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机器狗升级,8月坚定看多机器人β
发布时间:2025-08-06 17:27 浏览量:2
宇树机器狗升级,应用场景再丰富
8月5日,宇树视频号发布新版本机器狗 A2,更轻,更强,更快,为行业应用而生。视频充分展示了机器狗复杂地形快速行走、静地重载(可负载 100kg),可实现最高攀爬高度 1 米以及配重 30kg 无间断行走 12.55 公里,并展示了在快递配送、负重登山等场景的应用。
运动性能卓越,全球具身智能 “销冠”。2013 年起,宇树开始致力于消费级、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的自主研发,开创了低成本高性能四足机器人技术方案的先河;目前,宇树机器狗具备稳定性、灵活性、承载能力等多重优点,2023 年占据全球四足机器人 69.75% 的销量份额。
应用场景广泛,增量应用空间广阔。宇树的行业机器狗已广泛应用于巡检、消防救援等场景,为各行业带来了更高效、更安全的解决方案;消费级机器狗则主要面向个人和家庭用户,提供娱乐陪伴、生活辅助等功能。未来,宇树机器狗有望进一步拓展在文旅、教育、环保、农业等领域的应用。
目前宇树科技率先进入人形机器人的量产阶段,对于降本增效的极致追求预计将带来供应链的持续创新。
建议关注:
华锐精密(强 call)、长盛轴承、冠盛股份、恒工精密、美湖股份、众辰科技。
风险提示: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等
宇树为什么这个时点推出新机器狗 A2?
➡️A2 产品性能如何?
整机约 37Kg,承载 100 公斤,载重能力在工业级产品中领先。
满足户外负重持续工作 3+h,30kg 负重完成 12.55 公里全地形穿越。
运动性能较强但不及工业级 B 系列产品,最大奔跑速度 5 米 / 秒,最大攀爬高度 1 米。
感知层面较 A1 新增 3D 激光雷达。
➡️和年初推出的 Go2 有何不同?
A2 聚焦行业应用,强调高负载、长续航和复杂地形适应能力,面向工业巡检、安防、物流等专业领域。
Go2 聚焦消费级与教育市场,主打智能交互、轻量化和娱乐功能,适合家庭陪伴、科普展示及轻量科研。
➡️和 B 系列产品有何不同?
此前宇树机器狗面向消费级、工业级市场分别推出 Go 和 B 系列,本次推出的 A2 系列性能介于 Go 和 B 系列中间,预计是一款主打性价比,适用于进阶消费市场及轻工业场景的产品。
➡️对公司有何影响?
秀肌肉(强大运控能力)为 IPO 造势,宇树已完成上市辅导备案,预计今年 Q4 提交 IPO 材料。
宇树战略定位机器人硬件平台,建议关注供应链核心标的,包括长盛轴承(轴承)、美湖股份(模组)、奥比中光(视觉传感器)、速腾聚创(激光雷达)、万马股份(线缆)、蔚蓝锂芯(电池)、凌云光(机器视觉)。
8月份坚定看多机器人β
流动性的改善是大前提。美国非农数据大幅下修,美联储降息压力增大,FedWatch 显示 9 月议息会议降息 25BP 的概率已超 90%,为国内政策打开空间,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利好长久期板块。叠加 9.3 阅兵,8 月风险偏好有望持续抬升,坚定多 8 月机器人 β。
海外看 T 链。本轮机器人主线将围绕 Optimus V3 的变化展开,建议关注新型减速器、轻量化、丝杠三大方向,布局细分赛道中军 + 边际变化。
国产看应用。上海、北京、河北陆续出台于机器人场景相关的补贴政策。其中,北京机器人消费节个人消费者最高可获得 1500 元补贴,企业消费者最高可获得 25 万元补贴。上海浦东新区 5 月印发人工智能赋能经济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操作细则,细则指出鼓励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 50% 的补贴,单个企业年度补贴不超过 1 亿元。政策对应用场景落地的支持将推动国产机器人加快商业化落地。
WRC 召开在即。本周世界机器人大会(WRC)在北京召开,超 400 位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院士和企业家将聚焦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风向、产业趋势、应用实践、创新成果,通过主旨演讲、高端对话、实物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展开交流分享。200 余家国内外优秀机器人企业的 1500 余件展品,其中首发新品 100 余款,50 家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将带来最新展品及行业解决方案,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参展数量创同类展会之最。大会期间同步举办 “E-Town 机器人消费节”,首届消费节以 “Robo 惠购,亦庄必 Go!” 为主题,由 “体验 4 大消费场景 + 构建 4 大服务体系” 构成。
T 链新方向
1、新型减速器:双环传动(新型减速器唯一与 T 联合研发公司)、豪能股份、精锻科技,关注高测股份
2、轻量化:恒勃股份、福赛科技、唯科科技
3、丝杠:恒立液压、浙江荣泰、五洲新春、北特科技,关注夏厦精密、嵘泰股份、雷迪克
小米链新变化
1、丝杠:震裕科技、北特科技
2、旋转执行器:金杨股份(国华)、西菱动力
3、其他:中鼎股份、华依科技
国产应用场景
1、物流场景:诺力股份、德马科技、杭叉集团
2、国防军工:众辰科技、景业智能、佰奥智能
3、医疗康养:欧圣电气、松霖科技、亿嘉和
4、纺织:杰克股份
其他特色标的
富春染织:上游龙头公司背书切入 PEEK 材料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江苏博云:小而美的 PA 和 PEEK 改性材料供应商,众多机器人相关下游客户
恒而达:与天工国际成立合资公司,切入丝杠加工
翔楼新材:新对接头部客户摆线减速器材料
把握8月机器人轮动机会,重视轻量化&灵巧手
牛市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较高,科技成长内部轮动~相比 pcb、cpo 等,机器人整体位置较低,叠加 8 月有世界机器人大会 & 机器人运动会等事件催化,月底北美头部客户或有审厂,本月板块或出现较强的轮动行情。
第三代 Optimus 新的设计思路是更轻、更易于量产、更仿生。对应的具体变化是:
在传动件、外壳、支撑件等更多部位使用 peek 等轻量化材料;
灵巧手向仿生臂过度,微电机模组数量从单手 6 个变成 17 个,手部增加电子皮肤等触觉传感的覆盖,灵敏度和自由度同时提升;
新增供应商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mim、新型减速器等潜在新方案。
相关标的:
轻量化:福赛科技、恒勃股份
灵巧手:浙江荣泰、日盈电子、汉威科技(能斯达)
潜在新 tier1:浙江荣泰(线性执行器 + 手部模组)、银轮股份(旋转 + 线性执行器)、新泉股份(早期意愿沟通)
其他核心标的:斯菱股份(唯一国产谐波供应商)、北特科技、德昌电控
mim:早期探索阶段,关注统联精密、海昌新材。
机器人更新:机器人板块进入防守转进攻的关键节点
领导好~市场反馈这个位置的机器人比较纠结,进攻性不足,我们认为板块已经在 “防守转进攻” 的关键节点:防守性来自市场情绪好托底了板块、且部分前期龙头调整充分,但先前产业的龙头特斯拉缺乏实质进度,市场信心不足,我们认为进攻拐点已至:
①T 链进度在加快:T 在 6 月底暂停订单交付后,7 月中旬已经下了新图纸,之后产业送样、下测试订单、审厂都会加快,同时 T 有更多新技术和新供应链,如 C3 丝杠 / 摆线 / PEEK/MIM,还会涌现更多技术方向。往后还有股东大会和 GEN3 发布会、26 年订单下达。
②国产链持续有热度和进度:热度层面,8 月中旬世界机器人大会 + 机器人运动会,8 月底智元首届合作伙伴大会;政策层面,上海落地机器人补贴,北京深圳乃至全国政策后续均会落地;进度层面,宇树下半年发布 2 款新品、DJ/SLS/XP 等年底有展示。
③有新技术方向和新产业方向:新技术在不断迭代,如液冷散热 / 手指轴向磁通电机 / 柔性触觉传感器等仍未被挖掘,而产业已启动。更重要是涌现了新产业方向:海外巨头 + 本土代工,已验证 HD、舍弗勒、尼得科的丝杠减速器核心产品均找国内代工,海外最头部大模型厂 PI 亦在找国内代工本体。
基于以上,我们推荐关注三个方向:
①海外巨头 + 本土代工新方向:凭借国内供应链完善 + 性价比高,我们认为会成为产业大趋势,关注夏厦精密 / 隆盛科技 / 五洲新春。
②绕不开的新技术方向:散热 - 银轮;轻量化减速器 - 福达 / 科达利;PEEK - 天龙股份;柔性化触觉传感器新标的。
③超跌预期差标的:爱柯迪。
【舍弗勒】人形机器人全产品线布局 重视代工产业链机会
市场对于舍弗勒的认知主要在丝杠供应商、但舍弗勒已构建起执行器 - 减速器 - 丝杠 - 轴承全产品线、是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最明确的 GlobalTier1
定位人形机器人核心供应商、计划在中国落地机器人公司
舍弗勒人形机器人业务总裁 David Kehr 表示,舍弗勒目标是成为人形机器人制造商的强大技术合作伙伴。舍弗勒中国区 CEO 张艺林表示,舍弗勒计划在中国落地一家机器人公司。
参股 Agility、计划工厂中批量部署人形机器人
24 年 11 月,舍弗勒参股 Agility Robotics,并计划到 2030 年在全球 100 家工厂中大量部署人形机器人。Agility Robotics 成立于 15 年,旗下人形机器人 Digit 在物流配送领域表现亮眼,已在亚马逊物流仓库部署。
合并纬湃科技、构建机电一体化能力
24 年 10 月,舍弗勒完成对纬湃科技的合并。舍弗勒以机械工程与精密制造见长,纬湃科技在电子控制、软件算法领域积淀深厚,技术极具互补性。合并纬湃科技后,舍弗勒构建了机电一体化能力,可进行大量产品垂直整合。
机器人全产品线布局、远不止于丝杠
1)执行器:依托驱动技术积累延伸至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直线和旋转驱动总成。
2)谐波减速器:22 年 5 月首次推出,包括高扭矩系列(RT1)和标准扭矩系列(RT2),最大扭矩范围为 18Nm 至 484Nm。
3)行星减速器:22 年初收购德国精密齿轮箱制造商 Melior Motion,旗下 PSC 系列高精度行星减速器背隙比市场同类型产品低 10 倍,使用寿命长达 3 倍。
4)行星滚柱丝杠:23 年 1 月收购全球线性驱动龙头 EWELLIX,行星滚柱丝杠直径覆盖 8mm 至 240mm。
5)轴承:全球轴承八大家之一,专为人形机器人开发了更轻量化、更紧凑的 XZU 系列轴承。
相关标的
夏厦精密(丝杠小批量 + 谐波柔轮送样测试)、三联锻造(丝杠螺母送样 + 反向式行星滚柱开发中)、五洲新春(丝杠小批量)、金沃股份(丝杠对接)、德迈仕(丝杠对接)
【附一份年初机器狗专家交流纪要】
Q:机器狗行业应用
A:应用范围比较广,对于用户来说,真真切切解决一些痛点。对于厂商来说,也能够用现在的技术很好的去把客户的问题和痛点解决掉,现有技术完全达到用户需求。中间商或者代理商,生态位能够卡的进去,细水长流的合作模式。
Q:电力、石化、煤炭几个您提到的行业,远期角度来看,中国大概能有多少机器狗能够用得到
A:电力石油煤炭化工钢铁,大能源范畴的,首先体谅足够大,第二个,能够去使用机器狗的产品。小巡逻场景就不错,大B类的客户。
如果巡检的场景进一步拓宽,园区小区都算在内,替换范围就很大了。
很大用户基数的客户。比如说小区,有保安的地方,都是有可能落地机器狗巡逻巡检的方案。这个领域体量就很大。
Q:军工场景的应用
A:这块不太理解,因为我们自己不太涉及这个领域,因为我们也做海外市场,这块比较谨慎。
Q:什么型号的主控主要用于搭配英伟达GPU?
英伟达GPU,型号OREAN的NX,或者更加高价的NX5也用。
3588主要是做主控。
Q:其他家
A:不太了解。应该用的芯片差不多的。
机器狗的芯片和人形的芯片重合度比较高。
行业级别的芯片相对于,可靠性要求更高,但是芯片差很多也没有。
Q:近期可能有市场在关注,关于动作捕捉,仿真的,我们也有采购上市公司的一些动作捕捉设备,我们训练用的什么方式,数据集怎么来的?
A:我们现在其实是,没有用什么动作捕捉,主流的算法开发,现在主要还是,硬控用的是强化学习做的。
Q:有些公司说和我们合作?
A:一条路径,用这种方式做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开发效率太低了
Q:这个科普或者展开,动作捕捉仿真的方案?
A:比如说强化学习,BETOLOW的方式,训练平台中,condelation出来,拿到实物机器人上去做运算,现在就基本的套路。
还有种比如说MPC,用传统的方式,写各种代码,各种场景都罗列出来,平台、斜坡、楼梯上奏,最后形成一个完善的算法库。
说实话不管是如何的算法,算法再多都不能够完全覆盖所有场景。MPC是枚举。
还有种,数采,模仿学习,理论上属于同一个范畴,都是一个动作,采集到数据,机器人去训练和模范人的动作。这个方式,效率比较低,成本也比较高,需要真实的人去做。马斯克8-9月出了个招聘公告,招聘动作捕捉的。
Q:动作捕捉的优势
A:尽可能复制人的动作。本身可能是相对有一定技巧的动作。
做一个后空翻,或者更加复杂的动作。假如你用MPC去做,算法就很复杂,1失败率很大。如果做模仿学习,能够去做这个动作还是很方便。
学习的过程效率还是比较高的。
你去想办法找到部署的人员,整体来说成本很高,效率低,但是学习单个工作还是快的。人在旁边坐,机器人马上复现。
一些工厂的装配更加倾向于用模仿学习。你采集的个体,做装配的工作是非常标准的,规范的,更加容易实现,训练出来的都是一些老师傅,熟练工。
特定的工作方面,训练更加简单。
如果说你去广泛的,方方面面的动作,模范学习可能会吃亏,因为人类动作太多了。
Q:这种方式和MPC差不多了?动作也太多了
A:写代码的方式,都是比较精准的。
Q:这种方式以后不会在整体的算法,量的占比不会那么大?
A:对的。
Q:机器狗这边,我们的关节,都是旋转关节,供应链
A:我们核心零部件很多都是自研的。比如电机、减速器等都是自研的自研并且自己生产。
雷达这块供应商是数腾的,长期合作的。人形机器人那边是一样的。
这两个产品都是同一批研发团队搞的,基本思路一样。
Q:力传感器
A:现阶段没有用。
如果用户指定要,就有些备选方案,比如说坤为。
Q:双足的机器人用什么传感器
A:没有用,我们方案不需要。我们用的电机+行星减速器。电流环计算反馈,精度啥的都做的挺好的。
Q:灵巧手那边呢
A:我们灵巧手相对来说是区别于其他家的方案,每个手指都有电机,当然这个做起来样子更加难看,手指比较粗,比较大,但是好用,比较简单。
Q:我们灵巧手多少自由度
A:我们自己这款,发布的这款,3跟手指的,自由度是7个,一根手指2个自由度,然后大拇指3个自由度,4+3等于7.
Q:5个手指的方案呢
A:正在做,比较早期,并没有搞好。
Q:关节里面,滑动轴承
A:有用。
滑动轴承都有用,狗的华8-10个,人形更多,20-30最少了。用到转动的地方。
Q:双足这边,包括机器狗,销量和均价
A:现在是1万台,机器狗。价值的话,品类比较多,消费级的9000多人民币。行业的,30-40万。价格从1万到40万不等。
总共是大几个亿的销售收入。
消费级量占大头,便宜的9000多元,贵的1-2万。价格便宜,销售额其实还不一定比行业级别的产品收入。
Q:双足的
A:刚刚起步,几百台销售。还是学校、科研等为主。批量目前还不现实。
Q:卖到学校去用?
A:主要是做二次开发。发一些paper。
Q:机器狗呢
A:应用场景式实打实的做了,一开始消防应急石油化工等,恶劣环境都可以去做。
Q:人形好几款
A:中位数几万到十几万的价格区间。
Q:人形这边,后面的迭代规划
A:每年都会有3-4款新产品发布,一般是春节后。双足和机器狗都会有更新。
Q:散热这块有什么方案
A:我们机器人散热挺好的。最早期的时候,20172018年时候可能会过热。现在已经很稳定了。
Q:稳定是电机做了优化还是?
A:电机优化也好,包括风冷系统,我们现在用的是风扇吹。
Q:价值量拆分一下,各个零部件
A:最贵的还是关节模组,统称,含有电机、减速器、编码器、传感器等综合的称呼。当中,价值量最大的,电机和减速器,这两大块。
机器狗有十几个电机,人形机器人到20-30个,甚至更多。占比达到40%差不多,如果按照40%去估算比较合理。关节模组的成本占比。
另外,板子、主控板,电压分配板子,英伟达的orean,计算板卡,加起来,会有大概10%左右的体量,这个是板子。
板子之后传感器,MU,感知传感器,激光雷达,相机,力传感器但是不是六维,但是三维的,压力传感器。加起来10-20%。
加起来70%了。
剩下比如说电池,电芯啥的还是比较昂贵的。这块也会有10%。
剩下的结构件,比如说垂杆,外科等,10%。
然后包装:消费级的机器狗,9000多元,包装和配件等也有个小几百。
Q:自研自产,生产安排出于哪些考虑
A:也是没办法,如果市面上有性价比很高的供应商。我们是2016年就开始做机器狗的商业化进展,当时的时候,供应商并没有。机器人赛道做的太少了。当时去找,人家也不理我们,公司体量小,没有话语权,所以我们就去自研了。我们现在是坚定自研的道路。
Q:自产的话,出货量还是比较少,后面上量了会不会考虑
A:会的。现在量不上不下,如果更大了,10万台。
Q:滑动轴承,一台机器狗接近10个?
A:8-10个,单个价值量几十元。
我们也用滚动轴承,国外的。大的交叉轴承一个就很贵了。很多地方空间不够,没有办法塞进去滚动轴承。
通孔直径太小了。
Q:人形里面
A:人形更加需要滑动轴承,人形里面空间更小。
滑动轴承,判断依据就是能否塞进去滚动轴承,能够就用滚动,更好的一些,因为机器人运动摩擦等用到的接触面一直是这个位置,磨损更加均匀,但是因为空间太小了放不进去。
人形滑动轴承20-30个滑动轴承。
Q:机器狗四个轮子价值量?
A:轮子不贵。
轮子的优势比足式大不少。
应用到人形也可以,轮足的人形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向。
Q:机器狗这块,出货量也不算低,上游应用来看哪些行业
A:刚才提到了,电力石油化工煤炭核电等。
靠前的行业就是巡检这个细分领域,占比最大。
Q:亿嘉和很早也做了电力巡检机器人,是不是和我们只是形态不一样,底层的算法大差不差?
A:他们主要是做轮式的,他们四个轮子是固定的。
轮足狗,一条腿3个电机,四条腿12个电机,机器狗,行走,通过一定的转动体现。但是轮足狗前进后退,通过轮毂电机实现的。很牛的一个悬挂系统。
Q:四足狗的负重40KG,这个负重量的增加
A:肯定是越大越好。
Q:应用场景里面是不是对于负重要求不高?
A:40KG能够做很多事情的。
我们写40kg很保守,实际上驮着一个人都可以,那个小伙子60kG都有了。
Q:工业四足狗,下游客户是特定行业?
A:都会有,电力石油化工煤炭。
Q:我们给机器狗提供一个底座,增加了一个东西?
A:做定制开发的。云台相机,声纹仪,探照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