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安全无小事,生命防线不可溃
发布时间:2025-08-07 09:24 浏览量:1
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浮选槽边,七条生命正站在一块规格1.2m×3m的钢格栅板上。忽然间,刺耳的金属撕裂声响起——一侧固定角钢的陈旧性裂纹在集中载荷下瞬间断裂,格栅板翻转脱落。东北大学6名20岁出头的大学生与1名教师如断线般坠落。下方浮选槽里30-40℃的黏稠矿浆,如泥石流般吞噬了年轻的生命。当陶瓷行业迎来每年7-8月大学生实习与新人入职高峰之时,这起发生在矿产企业的悲剧,却为我们烧制出一盏刺目的安全红灯。
一、血色警示:实习安全漏洞的致命代价
调查组在事故矿企的车间里剥开了层层失守的安全防线,设备隐患深埋:2月份进行的格栅板“局部更换”仅流于表面,未对全部焊缝进行无损检测,让陈旧性裂纹成为隐蔽杀手;现场管理失效:平台无承载标识、无限员提示,导致7人同时站立触发超载;协议沦为虚设:校企签订的《教学实习安全协议》中,现场监护、限员措施、应急流程等核心条款竟一片空白。当三方责任如齿轮般接连脱扣——分管安全的副总、车间主任、现场监护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不仅是追责,更是对包括陶瓷行业在内所有生产企业的一记重锤。
二、陶瓷厂盲区:生产现场的安全雷区
当实习学生踏入陶瓷工厂,高温高压的生产环境瞬间将理论拉入现实。诸多隐患区域构成了一张危险地图:球磨机与搅拌机:旋转的滚筒与搅拌叶片如同巨兽之口,一旦衣物、肢体卷入,后果不堪设想;窑炉车间:超千度的窑体辐射高温,煤气泄漏风险叠加暑期环境温度,极易引发中暑或爆燃;色釉料车间:打粉机超高转速的刀片,若是有金属或者是螺丝掉入则会瞬间打烂厚重的机器壁,而部分氧化物原料本身潜藏毒性暴露风险;煤气站与输气管道:如同工厂的“血管”,一旦阀门泄露或压力失控,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将成为沉默的杀手。这些设备与东北大学事故事发车间的浮选槽何其相似——看似平常的生产设施,在管理缺位时瞬间化为噬人陷阱。当学生因好奇靠近运转中的打粉机,当新人未佩戴防尘面具踏入釉料车间,风险已如影随形。
三、生命防线:企业须筑起“三维防护网”
杜绝悲剧,需企业将安全从口号转化为刚性制度与温度关怀的交织网络。企业不仅仅是要在管理制度上墙,而是要切实的抓现场管理和PDCA的循环与执行。陶瓷行业内不少企业都在做6S等,但是如何结合陶瓷行业的特殊性,针对生产环节中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和环节必须加强培训和现场管理工作。另外,日常的巡视检查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要下到生产一线,就如同我刚参加工作时的总经理,检查车间混料设备是否清洗时,本人亲自下到车间用手摸机器的出料口周边是否有颜料残留。
陶企生产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刚入职的新人及实习大学生,进入陶瓷企业或者是色釉料生产基地时,除了企业自身的安全培训之外,现场管理以及日常的巡视检查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特别是大学毕业季的夏季高温环境。
(原创文章,欢迎注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