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白血病女子濒临绝境,男友冒雨领证只为续命,神秘电话断送希望
发布时间:2025-08-07 11:40 浏览量:3
杭州六月的雨下下停停,余杭区民政局门口,一个浑身裹着薄毯的姑娘被推着进了门。她叫张丽丽,28岁,白血病晚期,嘴唇都白得吓人。推轮椅的是个男人,叫于维澎,也是28岁,手里捏着结婚登记表直发抖。
医生早说张丽丽撑不过三个月。八个月前她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打光了头发,止不住吐,血小板掉到18,随时可能脑出血。于维澎白天跑外卖,晚上陪床,把老家借来的钱全砸进了医院。可这时候,医生突然说有国产靶向药临床试验能救她。
“要家属签字。”医生说完,于维澎就打了通电话。那边是张丽丽的河南老家,电话接通又挂断,重复了三次。张丽丽从小被寄养舅舅家,15岁就离家打工,这时候家里人干脆连句废话都没留。于维澎把手机攥得咔咔响,突然一跺脚:“那就结婚。”
民政局里,登记员问两人是不是自愿,张丽丽疼得直喘气,歪头点点头。结婚照拍得没精打采,俩人脸上都没笑。于维澎事后说,这是他们第六次约着领证,前五次都是因为彩礼谈不拢。这次倒好,姑娘病得要死,倒成了合法夫妻。
“她现在只有我了。”于维澎反复念叨这句话。张丽丽确诊那会儿,家里人来河南医院待了天,第二天就走了。她哥扔下句话:“治不好就接回家吃药。”于维澎连夜从山东赶过去,看着张丽丽躺在病床上打吊瓶,指甲掐进掌心:“不治,我背债都成。”
化疗把人折磨得不成样。张丽丽疼得半夜尖叫,于维澎就死死攥着她的手。有次血小板告急,他跑血站献血,结果人家说血型不对。最后是主治医生托人调来救命血小板,才把人从鬼门关拽回来。从那以后,于维澎再没接过一单外卖,专门守在医院。
“我认死理,缺个姜都得去买。”张丽丽说起于维澎,声音轻得像片叶子。她现在天天戴着白色帽子遮光头,靠在轮椅上看手机。于维澎把所有关于“白血病”“死亡”的关键词都给屏蔽了。有次她刷到病友去世,哭得轮椅直晃,于维澎扑过来捂住她的嘴:“不准看,不准哭。”
可生活还是往两人身上砸东西。靶向药临床试验要交押金,于维澎东拼西凑借了五万。老家父母打电话劝他:“别管了,你以后还要娶老婆生孩子。”他一句不回,挂断电话就去办网贷。张丽丽知道后,整夜整夜不睡觉,说等药试完了就和他离婚。
“她总觉得拖累我。”于维澎推着轮椅走过医院长廊,阳光漏进来照在他泛白的球鞋上。其实他心里比谁都清楚,靶向药成功率不到三成,花光最后一分钱可能还是人财两空。但他说不出那句“算了”,六年前俩人从电子厂出来摆地摊时,张丽丽也是这么倔强地攥着他的手。
现在他们搬到了浙大一院余杭院区,病房窗外能看到远处的山。张丽丽每天靠在窗边晒太阳,于维澎在楼下小卖部买了最便宜的矿泉水,拧开瓶盖又倒掉半瓶——他总觉得瓶壁有杂质。护士都说这男人怪,连病房拖地都要自己动手,生怕保洁员马虎。
那天暴雨,于维澎浑身湿透跑来病房,怀里揣着刚领的靶向药同意书。张丽丽突然抓住他手腕:“要是我走了,你就赶紧再找个人。”于维澎把脸埋进她薄如纸的头发里:“管不了那么多了,现在你就是我的命。”
走廊尽头的时钟又响了,张丽丽的呼吸监测仪发出轻微的嘀嗒声。于维澎正蹲在床边削苹果,刀子磨得发亮。他说要把果皮削成不断条,这样张丽丽吃着顺口。窗外的雨还在下,但这次没人记得合上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