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蕴章为什么会去书写《范曾七绝诗百首》楷书字帖呢?
发布时间:2025-08-07 05:15 浏览量:1
#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田蕴章与范曾合作完成的《范曾七绝诗百首》楷书字帖,确实是书法与诗词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这部作品由范曾创作100首七言绝句,田蕴章以欧体楷书精心书写。书中不仅呈现了范曾深厚的古典诗词功底,更通过田蕴章严谨精美的楷书,将文字的文学性与书法的艺术性融为一体,被誉为“诗中有画,字里藏魂”。田蕴章为什么会去书写《范曾七绝诗百首》,是不是有拍范曾“马屁”的嫌疑呢?
范曾时任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田蕴章为该系教授,两人在学术与艺术领域早有交集。范曾的诗歌以历史典故与哲思见长,如《题欧阳修像》一卷诗书七尺筇,醉翁暂憩卧龙松,以简练笔触勾勒文人风骨;田蕴章的欧楷则以铁画银钩著称,其楷书结体森严,笔画如长枪大戟,与范曾诗作的豪迈意境相得益彰。这种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创作理念,正是范曾提出的国画美学核心,在书法与诗词的跨界合作中得到完美诠释。
田蕴章在书写中融入行书笔意,如《题灵崖寺》中的化字,长撇由方转圆,刚柔并济;《崂山松彩》里的痍字,病字框右上角故意留白,形成残缺之美,这种处理既保留欧楷的严谨,又增添了灵动之气。范曾的诗歌则通过历史意象传递哲思,如《过屈原庙》九死灵均意不平,高丘无女泣孤行,将楚辞的浪漫主义与楷书的庄重感交织,创造出纸面太极般的艺术张力。
当然有人认为,范曾的诗歌延续了唐宋七绝的格律传统,田蕴章的书法则将欧体楷书推向新高度,二者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叶嘉莹在书评中提到,范曾的诗以史为镜,以书为舟,田蕴章的字如刀刻玉,如锥画沙,这种结合让古典美学在当代重获新生。
有支持者就会有反对者了,反对者认为范曾的诗歌虽工整但缺乏突破性,而田蕴章的书法过于程式化,未能完全摆脱馆阁体束缚。
不过,不管怎么说范曾的诗歌在现代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作为当代的“一代大儒”还是勉强可以的,田蕴章书写他的诗歌,我个人认为一是因为范曾是领导吧,二是人的诗歌确实写的可以,到底有没有拍“马屁”的“嫌疑”,就看我们去怎么解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