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肖道先:扎根基层的“贴心代表” 用实干书写履职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06 15:36  浏览量:1

在大方县红旗街道城北社区的背街小巷里,总能看到县人大代表肖道先的身影。这个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刻进骨髓的基层代表,用双脚丈量民情厚度,以实干标注履职深度,让“代表”二字在社区治理中绽放出温暖的光芒。

在社区代表联络室,肖道先创新推出“每周固定坐诊+日常街巷走访”工作机制,把社区代表联络室打造成了“民情诊疗室”。两年以来,肖道先累计接待群众200余人次,建立起80条建议台账,精准找出了社区治理的痛点所在。

“肖代表,咱们0号沟的污水管网堵得厉害,下雨天出门很不方便都得绕着走,帮我们看看怎么解决?”在联络室,居民们带着烦心事找上门,肖道先了解情况后迅速行动,三次到3米深的沟渠查看,收集现场图片,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成功推动管网清淤改造工程项目落地,并聘请专人定期保洁。如今,0号沟周边环境焕然一新,污水横流现象彻底消失。居民吴世明感慨地说:“现在管网通了、环境净了、出行方便了,烦心事变成了舒心事了!”

背街小巷的垃圾桶怎么摆?围墙隐患怎么解决?肖代表比老百姓还上心!针对背街小巷卫生差、缺少垃圾桶等问题,肖道先通过实地调研、把情况及时向环卫部门汇报,积极协调资金,最终在辖区背街小巷配齐了垃圾桶,并推动建立“定点投放+定时清运”机制,街巷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走访中,肖道先在大方城区老二中往下楼脚发现围墙开裂,她积极争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对围墙进行加固。“这围墙一加固,咱心里的‘墙’也实了,肖代表把我们老百姓是事办得踏实。”居民龙常云说。

为有效提高基层治理,肖道先让社区居民自己当家。她瞅准居民参与治理的热情,推出“格里帮”模式,以网格为单元的自管委员会、“院落议事群”“邻里互助群”等平台架起沟通桥,让住户参与到老旧小区治理中。联户长带领居民协商管道改造、调解矛盾纠纷,不仅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曾经争吵不断的邻里变成了和美的一家人。“格里帮”这一模式还成为街道基层治理的典型案例,让治理充满“烟火气”。 居民喻礼先乐道:“肖代表这法子好!以前楼上楼下为点小事就吵吵闹闹,现在坐一起商量,邻里和谐!”

为壮大社区集体经济让社区“有钱办事”,肖道先探索出“党组织+公司+人才”的发展路径,推动4家集体经济实体落地。其中,集典蒙养幼儿园解决了300多名孩子的入园难题,提供33个就业岗位;10个社区公司联合开展便民餐饮服务,年创收86万元。集体经济的壮大,为民生保障注入强劲动力。

从污水管网改造到社区环境焕新,从治理模式创新到集体经济发展,肖道先已推动解决37件民生难题,向县人大提出12条建议,其中4条被纳入县民生实事项目。“代表不是头上的光环,而是肩上的责任。”肖道先深有感触地说,“下一步,我将继续当好群众身边的‘贴心人’,把为民这份‘答卷’用心用情续写,让‘人民代表为人民’的初心,永远闪耀在扎根基层的每一步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