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疯狂”武器合集第44期

发布时间:2025-08-06 15:11  浏览量:2

这支冲锋枪并非某人的恶作剧,甚至并非一次失败的实验,而是爱尔兰共和军为应对轻武器短缺而采用自制手工业生产模型的又一次尝试。这类冲锋枪被称为“造船厂专用”,因为它们是在20世纪70年代在贝尔法斯特一家著名造船厂的工坊中秘密生产的。

这款冲锋枪的枪身由桌面部件(尤其是普通的金属枪腿)制成,枪身上焊接了英国系列冲锋枪的标准弹匣。这款“自制斯坦”使用9x19毫米子弹。同时,枪管通常没有膛线,而是光滑的,因此射出的子弹在飞行中只是翻滚,对敌人造成重伤。

南达卡(Nandaka)是印度纳亚尔人(Nayars)的祭祀用剑,其名字意为“欢欣”。这把剑的一大特色是镰刀状的剑刃。这把剑奇特的造型源于它最初是用于收割水稻的农具,因此常被称为“稻剑”。后来,这把专用工具演变成战斗武器,最终,经过多次转世,它变成了一把祭祀用剑,用于祭祀杜尔迦女神——嗜血成性的卡利女神最邪恶的化身。

制造一辆能飞的坦克的想法听起来颇为奇特。但这只是乍一看。例如,在突破防线、支援步兵,甚至增援空降部队的情况下,使用这种坦克似乎颇具吸引力。于是,美国工程师克里斯蒂以自己设计的五轮履带式坦克为基础,装上带螺旋桨的机翼。同时,坦克发动机转子的旋转必须通过一根特殊的轴传递到螺旋桨上。

着陆后,飞行员重新担任驾驶兼机械师,只需轻轻转动控制杆,就能拆下坦克的机翼。这个想法本身还不错,但这架坦克飞机却始终未能起飞,此后这种组合方案本身就被认为是失败的,因为在组合如此不同型号的设备时,事实证明,在不降低另一台设备性能的情况下,不可能提升其中一台设备的性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提高现有轻武器的射速,英国人N·豪厄尔以李·恩菲尔德1号Mk. III步枪为基础进行了改进,最终制成了一款相当独特的武器。改进的结果是,该步枪采用了长活塞行程的导气式机构,将普通的纵向滑动枪栓步枪改造成了自动装填(半自动)步枪。枪口附近开了一个孔,火药气体通过该孔进入带有活塞的导气管,该活塞通过一个特殊部件与枪栓杆相连。

最终,机械装置完成了所有工作,射手无需与枪栓互动。然而,这也意味着射手本人有失明的风险。因此,采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瞄准器向左移动,增加了一个垂直板,射击时枪栓会移到该板上,并增加了一个带有金属护盾的手枪式握把。这种型号的步枪开始在步兵部队服役,甚至被用作防空系统。

Revision Military 最初研发的是防弹护目镜,后来转向个人防护装备,最终在 TALOS 计划下发展成为动力服。该系统包含头盔、装甲板、嵌入式电子设备和外骨骼。大部分负荷由一根灵活的人工脊柱承担,该脊柱可以重新分配重量,使大部分重量由外骨骼的“下肢”承担。

电力驱动装置、通信设备、头盔集成夜视仪和液体冷却系统均由单块电池供电。尽管该系统已在尽可能接近实战的条件下进行了测试,但其在实战中的有效性仍存在很大疑问。

所谓的“炸药炮”是由美国退役炮兵军官埃德蒙·扎林斯基发明的。因此,在19世纪80年代,海岸炮台和舰队开始装备口径分别为8英寸、10.5英寸和15英寸的滑膛气动炮。这些炮发射带有尾翼的长方形高爆弹,外形类似火箭,可容纳高达100公斤的炸药——硝化甘油。然而,这种炮并未得到广泛应用,最终被更传统的系统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