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再造一个新城区!五大组团颠覆湘中格局
发布时间:2025-08-07 06:38 浏览量:2
千年宝庆府,正以破竹之势重塑城市骨架,一场静悄悄的城市革命在湘中大地拉开帷幕。
夏日的资江河畔,邵阳北塔区滨江城市综合体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为这座定位为“湘中湘西南金融文旅中心”的项目浇筑地基,不远处,古香古色的宝庆古城墙静观着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
“邵阳正在经历一场蜕变。”一位在红旗路经营三十年米粉店的老板指着墙上的城区规划图说,“新邵要融入市区,邵东、邵阳县的一些乡镇也要划进来,城区框架比原来大了快一倍!”
01 城市扩容,邵阳迈出关键一步
2025年7月,邵阳市发改委对相关建议的答复函在民间引发广泛关注:“十四五”末期至“十五五”初期将积极推动新邵撤县设区,同时研究将邵东市、邵阳县部分邻近乡镇调整纳入中心城区范围。
这一酝酿中的区划调整,预示着邵阳将构建起 “三区一县”的“大中心”城市格局,城市发展的物理边界将被大幅拓展。
邵阳的城市发展蓝图清晰可见——锚定2025年建成中心核心城区面积10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万的“双百城市”目标;展望2030年,中心城区将扩展到115平方公里,容纳115万人口。
支撑扩容的“半小时交通圈”正加速成型。西湖北路改造延伸直抵新邵,学院路二期建设连接邵阳县,东城快线启动推进速达邵东,水、电、气、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同步升级完善。
在邵阳东部,正着力构建以市区为核心,邵东、新邵为紧密辅城,邵阳县、隆回县为卫星城的“1+4”东部城镇群。而在邵阳西部,则以武冈为市域副中心,联动新宁、洞口、绥宁、城步等县,共同打造西部生态经济圈。
02 五大组团,重构城市新版图
邵阳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令人瞩目:“两带、三轴、四片、多组团”,强力推动城区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转型。
城中组团以大祥区为核心,依托宝庆古城墙、资江和邵水等丰富的人文历史及自然景观资源,建设邵阳文旅会客厅。这里将成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品质休闲生态宜居区。
城东组团以双清区、邵阳经开区为基地,正在崛起为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按照产城深度融合的要求,这里将建成集先进产业集聚、城市功能现代、多元业态并兴、生态环境宜居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城区。邵阳经开区正全力冲刺 “中西部特种玻璃谷” 目标,志在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国家一流园区。
城南组团以大祥南部片区为核心,聚焦建设职教新城、体育新城。按照 “学教研产城”五位一体融合发展思路,这里将成为引领未来、辐射全省的人才高地与创新引擎。
城西组团以北塔片区为核心,依托资江黄金岸线打造滨江城市综合体。这里正蜕变为集高端会展、休闲娱乐、品质居住、现代商贸物流于一体的城市中央活力区(CAZ)和高品质中央商务区(CBD)雏形。
城北组团以未来的新邵区为核心,依托其优美的山水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白水洞等),着力打造集生态旅游、康养休闲、品质居住、专业市场等业态于一体的现代化山水新城。
03 交通先行,打通发展大动脉
2025年8月,邵永高铁建设现场捷报频传:跨S236省道大桥、新塘冲隧道、荷叶村隧道相继贯通。这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国家干线高铁,未来将使邵阳与永州间的通行时间从150分钟大幅压缩至30分钟。
邵永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呼南高铁通道(呼和浩特—南宁)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邵阳站,南抵永州站,设邵阳、邵阳县(新建)、永州3座车站。项目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设计年发送能力将满足超过2000万人次的需求。
邵阳的立体交通版图远不止于此。“七横十纵”骨干路网架构正加速编织,城区三环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邵西大道、虎形山路、新城大道、金鸡路等主干道改扩建工程热火朝天;苗儿桥、云山桥、中山桥等关键节点的建设将全面闭合中心城区快速路环线。
更令人振奋的是,邵阳正紧抓国家战略机遇,加快推进呼南高铁全线、渝湘粤高铁、沪昆高速扩容等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建设,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圈、东盟市场,全力打通对外开放的战略大通道。
04 产业升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2025年7月30日,政协邵阳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召开,核心议题直指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邵阳市发改委在会上透露关键部署:已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纳入“十五五”规划重点内容,正在精准谋划一批支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的重大项目。更引人注目的是,资源要素的配置重心将实现由“旧”向“新”的战略转换。
“我们计划显著提高财政资金、政策扶持对人力资本投入、核心技术攻关、数据要素开发利用的权重。”市发改委负责人的发言掷地有声。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则宣布了更具雄心的目标:力争将邵阳建设成为 “中西部地区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示范区”。实现路径清晰明确:突出规划先行引导、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夯实人才智力支撑、打造区域品牌特色。
在创新平台建设上,邵阳正全力冲击国家级研发机构 “破零”目标。集中优势资源支持基础好、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全力争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创新平台。
05 破解难题,邵阳的挑战与对策
“高铁孤岛”隐忧需重视。虽然邵永高铁建设如火如荼,但北面娄底至邵阳段尚未规划与之匹配的时速350公里高铁线路,南面衔接的南衡高铁和广清永高铁也尚未全面开工。
未来3年内,邵永高铁可能面临 “区域孤线”的运营压力。省市交通部门正加紧规划衔接线路,积极争取娄邵高铁(350标准)、永清广高铁等关键衔接线早日落地。一旦成网,这条高铁将从“区域孤线”跃升为贯通南北的“国家干脉”。
传统产业转型面临瓶颈。人才结构性短缺、核心技术储备不足、转型升级资金压力大,成为横亘在众多邵阳传统企业面前的“三座大山”。
邵阳的破局之策组合拳已出:建立 “揭榜挂帅”关键技术攻关榜单,深化产教融合支持企业选聘“科技副总”;实施“企业家培育领航计划”,组织重点行业企业家赴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和先进地区跟岗实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
城市更新任务艰巨。老城区基础设施老化、承载能力不足,与新城区功能配套尚不完善、人气有待聚集的问题并存。值得期待的是,2025年邵阳被纳入国家城市体检样本城市,为系统诊断和精准治理“城市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政策契机。
2024年,邵阳市已成功争取多项上级资金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获补助资金2.5214亿元,危旧房改造申请补助资金3363万元,地下管网(管廊)建设项目争取中央资金7亿元,为城市更新注入了强劲动力。
06 特色发展,组团错位竞争
2025年8月5日,市长程蓓密集调研各区发展情况。在大祥区,她强调要 “突出特色、实事求是、坚韧不拔、团结共赢”,全力做稳夯实市中心城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
在北塔区,程蓓要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探索出一条 “独具特色、专业精细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北塔区正积极培育“一主一特”产业体系:“一主”即以湘窖酒业为龙头的百亿级绿色食品产业,“一特”则是聚焦商服文旅、数字经济的现代服务业。
“北塔区的发展要注重与相邻的大祥、双清、邵阳经开区、新邵等区县的产业重心形成鲜明区隔,”程蓓在调研中指出,“要全力做精农文旅融合、做优现代服务业,形成错位竞争优势。同时也要强化与相关区县产业的协同联动,实现区域共赢。”
邵阳“一群一圈”的市域空间格局日益清晰:东部城镇群按照 “以路连城、以镇扩城、以业兴城” 的发展思路,正加速崛起为湘中湘西南具有重要区域影响力的经济增长极。预计到2025年,东部城镇群整体城镇化率将达到63%,成为湖南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活力最强的核心城镇群。
邵阳城区拓展的脉络在纵横交错的路网中清晰延伸:城区三环线即将闭环,“七横十纵”骨架日益丰满;邵西大道、虎形山路、新城大道不断向远方伸展;苗儿桥、云山桥、中山桥飞架资江两岸,连接起城市的现在与未来。
北塔区滨江城市综合体的玻璃幕墙辉映着古老资江的粼粼波光,百亿酒城的生态窖池飘散出醉人的醇香。而在长沙飞地研发中心,邵阳的科技精英们正夜以继日地攻坚特种玻璃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难题。
当2027年邵永高铁的银龙呼啸驶过,邵阳将向南深度融入珠三角2小时经济圈,向北无缝连接中原城市群,千年宝庆府终将蝶变为名副其实的湘中湘西南枢纽之城。这场静悄悄的城市革命,正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宝庆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