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刚说要访华,特朗普就送中国一句话,他很想动手,又怕输得惨
发布时间:2025-08-07 11:50 浏览量:1
当地时间8月6日,印度多家美以已经确认,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计划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天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SCO)峰会。这是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冲突后,印度国家总理第一次访华,这标志着中印关系正在实现破冰。
莫迪之所以访华,与其说是他想主动与中国和好,不如说是因为被美国逼得没办法了。自今年中旬的印巴冲突后,特朗普便开始对印度横挑鼻子竖挑眼。进入七月以来,特朗普更是直接侮辱印度是“死亡经济体”。印度上一次面临这种局面,还是他们90年代末强行进行核试验。
在四面楚歌之下,印度急切地寻求中国帮助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中印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已经指日可待。
此前印度已经恢复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除此之外中印官方在国防、外交领域互动频繁。
有一说一,这个开头是相当不错的。
然而一贯以“赢学”著称的莫迪似乎还抱着大国的幻想,总会想方设法恶心你一下,显示他的“能耐。”
就在上周日,四艘印度驱逐舰进入南海,与菲律宾搞了一个“联合巡航”。在接待来访的菲律宾总统邦邦·马科斯后,印菲还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于印度的小动作,中国也不客气,立即在南海海域组织例行巡航。
莫迪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向美国传递消息:“在遏制中国方面,印度依然有一战之力,中美之争,印度依然站在美国一边”。
然而郎有情而妾无意。对于莫迪的示爱,特朗普并不接条。在昨天的白宫记者见面会上,特朗普再次重申了对印度的强硬政策。白宫方面发布消息,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对来自印度的商品额外加征25%的关税,以回应印度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如此一来,美国对印度的关税直接升级为50%。
特朗普的决绝让印度人颇感破防,就在当天,印度外交部发布声明,认为特朗普这项政策“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
莫迪或许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印度明明已经那么努力帮助美国遏制中国了,特朗普为什么就是不领情呢?
事实上,特朗普有自己的考虑,莫迪拍马屁完全拍在了马腿上。如今的特朗普恰恰是最不想和中国起冲突的那个人。印度将手伸进南海,不仅不是在帮美国,而是给特朗普添乱。
昨天特朗普有关于中国的一番讲话,就体现了他的心态。在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表示可能对中国施加更多关税,类似于对印度的关税措施,主要原因是中印两国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这被视为支撑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的资金来源。
特朗普说:“这可能会发生,取决于情况。我们对印度做了,可能对其他几个国家也会这么做。”
但是特朗普话锋一转,又开始说软话:
“我们与中国相处得很好,我们与中国的贸易谈判非常接近达成协议。”
事到如今,特朗普仍然在用这种模棱两可的语言,体现了特朗普矛盾的心态。
事实上,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丝毫不比印度少。然而相比于印度,特朗普却有更多的顾虑。从内心来说,特朗普很想对中国“动真格”;但从现实来看,条件却不允许。
经过三个多月的关税战,特朗普已经认清了以下事实。
首先,中国对特朗普的一切伎俩都是有备而来的。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中国就曾上了他的当,吃了不少亏。为了应对特朗普的阴谋,中国已经着手准备了7年。特朗普的任何招数,中国都有应对之法。特朗普的所有重拳都像打在棉花上一样。
其次,中国反制手段强而有力。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源源不断为全世界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4月份美国对于中国极限施压的结果就是美国的货架面临空空如也的境地,迫使特朗普只好放弃强硬的关税政策。
除此之外,中国的稀土牌更是打得特朗普欲仙欲死。没有中国的稀土,美国从民用工业到军工工业都得成本飙升甚至直接熄火。特朗普很害怕激怒中国,导致新一轮的稀土制裁。
最后,特朗普充分见识到了中国的示范作用。由于中国的不妥协,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观望。即使日本、韩国、欧洲表面上已经和美国签订了协议,实际也是在玩弄拖字诀。
因此特朗普很想一劳永逸地与中国签订协议,在他眼里,其解决之道就是去北京。在访华成行前,特朗普不想再节外生枝。
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发现,现在特朗普已经不在乎莫迪是否访华,也不在乎印度是否会和中国化敌为友。在他心目中,印度在印巴冲突后,已经可有可无,完全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典型。除了拿来当血包,没有其他的用处。
特朗普目前在意的只有中国,他可以对印度下狠手,但对中国却要算一笔账。如果对中国动真格,美国将会遭遇多么大的反噬。
回到莫迪访华,我们自然要欢迎,但也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因为印度早已大国叙事入脑,很难与中国正常相处。
从表现上看,印度在美国的铁拳面前,不仅没有拿出像样的反制手段,反而还在南海招惹中国。很显然,印度依然对美国抱有幻想。一旦美国的打击松动,印度很可能重新回到附美反华的道路。因此我们应该听其言观其行,理性看待这一切。不要做什么中俄印的大三角的美梦。
更多情况,请我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