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雅韵】上联:斜阳柳渡浣纱女,请师友赐下联!

发布时间:2025-08-07 12:57  浏览量:1

上联"斜阳柳渡浣纱女"七字,如清代袁江《江南春色图》的青绿设色,将水乡风情凝为永恒丹青。

"斜阳"二字承《楚辞》"日杳杳以西颓"的黄昏咏叹,其鎏金光影中既有温庭筠"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望江南》词境婉约,又含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枫桥夜泊》夜泊愁思;"浣纱女"最见神韵——如仇英《汉宫春晓图》的仕女描摹,将《吴越春秋》"西施浣纱"的历史传说升华为"越女天下白"的诗意定格。

下联"夜月菱歌泛艇郎"与之构成完美的渔樵对位。"夜"对"斜",用时间纵深呼应光线角度;"菱歌"对"柳渡",以听觉韵律平衡视觉构图;"泛艇郎"对"浣纱女",使渔猎劳作映照纺织生活。对仗间,"泛"字既有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的《采莲子》劳动欢愉,又含张志和"青箬笠,绿蓑衣"的《渔歌子》隐逸情怀。当月轮在夏圭《西湖柳艇图》的绢本上浮沉,便重现了《越谣歌》"君乘车,我戴笠"的淳朴民风——这是比"竹喧归浣女"更富音画交织的江南声景。

这幅对联通过"阳月"的时空转换,在十四字中构建了完整的水乡昼夜。上联存有唐寅《江南农事图》的暮色劳作,下联隐含赵孟頫《鹊华秋色图》的月夜渔歌,既保持"柳菱"的植物伴生,又以"浣泛"的劳动形态拓展意境。

两联犹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汴河两岸,左岸"柳阴浣纱"的市井烟火,右岸"荷塘采菱"的田园牧歌。

上联:斜阳柳渡浣纱女,

下联:期待你的精彩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