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 | 博采众长,寻根中华
发布时间:2025-08-06 17:57 浏览量:1
“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
近日,市教育局、市文旅局联合公布了2025年南京市“博物馆里的大思政课”100个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被纳入“南京思政好声音:博物馆里的中国”——南京市大中小学一体化馆校合作推进会暨“南京博物馆学校”思政育人项目中,自启动以来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精品课程,探寻其中蕴藏的思政魅力。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
南京市金陵中学的
“博采众长,寻根中华”课程
南京市金陵中学以博物馆为载体,积极构建“实践思政学堂”,引导学生在真实场景学习中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引进来,于课堂中聆听金陵雅韵
南京市金陵中学与南京市博物总馆深度合作,打造“博物馆进校园”系列课程。
南京市博物馆
文物修复体验课及汉服体验课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花草纸制作课
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
电码破译课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
榫卯拼搭课及木雕技艺课
渡江胜利纪念馆
雕版拓印课
江宁织造博物馆
红楼梦纸鸢课
六朝博物馆
国宝绘制课
一线博物馆讲解员走进金中课堂,生动介绍博物馆知识,带领学生开展体验式学习。借助“专家讲解+项目体验”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增强了对南京博物馆文化的认同感,更培养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走出去,于馆藏前触碰历史脉络
以研学实践活动为契机,南京市金陵中学不断拓展思政课场域,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截至目前,学校已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山东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中国宣纸博物馆等全国知名博物馆,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助力金陵少年与灿烂文明的美好相遇。在一件件藏品前,学生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在与历史文化的深度交融中提升审美品位、感悟“国之大者”。“研学实践+博物馆课程”这一思政课的新尝试,使学生切实理解文物承载的历史逻辑、文化基因与哲学智慧,进而树立起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与追求真善美的价值取向。
编辑:程笑
校对:曾文君
责编: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