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出国定居抛弃父母,20年后回国办事,再度遇到父母时愣住了
发布时间:2025-08-06 17:55 浏览量:1
时间是这世上最无情的东西,它能让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沧桑的中年人,能让相爱的人分道扬镳,也能让亲情在岁月中慢慢消磨。
有些选择在当时看来理所当然,多年后回头却发现,那些被我们抛在身后的人和事,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
当我们以为可以重新开始的时候,却发现有些东西已经永远回不去了。这是一个关于选择和代价的故事,关于时间和人心的故事。
01
三月的北京还带着春寒,林志远拖着行李箱走出首都机场。二十年了,这座城市在他眼中既熟悉又陌生。
“师傅,去王府井。”志远坐进出租车。
司机是个北京大爷,一边开车一边聊天:“您是刚回国的吧?从哪里回来的?”
“澳大利亚。”志远望着窗外的高楼大厦,心情复杂。
“澳大利亚好啊,我儿子也想出国,就是舍不得我们老两口。您这次回来是探亲的吧?”
志远愣了一下,摇摇头:“办点事。”
车子经过永安里路口时,志远看到了熟悉的地名。那里距离父母住的小区只有三站地铁。他掏出手机看了看,屏幕上没有任何消息。
从包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是二十年前的全家福。照片上他站在中间,左边是父亲林国华,右边是母亲陈秀英。那时候父亲还是黑头发,母亲脸上没有皱纹。
看着照片,志远的心揪了一下。二十年了,爸妈现在什么样子了?
志远这次回国,是为了处理姑妈的遗产。姑妈林桂花去年去世,留下一套老房子需要他办理继承手续。
到了酒店,志远坐在房间里,拿起全家福又看了很久。他想起了二十年前那个让他做出人生重大选择的春天。
02
2004年3月15日,志远兴冲冲地回到家,手里拿着澳大利亚移民局的信函。
“爸,妈,我的澳大利亚永居申请通过了!”志远满脸兴奋。
厨房里传来什么东西掉地上的声音,母亲陈秀英探出头来,脸色发白:“志远,你说什么?”
“妈,我可以去澳大利亚发展了!那边工资比这边高好几倍呢!”
父亲林国华的脸色慢慢阴沉下来:“你什么时候申请的?为什么不跟我们商量?”
“爸,这是我的前途,我当然要自己做主。现在谁不想出国啊?”
“不行!”林国华站起来,“你不能走!”
“为什么不能走?爸,我在澳大利亚发展好了,以后也能接你们过去享福啊!”
母亲从厨房走出来,眼圈红红的:“志远,妈妈不去澳大利亚。你也别走了,好不好?”
“妈,您让我放弃这个机会?”
林国华走到志远面前,指着他:“志远,你要是敢走,就别回来了!我们当没有你这个儿子!”
“爸!您这话说得太过分了!”
“你走了谁照顾我们?”母亲哭了起来,“志远,你是我们唯一的儿子啊!”
“妈,坐飞机十几个小时就能回来,有什么大不了的?”
“志远,我们把你养这么大,供你上大学,为的就是让你离我们远远的?”林国华越说越激动。
就在这时,女朋友方雨晴打来电话。
“志远,我们约好今天晚上看电影的。”
“我在家里,有点事,电影改天看吧。”
“什么事这么重要?”
“我告诉我爸妈澳大利亚的事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他们什么反应?”
“不太好。”
“志远,如果你真的决定要走,我不会跟你一起去的。”
志远愣住了:“雨晴,你说什么?”
“我不会去澳大利亚。我的家人朋友都在这里,我不会为了任何人改变自己的生活。”
雨晴说完就挂了电话。
客厅里安静得可怕。过了一会儿,母亲小心翼翼地问:“志远,雨晴也不支持你吗?”
志远点点头,突然觉得很孤独。
林国华走到儿子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儿子,有些东西比前程更重要。”
“爸,您就不能支持我一次吗?”
林国华看了看妻子,最后摇摇头:“志远,如果你执意要走,那就走吧。但是你走了就别回来了。”
“国华!”母亲拉了拉他的衣角。
志远看着父母,心里五味杂陈:“我需要时间考虑。”
两天后,志远做出了决定:“爸,妈,我要去澳大利亚。”
话音刚落,母亲就哭了出来,林国华的脸色变得铁青。
“既然你选择了,就不要后悔。”父亲说完,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临走前一晚,志远偷偷回家想和解,却听到父母在房间里的对话。
“秀英,你说我们是不是太狠心了?”
“国华,我也舍不得啊。可是我们要是软下心来,志远就真的不会走了。”
“让他走吧,男人总要闯出自己的路。我们不能拖累他一辈子。”
“可是我们老了怎么办?”
“咱们自己想办法呗。明天送他去机场的时候,我们要装作很生气的样子,不能让他看出我们舍不得。”
志远站在门外,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03
2004年4月20日,志远登上了飞往悉尼的航班。
悉尼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美好。最初两年,志远在小公司做技术员,生活成本很大。语言和文化差异让他很难融入当地环境。
最难熬的是孤独。特别是晚上,看到别人拖家带口的,志远总是想起家里的父母。
第一年春节,志远给家里寄了五千块钱,没有留任何信息。他不敢打电话回去。
慢慢地,志远的工作稳定下来。2008年,他认识了同事莉萨,一个澳大利亚本地女孩。2010年,他们结婚了。
婚礼上,志远看着台下都是莉萨的朋友和家人,突然很想念父母,想念雨晴。
2012年,莉萨怀孕后流产了,医生说她很难再怀孕。2015年,莉萨提出离婚。
离婚后,志远开始思考这些年的生活。事业成功了,但总觉得缺少什么。
每年春节,他都会给父母寄钱,从最初的五千到后来的两万。钱越寄越多,但心里的愧疚感也越来越重。
2018年,志远托同学打听父母的情况。同学说他们身体还算健康,住在原来的老房子里。
2020年疫情爆发,志远每天关注国内新闻,特别担心父母的安全。他几次想打电话回家,都在拨号键上犹豫很久,最后放弃了。
2022年,志远升职为投资顾问,年薪二十万澳元。但成功的喜悦很快就消散了。
那天晚上,他坐在阳台上看着悉尼港的夜景。这座城市很美,但他总觉得自己像个过客。
04
2024年3月16日,志远按约定来到永安里地铁站,见了姑妈遗产的律师。
姑妈的房子在一个老旧小区,距离父母家只有两个街区。在书房抽屉里,志远发现了姑妈留给他的信:
“志远,你爸妈这些年过得不容易。你爸五年前得了糖尿病,现在眼睛不太好。你妈三年前开始记性不好,经常忘事。他们每年都收到你寄的钱,但从来不舍得花,说要留给志远用。他们每天下午都会到附近的公园坐坐,说万一你回来了找不到他们怎么办。志远,别让两个老人等太久了......”
志远看完信,眼眶湿润了。盒子里还有很多父母的照片,最让他震惊的是一张近期照片,父亲拿着白色的盲杖。
走出小区,志远在银行遇到了当年的邻居张阿姨。
“志远?真的是你吗?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张阿姨,我昨天刚到。”
“你爸妈知道你回来了吗?他们可想你了!”张阿姨拉着志远的手,“这些年你爸妈过得有多不容易。你爸的眼睛五年前就看不见了,你妈妈记性也不好了。”
“他们现在......”
“还住在老房子里。志远,你爸妈每天下午都会到小区后面的公园坐着,说怕你回来找不到他们。”
志远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天色渐晚,志远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他想马上去见父母,又害怕面对他们。二十年了,他该说些什么?
也许,明天去公园看看吧。
05
第二天下午三点,志远来到小区后面的公园。
大概十分钟后,志远看到一个瘦弱的身影拄着白色手杖慢慢走来,后面跟着一个头发花白的女人。
是父母!二十年了,志远一眼就认出了他们。
父亲林国华比二十年前瘦了很多,背也驼了,头发全白了。他拿着盲杖小心地摸索着路。母亲陈秀英跟在身边搀扶着他,她的头发也全白了,脸上皱纹很深。
两位老人慢慢走到长椅前坐下。父亲把盲杖放在身边,母亲从包里拿出保温杯,给父亲倒了杯水。
志远站在远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国华,你说志远会回来吗?”母亲的声音传了过来。
“会的,我们的儿子一定会回来的。”父亲的声音轻但坚定。
“可是都二十年了......”
“秀英,你要相信志远。他是个好孩子,等他站稳了脚跟,一定会回来看我们的。”
志远听着父母的对话,心如刀绞。
就在这时,一个皮球滚到了志远脚边。一个小男孩跑过来:“叔叔,能把球给我吗?”
志远蹲下身把球递给孩子。这个动作被母亲看到了。
陈秀英突然站起来,眼睛直直地看着志远:“国华,那个人......”
“怎么了秀英?”
“像志远,太像志远了!”母亲指着志远,“那个给孩子球的人,背影跟志远一模一样!”
母亲慢慢朝志远走过来:“志远?是志远吗?”
志远慢慢转过身,面对着母亲。
“妈......”志远的声音哽在喉咙里。
“真的是你!真的是志远!”母亲的眼泪涌了出来,“志远,你回来了!”
听到声音,父亲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拿着盲杖摸索过来:“志远?志远真的回来了?”
志远快步走到父亲身边:“爸,是我,我回来了。”
父亲放下盲杖,用颤抖的手摸着志远的脸:“瘦了,在外面受苦了吧?”
“爸,我没受苦,我过得很好。”
“好就好。”父亲眼睛虽然看不见,但脸上满是笑容。
母亲拉着志远的手不肯放开:“志远,你真的回来了,妈妈不是在做梦吧?”
“妈,不是做梦,我真的回来了。”
“志远,你这次回来住多久?”
志远看着母亲期待的眼神,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志远回来就好。”父亲说,“走,我们回家。你妈妈包了饺子,说万一你回来了,正好有饺子吃。”
志远的鼻子一酸。母亲每天都包饺子等他回家吗?
“爸,妈,我们回家。”志远一边扶着父亲,一边牵着母亲的手。
06
一路上,母亲拉着志远的手不肯放开。
“志远,你知道吗?妈妈每天都会来公园等你。妈妈想,万一你回来了找不到我们怎么办?”
“妈,您辛苦了。”
“不辛苦。只要能等到你回来,再辛苦也值得。”
父亲拄着盲杖:“志远,你爸爸的眼睛不太好了,看不清你的样子。但是爸爸知道,我们的儿子一定很有出息。”
“爸,您的眼睛......”
“糖尿病,老毛病了。不碍事,还能走路,还能吃饭。”
“为什么不告诉我?”
“儿子,你在外面打拼不容易,我们不想给你添麻烦。”
进了家,志远愣住了。
不是因为房子的变化,而是因为房子完全没有变化。客厅里的摆设还是二十年前的样子,他的房间保持着他离开时的样子,书桌上还摆着大学时的课本。
“志远,你看,妈妈把你的房间保持得跟你走的时候一模一样。”母亲拉着志远进房间,“妈妈每天都会来打扫,就等着你回来住。”
志远看着房间里的一切,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妈......”
父亲拄着盲杖走过来,用手摸着房间里的东西:“志远,你的书还在这里,你的衣服也在这里。”
“爸,这些衣服都旧了,您为什么不扔?”
“不能扔!”母亲急了,“这是志远的东西,怎么能扔?”
“妈,我不会再走了。”志远握住母亲的手。
“真的吗?志远你真的不走了?”母亲眼里闪着希望的光。
“真的,妈,我不走了。”
就在这时,母亲突然问:“志远,你是谁啊?你怎么在我们家?”
志远和父亲都愣住了。
“秀英,这是志远,我们的儿子。”父亲着急地提醒。
母亲看了看志远,脸上满是困惑:“志远?志远在澳大利亚,他没有回来啊。”
当志远转过身面对父母时,三个人都愣住了。不是因为时间的变迁,不是因为彼此的苍老,而是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发现。
母亲看着志远,眼中闪过一丝清明,颤抖着说:“志远,你终于回来了...可是,可是你爸爸他...他已经看不见了,而我...我有时候也想不起来你的样子了。我们等了你二十年,现在却......”
这句话如雷击般击中志远,他意识到自己错过了什么,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年父母从未主动联系他——他们不想成为他的负担。
07
当天晚上,志远没有回酒店,而是留在家里陪父母。
母亲的病情时好时坏,有时候认得他,有时候又不认识。
“志远,你妈妈三年前开始这样的。”趁母亲去厨房时,父亲小声说,“医生说是阿尔茨海默病。”
“为什么不告诉我?”
“告诉你又能怎么样?你在那么远的地方,除了担心还能做什么?”
第二天,志远遇到小区保安老韩。
“志远?你回来了?你爸妈可想你了!”
“韩大哥,您跟我说说他们这些年的情况吧。”
老韩叹了口气:“你爸五年前糖尿病严重了,眼睛慢慢看不见了。但他一直瞒着,不想让你知道,怕影响你发展。你妈妈三年前开始忘事,后来越来越严重。”
“他们没想过找我帮忙吗?”
“想过啊!你爸刚失明那会儿,你妈哭着要给你打电话。但你爸不让,说不能给你添麻烦。”
“那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社区帮忙,后来雇了保姆。志远,还有个事你该知道。你这些年寄回来的钱,你爸妈一分都没花,全存起来了。你妈说,这些钱要留着等志远回来用。”
志远的眼泪掉了下来。
“志远,你爸妈把你的照片放大了,贴在客厅墙上。你爸虽然看不见,但每天都要摸一摸那张照片。你妈清醒的时候就对着照片说话,说'志远,你什么时候回来啊?妈妈想你了'。”
志远再也控制不住,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韩大哥,我是不是太自私了?”
“志远,现在知道回来就好了。你爸妈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回家看看。虽然晚了一些,但还不算太晚。你爸身体还算硬朗,你妈还能认得你。能够团圆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08
志远带着父母去了医院。
眼科医生看了父亲的检查报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无法恢复视力了。”
神经内科医生说:“阿尔茨海默病轻中度,会逐渐加重,无法治愈。”
从医院出来,志远心情沉重。父母的病都无法治愈,他回来晚了。
“志远,有些事是命中注定的。”父亲说,“就算你早点回来,该得的病还是会得。爸爸不后悔让你出国。”
回到家,志远开始整理想法。他给澳大利亚的公司打电话,申请长期休假。
“林,公司有重要项目需要你负责。”老板说,“你处理完家里的事就回来吧。”
“老板,我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可能不回去了。”
“什么?你考虑清楚了吗?”
“我考虑清楚了。家人比工作更重要。”
挂了电话,志远告诉父亲:“爸,我辞职了。我想专心照顾您和妈。”
父亲愣住了:“志远,你真的辞职了?”
“是的。我这些年存了一些钱,够我们生活的。”
父亲的眼泪掉了下来:“志远,爸爸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有你这样的儿子。”
母亲端着饺子出来:“志远,妈妈给你包了饺子,快趁热吃。”
饺子包得不太好看,有些破皮了,但志远觉得这是他吃过的最香的饺子。
“好吃吗?”母亲期待地问。
“好吃,妈妈包的饺子最好吃了。”
“志远喜欢吃,妈妈明天再给你包。”
“好,妈妈,我们明天一起包饺子。”
那天晚上,志远躺在自己的床上。这张床,这个房间,二十年了一直在等他回来。
他想起在澳大利亚的日子,那时候以为成功就是挣很多钱,有很好的工作。现在他明白了,真正的成功是家人的健康和快乐,是能够陪伴在他们身边。
虽然他回来晚了,虽然父母的身体已经不好了,但至少他们还在一起。
09
一个星期后的下午,门铃响了。志远去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
“你是......”
“志远,你不认识我了?我是雨晴。”
“雨晴?真的是你?”志远惊讶地张大嘴巴。
“我听邻居说你回来了,所以过来看看。”
志远让雨晴进屋。二十年了,雨晴变化很大,但还是能看出年轻时的模样。
“雨晴,你怎么......”
“我现在是这个社区的主任,这些年一直在照顾叔叔阿姨。”
“雨晴来了?”母亲高兴地站起来,“雨晴,快坐。”
父亲也很高兴:“雨晴,你怎么有时间过来?”
志远震惊了。雨晴叫他的父母叔叔阿姨,而父母对雨晴也很亲热。
“叔叔,阿姨,我每个星期都会过来看你们。今天听说志远回来了,特地过来看看。”
“雨晴,这些年辛苦你了。”父亲拍拍雨晴的手,“要不是你照顾我们,我们不知道怎么办。”
“雨晴,你这些年一直在照顾我爸妈?”
“是的,从你爸爸眼睛不好的时候开始。”
“为什么?”
“虽然我们分手了,但叔叔阿姨对我很好,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母亲拉着雨晴的手:“雨晴是个好孩子,这些年帮了我们很多忙。”
志远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些本来应该他做的事,却让前女友代替他做了。
“雨晴,谢谢你。”
“不辛苦,志远。照顾他们我很开心。”
“那你...结婚了吗?”
“没有,一直没有遇到合适的人。”
“志远,你这次回来准备住多久?”
“我不走了,要留下来照顾爸妈。”
雨晴有些惊讶:“真的?你不回澳大利亚了?”
“不回了。我已经辞职了。”
“这样很好,叔叔阿姨需要你。”
“雨晴,以后就不用麻烦你了。”
“志远,照顾老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叔叔的眼睛看不见,阿姨的记性不好,需要很多耐心。”
“我有耐心。”
雨晴看着志远,眼神复杂:“志远,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回来。现在你回来了,他们很高兴。但我也要告诉你,有些东西一旦失去,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我知道,雨晴。我回来晚了。”
“不晚,志远。只要你真心陪伴他们,什么时候都不晚。”
母亲突然说:“雨晴,你和志远以前是不是谈朋友啊?”
“阿姨,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我想起来了!你们以前是一对,后来志远出国了,你们就分手了。你们现在能不能复合啊?雨晴这么好的女孩,志远你要珍惜。”
志远和雨晴都有些尴尬。
晚上,雨晴留下来陪父母吃晚饭。母亲一直在夸雨晴,说她贤惠。
饭后,志远和雨晴在厨房洗碗。
“雨晴,谢谢你这些年照顾我爸妈。”
“你知道你爸妈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吗?你爸刚失明的时候,性格很暴躁。你妈妈记性不好后,有一次迷路了,你爸急得在家里直哭。志远,我看着两个老人相依为命,真的很心疼。”
“雨晴,我......”
“志远,我不是要让你愧疚。我只是想让你知道,照顾老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知道。这些天陪着他们,我觉得很充实,很踏实。”
“那就好。你爸妈需要的不仅是物质照顾,更需要精神陪伴。特别是你妈妈,她的病会越来越严重。”
“我会的。你呢?以后还会过来看他们吗?”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还是会过来的。毕竟我和他们感情很深。”
“我希望你能继续过来。爸妈很喜欢你。”
10
三个月后,志远的生活完全改变了。每天他要帮父亲洗漱,提醒母亲吃药,陪他们散步,带他们检查身体。
这样的生活很累,但志远觉得很充实。
父亲的身体还算稳定,虽然看不见,但精神状态不错。母亲的病情在缓慢加重,清醒的时候越来越少。
雨晴还是会定期过来看父母。她和志远的关系很微妙,像朋友,又不完全是朋友。
志远在澳大利亚的积蓄在慢慢减少,但他不担心。他把姑妈的房子卖了,这笔钱足够支撑家里的开销。
有时候,志远也会想,如果当年没有出国,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他能陪伴父母度过那些健康的年月。
但是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现在。
这天下午,志远陪着父母在公园里坐着。父亲摸着他的手说:“志远,你真的回来了吗?还是我在做梦?”
志远紧紧握住父亲的手:“爸,我回来了,不会再走了。”
母亲在一旁突然清醒地说:“志远,你知道吗?这二十年,我们每天都在这里等你回家。”
志远愣住了。不是因为重逢的震惊,而是因为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被原谅,不是所有的时间都能被重来,但爱依然存在,即使它已经变得残缺不全。
夕阳西下,志远扶着父亲,牵着母亲的手,慢慢朝家的方向走去。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像一幅温暖的画面。
虽然不完美,但很真实。这就是人生,没有完美的结局,但有真实的温暖。
志远明白,他回来了,就再也不会离开了。不是因为愧疚,不是因为责任,而是因为这里有他最爱的人,有他最珍贵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