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夏天偷狗横行 当局狠批养宠物狗是资产阶级行为

发布时间:2025-08-06 15:12  浏览量:1

仲夏三伏,本是朝鲜百姓们“进补强身”的传统时节。但随着狗肉价格水涨船高,一场悄无声息的偷狗风暴也在朝鲜咸镜南道悄然上演——许多人家的狗,被偷了。而偷狗者们的手段之狠毒、频率之密集、范围之广,令整个北青郡、洪原郡的居民人心惶惶。

“我家养了快一年的狗,就像自己孩子一样,结果一夜之间被偷了。连一句叫声都没留下。”来自北青郡的一位中年妇女咬着牙生气地说。

但更让人愤怒的是,这不是孤案,夏天是朝鲜传统的狗肉旺季,同时偷狗者的旺季也到来了。每年三伏天,是朝鲜传统的“狗肉高峰期”,许多朝鲜百姓坚信狗肉能“去湿补阳、强身健体”。于是街头巷尾的狗肉摊火热异常,狗肉汤、狗肉串、狗骨汤成为不少人餐桌上的必备。

也正因为如此,狗的身价在伏天期间一路飙升。据咸镜南道内部消息,一条成年健康土狗的黑市价格可能比普通朝鲜人的月薪还要高一些。一些手头紧张的家庭甚至靠养狗换现,提前和狗肉贩子那里拿了一部分定金,就等三伏天出手了。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狗还没进锅,就被偷了。

据可靠线人透露,偷狗者们并非简单地用绳索或套圈,而是采取“投喂+麻醉”的方法,先用香味浓郁的熟肉或米饭引诱狗靠近,然后在食物中加入安眠药。狗一旦进食,便在几分钟内失去警觉,彻底陷入昏睡,四五个小时后才能醒来。“这是他们的‘标配战术’,”一位曾目击过偷狗过程的居民说,“狗不睡着,不仅难抓,还可能叫唤,被主人发现。给它吃安眠药,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走。”

就在7月26日的傍晚,一场发生在咸镜南道的偷狗行动就败露了。在咸镜南道的北青郡南部,有一位60多岁的老人像往常一样出门给家门口的大黑狗添水,却发现狗正在吃一些陌生的食物。他皱了皱眉头,心想:“我没喂它,谁放的?”但夏天天气热,加上人懒,他没太上心,就回屋了。二十分钟后,他再出来,发现院门外站着两个陌生的中年男人。其中一个穿着破旧短袖,另一个手里拿着塑料袋,不断往狗边投喂什么。他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对,马上打通了邻居的电话。

“快帮我看看门口那两个男的,不像我们村的人,有点可疑。”邻居接到电话后,从围墙后偷偷张望,果然看见两人一人望风一人喂狗。他马上通知了附近的安全员。五分钟后,村里的安全员出动,将两人当场逮捕。在安全部接受审讯时,这两个50多岁的男子低头承认,最近已经用这种方式偷走了五六条狗,转手卖给了郡里的狗肉贩。

而被喂了安眠药的狗,直到第二天清晨才悠悠醒来,摇头晃脑,好似做了一场昏沉的噩梦。

朝鲜名犬丰山犬

朝鲜人从古代开始就有吃狗肉的习惯,狗肉也被视为大补的食物,但是现如今狗成为了很多朝鲜人的“家人”。在传统认知中,朝鲜许多家庭养狗是为了看家护院或者拿来售卖,但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审美的变化,一股“宠物化养狗风潮”悄然兴起。

在平壤、元山、咸兴等地的城市居民中,不乏把小型犬当作家庭成员、同吃同住的做法。有的妇女甚至给狗穿上小衣服、取名字、洗澡吹毛,堪称“朝鲜主体爱犬人士”。

“我把它当孩子养,它晚上就在我床边睡觉。”平城市一位年轻女职工说,“它不会背叛我,也不会批评我,而且随叫随到,我一招呼它,它马上就会过来,我出门它也会跟着我”然而,这种不符合朝鲜传统的新式的爱狗方式,却招来了朝鲜官方的冷脸。

朝鲜送给文在寅的宠物狗

朝鲜方面近年来多次通过媒体或者内部文件点名批评这一行为,认为“把狗放在家里同吃同住,给狗穿衣服,是对阶级的背叛”,更有媒体痛斥部分上层阶层“以狗为荣、以人不顾”,建议彻查“犬宠化现象”,防止“非主体思想行为的蔓延”。

有些地区甚至出台“纠正犬类饲养风气”的指导意见,要求居民不得让狗进屋,更不得让狗与人共床共餐。提出养狗就是为了看家护院,死了就拿来吃肉。于是,一边是一部分百姓对狗的感情越来越深,一边是当局对“养宠物”现象越发警惕,偷狗事件爆发后,竟让不少人处于两难处境:狗丢了要伤心,如果家人要花大量时间去找丢失的狗也会被批评,狗找回来也不敢说太多。

“我找回我的狗,但也被批评了,说我‘太娇气’、‘家庭观念混乱’。”一位年轻人低声道,“可它是我唯一的朋友。”

朝鲜送给普京的宠物狗

朝鲜夏天狗肉市场的火热、狗价的飙升、偷狗的频发,以及对“非传统养狗观念”的批判,交织成一幅荒诞的画面。有的家庭辛辛苦苦喂养了一年的狗,眼看快卖出换钱,却被偷走;有的家庭把狗当成家庭一份子一样的疼爱,却要在朝鲜的舆论中压抑自己的感情。更有甚者,丢狗之后花时间去找还被怀疑是“资产阶级习气太重”,被干部批评“不够革命”。

“我们不是不想革命,我们是想活着。”一位失狗的老汉说,“狗丢了,我一年的希望也没了。”

在这个三伏天,狗成了人们饭桌上的补品,也成了街头巷尾最危险的“生物资产”。而狗的遭遇,正是底层百姓生活困顿、希望渺茫的一个缩影。

一条狗,有人喂它,是为了爱;有人是为了活。而对于养狗的朝鲜百姓来说,丢失的也许不是一只动物,而是一段信任、一份陪伴,以及对生活最后的一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