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后期如何预防蹄叶炎
发布时间:2025-08-07 12:03 浏览量:2
现在,我们来深入探讨蹄叶炎的症状特征及其饲养管理上的调节方法,以期有效改善这一状况。通常认为,蹄叶炎的诱因在于饲料中精料过多、酸度过高,这导致了蹄部及其他部位的一系列变化。例如,蹄子会出现红肿,蹄冠和悬蹄区域也同样泛红,牛在站立时会感到疼痛,甚至可能因此跛行。此外,牛还会出现流涎、粪便稀薄等症状,这些都是体内酸度过高的表现。
那么,如何调节以改善这一状况呢?从管理角度来看,一个关键的切入点是在小牛体重达到500斤之前,确保其瘤胃得到充分发育,增强瘤胃表面乳头的消化面积。瘤胃强健了,牛在育肥后期抵抗酸度的能力也会相应增强。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饲料的配比。当牛体重超过1200斤,精料采食量达到15斤以上时,饲料中的玉米含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玉米配比超过70%,会导致瘤胃内快速产酸,增加牛酸中毒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在增加饲料量的同时,防止酸的产生,适当降低玉米的使用比例,控制在65%或60%这样一个较低的水平。为了弥补能量的不足,我们可以在1200斤以上的牛饲料中添加1-1.5%的植物油脂,或者用DDGS替代部分玉米。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配比7:3的氧化镁和小苏打来调节饲料的酸碱度。将这一混合物按照2%或3%的精料添加量加入饲料中,也能起到预防蹄叶炎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饲料配比调节,我们可以有效改善蹄叶炎的状况,确保牛只的健康与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