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广岛核爆和日本“无核三原则”丨国际观察
发布时间:2025-08-07 10:45 浏览量:1
8月6日,日本广岛市在和平纪念公园举行遭原子弹轰炸80周年纪念仪式。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仪式现场致辞时表示,日本将坚持“无核三原则”。
1945年8月6日和8日,美军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当时它仅有的两颗原子弹。一个星期之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也是世界上唯一遭到核武器打击的国家。
核武器的杀伤力和严重后果令世界震惊。广岛和长崎共十几万人当场死亡,而辐射造成的伤害延续几十年,波及几代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广岛核爆也是对全世界的警醒,促进了战后反核武器、反核武器扩散意识。
日本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的原子弹爆炸遗址(图/新华社)
1967年12月,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在国会演说中正式提出“无核三原则”,即日本“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1971年日本国会众议院通过决议,“无核三原则”成为日本有关核武器的基本政策。1974年,佐藤荣作因为倡导“无核三原则”之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此后,每次日本在纪念广岛核爆时,首相基本都会强调坚持“无核三原则”。2015年,时任首相安倍晋三在纪念广岛核爆时因为没再提及,马上受到舆论谴责,不得不在随后的长崎核爆纪念仪式上表示坚持“无核三原则”。
所以,石破茂这次表示日本坚持“无核三原则”,其实是例行表态。
不过,当下日本在坚持“无核三原则”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情况。
首先,近几十年,日本社会在不断“右转”。
虽然大部分日本民众坚决坚持“无核三原则”,反对日本增加军费等措施,但右翼势力的影响正越来越大,舆论中常有要求日本放弃“无核三原则”的声音。安倍作为一个右翼代表人物,当年没有提及坚持“无核三原则”,其实也是一个迹象。
其次,日本和美国的“核分享”问题。
日本的安保政策一直和美国绑在一起,美国最近一些年常常提及和日本分享核武器的设想。而石破茂本人也曾提出要建立“亚洲版北约”。这些言行会不会突破日本“无核三原则”,值得关注。
第三,日本反思的片面性。
日本在纪念广岛、长崎核爆时,一般强调日本是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器受害国”,强调核武器的可怕,但却很少提及当年日本是因为什么遭到核爆,很少反思那场战争的根源。
此外,由于国际环境的变化,比如朝核问题,美俄近年也经常提及核武器,最近特朗普还下令针对俄罗斯部署核潜艇等,这些因素都是核武问题上的负面因素。对日本“无核三原则”会产生什么影响,也非常值得关注。
文丨羊城晚报国际评论员 钱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