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珠海微信系列第76期:加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5-08-06 17:42 浏览量:1
碧波万顷,海天一色。从高空俯瞰,一个个小岛宛如珍珠项链,镶嵌在烟波浩渺的伶仃洋上。
被誉为“百岛之市”的珠海,依海而生、因海而兴,海岛百座,各有千秋。在海岛上,沿着海岸线漫步,咸咸的海风吹拂,让人忘记城市的喧嚣。放眼望去,更完善的设施、更便利的交通、更独特的海岛风情,正是桂山、担杆、万山三个海岛镇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结出的硕果。
珠海“百千万工程”,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自“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以来,珠海在打造海岛新样板上率先“破题”,依托海岛自然资源禀赋,牢牢把握“百千万工程”和“海上新广东”建设机遇,大力开发特色海岛文旅盛宴。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三年来,珠海海岛三镇补短板、强基建、优环境,以头号力度抓“百千万工程”,着力打造现代化特色海岛文旅强镇,让一项项规划,从纸面落到地面,从愿景化为实景。三年来,海岛三镇的风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不断改善,海岛旅游品质稳步提升,为珠海书写下了向海图强的发展新篇!
海岛虽风光绝美,但也需要有相适应的基建与之相配。
2024年8月,桂山镇“百千万工程”海岛风貌提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涵盖桂山岛风雨连廊、滨海大道“4改2”、海鲜街改造等多个重点项目。
项目不仅建设了风雨连廊+景观花池+景观等候区,有效改善海岛门户场景杂乱的现状,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候船环境,提升体验品质,还新增了多条斑马线,美化海岛城区道路风貌,并解决了海鲜市场风貌老旧、场地杂乱、业态单一等问题,营造出更具特色的海岛风情。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施工,系列项目于国庆前完工,大幅完善了海岛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为桂山岛打造“全省最美海岛”注入强劲动力。
重点项目的落实补齐了基建短板,而借力“创美庭院”开展环境整治与外立面建设,则美化了海岛的环境肌理。
距离外伶仃岛码头不远,传来阵阵的咖啡香气,这家名为“夏屿咖啡”的商铺,是当地居民利用自家闲置的庭院改建而来,先后获得了珠海十大“创美庭院”、省“最美庭院”户等荣誉,是担杆镇内的颜值担当。
创美庭院结合村居环境整治,立足当地风情,连点成线,在扮靓村居沿线的同时,也带动了“美丽经济”。
据“夏屿咖啡”主理人、“岛二代”匡安娜介绍,担杆镇在推进“创美庭院”工作时,在建设等方面给予了她们诸多指导建议,比如港风店面和海岛风格庭院的设计思路。如今,随着岛内环境日渐变好,游客纷至沓来,到这家海岛上的咖啡店打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登岛游客的选择。
同样改善游客体验,还有今年新开业的全国首个以文旅命名的海岛主题邮局——外伶仃海岛文旅邮局,海洋文化+文旅体验给了游客带来独特的旅行体验。
作为担杆镇全力发展海岛旅游新兴产业的试点,该邮局内以蓝白相间的海洋特色元素为主要设计风格,店内还设有“外伶仃岛主题纪念封”“海岛风光明信片”等文创产品。
外伶仃岛邮政局工作人员蔡丽妆在外伶仃岛工作了30多年,在她看来,随着“百千万工程”的开展,岛上不仅道路等基础设施日趋向好,而且还兴建了不少海岛文旅邮局这样具有本地风情的地标打卡点,对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
【一岛一品 营造海岛风格差异化】
日渐完善的基建配套,让海岛有了大力发展旅游的底气,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推进,海岛旅游正从“有”向“精”跨越。以差异化发展破解“千岛一面”的同质化困局,是珠海海岛三镇给出的答案。
以住宿为例,海岛三镇的思路各有侧重。桂山镇的桂海村是典型的海岛渔村,长期以来,居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收入并不稳定。
近年来,桂山镇以引入的九洲蓝色海岸民宿项目为抓手,对桂海村进行优化改造。在保留原有传统特色建筑石屋风格的同时,完善了屋内的配套与周边环境,去年更是通过绿美提升微改造项目对桂海村桂海广场至蓝色海岸民宿的沿路区域进行了包括花箱装饰、绿化补种、墙面及护栏翻新、建筑屋面植物优化等在内的升级。
据蓝色海岸民宿管家江宇欣介绍,蓝色海岸民宿在改造中保留了蓑衣、渔网等渔家元素,室内用的也是樟木、船木制成的传统家具,让游客能充分感受桂山渔家风情,留下了乡愁。此外,桂海村在改造民宿的同时,也同步对基础设施、环境、马路进行了全面梳理,环境变好了,游客也更愿意留下来了,“岛上现在有近70家住宿行业,有100多间客房,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山海云曼是外伶仃岛最受欢迎的民宿之一,其负责人骆鹏军表示,民宿将诧寂风的设计理念与海岛元素相结合,配以偏自然的原木色,给游客以更轻松的氛围,在担杆镇的指导下,民宿也保留原有建筑的一些屋顶结构、房型结构。
骆鹏军认为,随着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和市政设施的建设,外伶仃岛也变得比往年更加热闹。
除民宿外,东澳岛已初步形成的高端酒店集群效应,成为了游客对海岛的新印象。在东澳岛,即将开业的华发珠海东澳岛安麓酒店,与阿丽拉酒店、格力东澳大酒店、东澳岛万豪度假酒店等多家已建成或在建的高端酒店一道,共同构成万山群岛的文旅标杆,为湾区旅居版图注入新活力。
据安麓酒店项目负责人于圣来介绍,该酒店依山而建,结合原有山石坡地等自然元素及在地共生-可持续的岭南诗意,践行生态理念,保留原生植被与叠石景观,精选耐盐碱树种打造林荫步道,最大程度保留了海岛的原貌,将岭南建筑美学与自然景观的完美融合,呼应“向海而兴”的美好愿景,旨在丰富珠海高端海岛度假市场,助力东澳岛成为大湾区文旅新名片。
【向海而歌 渔业经济的绿色交响曲】
蔚蓝的大海不仅有秀美的风景,更是渔业的天堂,通过“蓝色粮仓+海洋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珠海海岛推动了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升级。
据担杆镇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廖佰茂介绍,“百千万工程”开展以来,该镇积极推动国内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标准海”样板区建设,投放3个创新型桁架式网箱和30口深水网箱,养殖年产量可达3000吨,产值达9800万元,打造了“标准海”示范样板。
而在文旅方面,该镇里成立村集体休闲渔业公司,深度开发海钓、潜水、“浸泥鯭”等特色旅游业态,提供一站式海洋休闲服务,通过承办“万山论钓”国际海钓公开赛外伶仃岛分站赛、“伶仃王”海钓争霸赛、“万山群岛国际海洋生态水下摄影大赛”等,推动海岛潜水、海钓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同样擦亮了海钓招牌的还有万山镇,该镇一方面通过横洲岛、竹洲岛深水网箱养殖基地等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另一方面则着力构建“国企+合作社”“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东澳海钓基地,新增“东澳壹号”游钓快艇,助推两村休闲渔业产业发展。
珠海市宏海休闲渔业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入驻东澳岛的企业之一,休闲海钓是其重要发展方向。该公司不仅建设了海钓基地,还投资建造了“宏海十号”“东澳一号”专业海钓观光船。这些完善的配套,让游客在赛事之外,还能在万山镇体验到出海放网、沙滩赶海、夜钓鱿鱼等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海岛渔猎文化,由此形成了集渔业养殖、出海观光、休闲垂钓于一体的“渔旅融合”新模式。
据统计,2024年,万山镇内两家休闲渔业公司全年接待海钓人数2万人次人上,带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结语:
锚定目标奋楫笃行,扬帆起航再谱新篇!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珠海海岛三镇以海为墨、以浪为笔,深挖海洋潜力,全力提升海洋生产力,积极探寻海洋新增长点。如今,一幅气势恢宏的向海而兴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