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冷,就看末伏”,明日末伏,今年冬天冷到哭?看老祖宗咋说

发布时间:2025-08-08 00:20  浏览量:1

导读:“冷不冷,就看末伏”,明日末伏,今年冬天冷到哭?看老祖宗咋说。

#末伏##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俗话说“秋后一庚数末伏”,随着立秋节气的到来,末伏也就确定了。据悉,今年的末伏时间出现在公历8月9日,农历的闰六月十六,星期六,也就是明天。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后一伏,持续时间为10天。此时虽然已经入秋,但是高温闷热依然不减,尤其是南方地区,仍然处在“桑拿天”中,而这就是民间常说的“秋老虎”。不过,末伏到来后,北方地区的气候开始出现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白天炎热、早晚温差增大,而且开始有了微凉之风。

当然,对于末伏来说,民间一直有“冷不冷,就看末伏”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明日末伏,今年冬天冷到哭?抓紧来看看吧。

首先,这是一句民间谚语,指的是末伏期间的天气状况往往能预示冬天的寒冷程度。

具体来说,末伏这天,如果出现降雨,那么往往预示着接下来大气环流形势较湿润,水汽充足,这样整个秋天就会雨水频繁,而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降雨多,意味着寒冷来到早,这样到了冬天,天气就会更加寒冷。而如果末伏这天是个高温炎热天,没有降雨出现,那么就预示着未来雨水少,而且“秋老虎”现象严重,这样秋热就会延迟,到了冬天气温也就不会太过寒冷。

此外,古人还认为,如果末伏持续高温,可能预示冬季相对温暖,甚至可能出现暖冬现象,这就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相反,如果末伏气温平稳或凉爽,则可能预示冬季寒冷天气出现的较早,整体较冷凉 ,这对于庄稼作物的生长就比较有利。

这样看来,末伏这天的天气,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整个冬天的寒冷程度。

其次,对于这一说法而言,并非毫无根据,而是民间早有很多的谚语,都能解释这一观点,具体如下:

末伏雨涟涟,冬天多雨雪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如果末伏期间雨水连绵不断,那么冬季可能出现雨雪较多的现象,而冬季雨雪多,往往预示着冬天比较寒冷。据悉,末伏通常在8月份,此时夏季风逐渐减弱,秋季环流开始增强。若此时水汽充足且冷空气活跃,易形成降雨。这种气候很可能会延续至冬季,导致冬天雨雪增多。 ‌

冬季多雨雪多虽然意味着寒冷,但对于农作物来说就是好事,因为会缓解旱情、增加土壤水分,同时低温可抑制害虫繁殖,为来年农作物生长创造条件。 ‌因此,末伏下雨就是一个好年景的预兆。

末伏日头大,大旱四十五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末伏当天晴朗无雨,那么接下来就可能会出现持续干旱的天气,而这种天气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这里的“四十五”并非严格指45天,而是形容干旱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

据悉,末伏是三伏天的最后阶段,通常在立秋后开始,此时农作物处于灌浆期,需要充足水分。若末伏天气持续晴朗,高温加速土壤水分蒸发,就可能导致干旱,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和籽粒灌浆,增加减产风险。 ‌

当然,秋天持续的高温干旱,自然也就会导致冬天的寒冷发生延迟,这样冬季就会相对变得暖和,而这就是一个不好的预兆。

那么今年冬天会冷到哭吗?根据气象预报显示,末伏这天,多地会有降雨出现,而结合农谚就可以判断出,今年冬天很可能比较冷,为此也就有了冷到哭的说法。

总结,明天就是末伏了,这意味着今年的暑热也就快要结束了。当然虽然说这是好事情,但是如果这天出现了大晴天,那么农民朋友就要注意了,因为接下来的气候可能会较为炎热,而且冬天也可能会比较暖和,这都暖冬的表现。当然,农谚毕竟存在局限性,甚至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大家也要理性看待,尽量以气象预报为准。

话说,你们那边是晴是雨?你觉得末伏天气会影响冬季冷暖吗?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