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日暮田园闲趣

发布时间:2025-08-06 15:00  浏览量:1

日暮云霞渐远行,风生水起动蝉横。

荷翻碧玉珠频跳,柳荡银波叶倒张。

山寺鸣钟人静夜,田园落麦犬归堂。

此时正好闲寻胜,何况天阴路转长。

这首作品以日暮时分的乡村景致为核心,通过云霞、荷柳、山寺、田园等意象的层叠铺陈,勾勒出一幅动静相宜的田园暮色图,并在“闲寻胜”的感慨中,自然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情感从景物的鲜活渐次递进到心境的悠然。

首联“日暮云霞渐远行,风生水起动蝉横”,以时间与动态起笔。

“日暮”点明时令,“云霞渐远行”写天际的云霞缓缓退去,既写天色将晚的自然变化,又暗含时光流逝的轻盈感;“风生水起”则转写近景,风吹水面泛起涟漪,“动蝉横”中“横”字活化蝉的姿态——或许是风过时蝉被惊动,翅膀横展,为画面添一抹生动的声响与动态,奠定全诗鲜活的基调。

颔联“荷翻碧玉珠频跳,柳荡银波叶倒张”,聚焦具体景物,以比喻与动词强化画面感。

“荷翻碧玉”将荷叶比作碧玉,风过时荷叶翻卷,叶上的水珠(或露珠)如“珠频跳”,既写荷的动态,又以“珠”的跳跃增添灵动;“柳荡银波”则以“银波”喻柳枝在风中的摇曳,如波浪般起伏,“叶倒张”写柳叶被风吹得反向舒展,两个“翻”“荡”“跳”“张”的动词,将荷柳的动态写得鲜活可感,尽显夏日暮色的生机。

颈联“山寺鸣钟人静夜,田园落麦犬归堂”,从自然转向人文,营造宁静的田园氛围。

“山寺鸣钟”以钟声打破暮色的静谧,却又因“人静夜”更显空灵——钟声回荡时,田野间劳作的人已归家,夜晚的宁静被轻轻叩响;“田园落麦”写麦子成熟后被收割的场景,“犬归堂”则以犬只归家的细节,勾勒出田园生活的日常与秩序,将自然的生动收束到人间烟火的温暖中。

尾联“此时正好闲寻胜,何况天阴路转长”,直抒胸臆,点明主旨。

“此时”呼应前六句的暮色景致,“闲寻胜”写此时正适合漫步寻景,享受闲适;“何况天阴路转长”则以“天阴”“路长”作衬——阴天更添凉意,路长更可缓行,将“闲”的意味进一步深化,强调无需匆忙,只需沉浸于当下的美好,自然流露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全诗以“日暮田园”为画布,用云霞、荷柳、山寺钟声、落麦归犬等细腻笔触勾勒出鲜活又宁静的暮色图景,又以“闲寻胜”的感慨收束,将景物的生动与心境的悠然融为一体。

从自然景色的鲜活到田园生活的温暖,最终在“天阴路长”的衬托中,完成对“闲”的诠释——原来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的名胜,而在能于日常的暮色里,慢品一份属于自己的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