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3条贺电通报全国,全球即将掀起一场巨变?中国动用“王牌”,率先突破美国“包围圈”
发布时间:2025-08-07 10:02 浏览量:1
据证券时报报道,最近美国那边可是炸开了锅。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一口气发了三条贺电,搞得全国上下议论纷纷。这三条贺电可不是简单的庆祝,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要搞大动作的劲儿,不少人猜测,美国这是要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巨变啊。而另一边,咱们中国,似乎已经在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中,找到了突围的方向。
美国财政部长(资料图)
先说说特朗普这三条贺电背后的事儿。他把关税政策吹得神乎其神,说是“美国复兴的核心引擎”,还嚷嚷着“关税正让美国再次伟大富强”。说白了,就是想通过调整关税来重塑全球贸易的格局。具体怎么干呢?对那些所谓的“盟友”,他打算收15%-25%的“协作关税”,但这可不是白收的,还附带了不少条件,比如得买美国的能源,得开放市场什么的。而对他认定的“战略对手”,那就更狠了,直接要上50%以上的惩罚性税率,甚至还搞了个“转口条款”,就是想堵死那些想通过别的渠道绕开关税的路。
这种把关税当成地缘政治武器的做法,其实就是想让美国在全球经贸秩序中说了算,逼其他国家要么接受他的关税,要么就在政策上妥协。可这事儿哪有那么容易,美国的那些传统盟友第一个就不乐意了。欧盟为了能让关税上限定在15%,被迫答应五年内买75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还得开放汽车市场,这一下德国车企在北美的利润预计要缩水40%,也难怪马克龙会生气地说“欧洲必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日韩那边也好不到哪去,为了能拿到关税“优惠”,付出了数千亿投资和开放市场的代价,日本的农业又成了牺牲品,韩国的半导体产业也压力山大。加拿大更惨,关税一下子涨到35%,直接引发了国内的“买国产车反击”运动。
而且这政策对美国自己也没什么好处,宣布才三周,道指就跌了4.2%,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到4.8%,普通家庭每年要多花2600美元的消费成本,说白了这“盟友关税”就是变着法儿地让美国消费者多掏钱。
更有意思的是,白宫突然对半成品铜加了50%的关税,结果纽约期铜价格暴跌20%,还连累了加拿大、墨西哥这些主要供应国,搞得美国本土的电缆企业都因为缺原料停产了。耶鲁的学者都说,这政策就是想通过提高进口成本来转移国内矛盾,可没想到把自己坑得不轻,福特的电动车工厂扩建停了,通用汽车每辆车的成本都涨了2000美元,看来这“美国制造回流”的计划,实在是有点脆弱。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美国这边的动作,咱们中国可没闲着,早就开始了战略突围。就拿稀土来说吧,这玩意儿可是个宝贝。面对美国财长说要搞“三位数关税”的威胁,中国直接启动了稀土出口管制。对特斯拉这些民用企业,咱们敞开供应普通磁体,6月对美出口一下子就暴增了660%。但对那些军工级的高纯度铽镝合金,那是“零出口”,这一下可直接冲击到了美国F-35的生产线。这种“分层管制”的办法,既没引发市场的大震荡,又精准地掐住了美国高科技和军工产业的要害,不得不说,这招实在是高。
在外交和军事方面,咱们也有大动作。中俄“海上联合-2025”演习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拉开了帷幕,中方的舰艇和俄方的潜艇还进行了核心机密对接演练,这事儿可不得了,说明两国的军事互信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对美国也是一种不小的战略威慑。
巧的是,同一时间,中美在瑞典达成了90天的关税缓冲协议,把24%的对等关税暂停到11月11日,不过还是保留了10%的基础关税和20%的“芬太尼税”。谈判的基调是“深入、坦诚、建设性”,这也给双方留了点商量的余地。你看美国那边,一边喊着要加税,一边又派联邦快递CEO、波音高管偷偷摸摸来北京,这心思可不就是既想施压,又怕把事情闹得太僵嘛。
在产业供应链这块,中国的优势就更明显了。凭借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一带一路”的布局,不少跨国企业都把咱们这儿当成了“避税港”。路透社的调查显示,40%的企业都暂停了转移供应链的计划,三星甚至把美国的工厂迁到了越南。义乌7月对美订单一下子就涨了40%,浙江的光伏企业还改用人民币结算土耳其的订单,就是为了避开美元的风险。
影响还不止这些,巴西联合中俄推进区块链贸易结算系统,沙特80%对华石油交易都用人民币了,这可直接动摇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看来全球供应链正从以前的“美国中心”慢慢向“多元共生”转变。
特朗普这一通操作,没想到反倒让金砖国家更团结了。巴西总统卢拉就说,美国这15年对巴西的贸易顺差超过了4100亿美元,这也推动着金砖国家加快建立自己的独立结算体系。“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也开工了,每年880亿立方米的输气量,让中俄的能源同盟更稳固了。
东南亚国家也不傻,越南赶紧和中国签署数字经济协定,菲律宾在东盟峰会上也强调要“政策自主”,就连韩国,签了美韩协议之后,也赶紧重启了和中国的磋商,这明显就是更看重经济上的实际利益了。
现在企业和市场的选择也在悄悄改变着局势。苹果CEO库克、英伟达CEO黄仁勋都急着来中国,想修复供应链,这说明美国的科技巨头离了中国的产业链还真不行。义乌的小商品通过马来西亚转运,埃及用人民币结算,这些看似零散的做法,其实都在慢慢形成一个“去美国化”的贸易网络,大家都不想再被美国的大棒牵着走,更想追求共赢。
想想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当时就引发了全球贸易萎缩60%,最后还不是坑了美国自己的经济。百年后的今天,特朗普这关税新政,感觉就是在走老路。
而中国的突围,可不是简单地对着干,而是用“稀土管制+军演威慑+谈判缓冲”这一套组合拳,既守住了自己的底线,又给对方留了余地。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带一路”“金砖扩容”这些新机制,咱们正在构建一个更包容、更普惠的新全球化体系。
卢拉(资料图)
说到底,贸易本来就是你有我无,互相补充,不是非得你输我赢。特朗普的三条贺电,既是美国霸权焦虑的表现,也吹响了全球秩序改变的号角。面对关税的威胁,中国没有被“美式规则”困住,而是通过精准反制和体系重构,在各个方面都找到了突围的办法。
从义乌的集装箱到北极的输气管道,从区块链结算系统到中俄潜艇的密切合作,一个拒绝“新冷战”、追求“共赢论”的新秩序正在慢慢形成。就像1930年的关税战最终打破了旧体系一样,2025年的这场突围,或许会成为人类文明又一次转型的开始。到时候,重要的不是谁打败了谁,而是大家能不能在变化中找到一起生存发展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