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体后,我在南京上夜班
发布时间:2025-08-06 20:21 浏览量:1
在南京从事自媒体工作的这两年,我逐渐将自己活成了游离在正常作息之外的“东八区编外人员”。
昼夜颠倒、作息不规律,似乎成了我这个夜班媒体人的生活常态。
上个月,我去徐州找同学玩,深刻体会到了自己与“正常人”的作息差距。
我的朋友因为职场生活的秩序感,早已养成了规律的作息:早上八点准时吃早餐,晚上11点自然而然酝酿睡意。
◎人类的作息并不相同
而我呢?早上她外卖到了的时候,我还在梦中见周公,迷迷糊糊被她吵醒;晚上她累了准备睡觉时,我却精神亢奋,想跟她唠嗑。
这种昼伏夜出的生活节奏,也影响我的自媒体工作时间,现在经常合作的广告主也早已摸清我的生物钟。
每次做广告预览时,他都会问我早上能不能做预览,而我一般无奈地回答:“早上起不来。”
他就会提前一天晚上把广告推文发给我,配合我猫头鹰般作息习惯。
这种夜猫子的作息已经持续了三年,我几乎没几天是在凌晨2点前睡觉的,三四点入睡更是常态。长久以来,这种生活方式让我收获了自媒体人的两大“工伤”:
一是黑眼圈,熬夜导致的血管型黑眼圈让我的妈生双眼皮直接变成了单眼皮;二是体重,我比原来重了10斤,腰围明显粗了一圈。
原本想找个健身房锻炼一下身体,结果健身房他爹的竟然跑路了。
长期熬夜让我逐渐意识到,这种生活方式对健康并不友好。
毕竟,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钱,为了不让自己积劳成疾,我决定开始调整作息。虽然一下子变成早睡早起的自律达人并不现实,但我可以试着逐步逼自己早睡。
一下子调整到10点前睡觉确实不太现实,但尽量在12点前“躺板板”还是可以努力的。
我也不打算跟那些自律博主较劲,毕竟上班族的作息表硬套在我身上,就像给流浪猫系领带,看着精致,实际憋得慌。
当了这么多年的自媒体博主,突然强扭回打工人的作息也实在是不可能也不科学。
我的目标很简单:争取做个生活比较规律的人,而不是苛求完美的作息表。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和需求不同,盲目追随别人的模式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
我的规律就是按时吃饭,早点睡觉,拒绝熬夜,也不是非要十点睡六点起,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与其强迫自己适应不适合的框架,不如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慢慢调整,逐步改善。
至于运动,我打算从简单的开始。比如,拿我弟的跳绳跳跳,或者跟着收藏夹里积灰的健身视频动一动。
我刚开始一想健身就冲动去办个半年的健身卡,不过现在想想,一开始先做点自重训练、居家训练、跟练视频,先适应了低强度,养成了健身的习惯再去做抗阻运动上重量,一步步往上走说不定更好。
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可能就意识到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撸铁,要不要去参与更多样化的运动。
我的目标是锻炼身体又不是备战奥运,运动不一定要追求高强度或长时间,重要的是保持持续性和适度性,而不是成为负担。
所以我也在想,当我们想变好的时候,不一定一下子就给自己定下太高的目标,距离太远只会难以坚持。
可以选一个比现在生活好些,但是蹦一蹦就能够着的目标。这样好坚持,当我们看到自己在慢慢变好的时候,也就有了继续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当然也要允许自己偶尔放纵偶尔摆烂,松弛一些,毕竟我不是机器,我还要休息的嘛。
与其追求极致的自律,不如在流动的节奏中寻找动态平衡。
生活不一定是过于严苛的规划,适度的灵活和放松同样重要,该干活的时候干活,该休息的时候休息,七分正经三分浪,这才是最适合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