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心姐姐到知心阿姨,福州这位宝藏医生用爱叩开心门
发布时间:2025-08-06 20:30 浏览量:1
— 福州卫生健康 —
福州人家门口的宝藏医生、王牌科室
陈敏榕:
接住孩子情绪
用爱叩开心门
在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心理科陈敏榕主任的诊室,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不论是中学生、小学生,还是幼儿园娃娃,陈敏榕总能让他们卸下心防,打开话匣子。而她,轻轻接过他们的伤痛、他们的情绪,“交还”给他们的父母,让父母学会读懂孩子的情绪。
从知心姐姐到知心阿姨,从事心理科工作20年,陈敏榕帮助无数孩子走出心理阴霾。今天,我们就带大家认识这位擅长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诊治和青少年心理问题家庭治疗的宝藏医生。
人物介绍PROFILE
陈敏榕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儿童专科院区(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
家庭情绪指导后
“小刺猬”主动吻上妈妈
“游戏里什么最吸引你?”面对家长“指控”游戏成瘾的少年,陈敏榕先聊起了游戏。
当孩子嗫嚅着“没什么吸引我”时,她敏锐捕捉到孤独、抑郁。父母因长期忙于工作,缺少对孩子的陪伴。
“游戏是什么并不重要,游戏那一端的那个人最重要,在那种陪伴中,感觉有人在关注我,有人愿意跟我在一起,有人爱我,你喜欢的是这种有人跟我‘关关难过关关过’。”听着陈敏榕说的这段话,孩子默默点头,一旁的父母也意识到原来孩子不是变坏了,只是需要有人爱。
这是陈敏榕一次家庭治疗的片段。通过让家庭成员共同回顾成长,循环性提问,她让家长们从不同角度审视自身,从而最终各自找到症结。
陈敏榕主任正在为家长做心理疏导
11岁的“小刺猬”小丽(化名),就是在一次治疗后,发生了变化。
小丽情绪冲动,在校园也会无差别攻击他人,被诊断为童年情绪障碍。陈敏榕为她和妈妈安排了一次家庭情绪指导。这一次,妈妈学会了如何改变。
“当我读懂孩子情绪,她就没有那么‘爆炸’了。”第二次治疗前,小丽妈妈欣喜地和陈敏榕分享孩子的变化。原来,当天小丽打算带零用钱出门,却发现怎么也找不到,忍不住发脾气。“你自己弄丢了,怎么还生气?”小丽妈妈的指责让小丽暴怒。随后,小丽弟弟很快找到自己的零用钱借给姐姐,小丽妈妈便夸奖了弟弟,这一夸小丽更崩溃了,“我总是什么都做不好,我就是很差的孩子”。放在过去,小丽妈妈会因此更加责骂,而这一次,她猛然意识到,自己没理解孩子的情绪。她赶紧和小丽说:“你生气是因为你着急出门,却找不到零用钱,觉得自己总是丢三落四,对自己很失望才发脾气。”当妈妈读懂孩子情绪背后的自责,发脾气不过是表达愤怒的一种方式时,一切改变了,小丽很快恢复了平静。
不仅如此,一天晚上小丽玩乐高玩到很迟,小丽妈妈一改往日的催促,没想到,小丽突然亲了她一口。“当我不再咄咄逼人时,收获了很好的孩子。”她十分感激陈敏榕点醒她。
“被看见、被听见是孩子打开心门,开启疗愈的第一步。”陈敏榕说,孩子的问题常是家庭互动的投影,很多时候要作出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而她需要在有限的治疗时间里让家长自己找到答案。
经20次心理治疗
女孩与“完美主义”和解
为了和Z世代(网络词,意思是新时代人群)更好地沟通,陈敏榕主动出击,从Cosplay(角色扮演)到谷子(二次元相关衍生周边产品),年过五旬的她会专程去福州的动漫集市打卡。
“孩子们很善良,见我不了解什么是谷子、女神,总会认真解释。”陈敏榕说,当自己像学生一样倾听他们讲解,当她一句句有回应,孩子会渐渐卸下心防。当然,也有孩子心门紧闭,需要她持之以恒疏导。
高一学生珍珍(化名)就诊时,已经出现了神经性贪食,焦虑时会疯狂进食,然后再催吐。这样的情况,让她不得不休学在家。
福建省福州儿童医院心理科团队
交流中,陈敏榕发现,珍珍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学霸”,哪怕在接受心理治疗,也会认真做着笔记。虽然已经在很好的高中就读,但珍珍总纠结于不是理想中的那所,虽然平日成绩很好,但不是在重点班……在这样反复的比较中,她让自己一步步陷入焦虑泥潭,她说:“我什么都做不好。”
陈敏榕告诉珍珍,不是第一才是优秀,过度追求完美是自我伤害,要让自己有容错率,让她试着想“自己如果不是第一,并不会如何”。最终,经过20次心理治疗,珍珍学会与“不够完美”和平相处,不再暴饮暴食。后来,珍珍重回校园、顺利考研、留学……当这些喜讯相继传来,陈敏榕特别欣慰。
为帮助更多家庭
诊室“搬”上短视频平台
20年心理门诊的经验,陈敏榕总结:“眼见未必为实。”许多家长总说,“我的孩子突然不乖了”“我说的都是道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事实是,家长们往往没意识到——当否定成为常态,孩子的沉默不是反抗,而是心门落锁。而想要再度叩开这道心门,并不容易。多年来陈敏榕也在不断学习,希望帮助更多孩子拔掉心口的刺刀。
陈敏榕主任把诊室“搬”上短视频
“我常常和家长们说,不一定要挂我的号,我们医院心理科有一支很强大的队伍,我的同事们年轻而优秀。”她说,年轻医生更懂“二次元暗号”,治疗效果也很好。她还算过一笔账:按每个家庭治疗90分钟计算,一个上午她一个人顶多帮助3个家庭。为此,她把诊室“搬”上短视频平台,那些经模糊处理的真实对话片段,成了千万家庭的“心理显微镜”。“我就是想通过短平快的视频,分享门诊中孩子的真实语言,家长的真实心声,让更多家长意识到,原来问题出在这。”陈敏榕说。
陈敏榕主任参加守护心理健康主题活动
从一对一治疗到一对N科普,陈敏榕始终相信:每个孩子的伤口都是通往心灵的密道,而真正的治愈,始于我们愿意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看到那道通往光明的微光。
宝藏医生有话说
致青春期孩子家长
青春期孩子的混乱无序、激动叛逆让你痛苦的时候,其实孩子们比你更痛苦,他们更想要搞明白自己是谁,自己怎么了,自己能干什么,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此时家长做一个好的“容器”,保持足够的弹性和容错率非常重要!风雨过后终将见彩虹,珍惜这次危机,把它看作一次增进亲子沟通,改善亲子关系乃至家庭关系的机会!
相关内容在福州晚报和
同步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