联系之桥。相信在两地青花瓷器文化工作者的推动下,羊场碗花必将在现代陶瓷工业中再放异彩,铸成青花瓷器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