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宪成立纪念壹圆银币(三横银币):见证历史的珍稀钱币

发布时间:2025-08-08 02:31  浏览量:1

在民国时期的钱币收藏领域,湖南省宪成立纪念壹圆银币,也就是俗称的 “三横银币”,占据着极为特殊且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枚承载着流通功能的货币,更是一段风云变幻历史的鲜活见证者,深深烙印着特定时期的政治诉求与复杂的社会背景。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枚银币的世界,细细探寻其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发行信息:诞生于特殊时期的纪念币

1922 年 1 月 1 日,即中华民国十一年一月一日,这一天对于湖南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特殊意义。为了隆重纪念《湖南省宪法》的正式公布,湖南造币厂精心铸造发行了湖南省宪成立纪念银币,其中 “三横银币” 便是其中一种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版本。

湖南造币厂的历史颇为悠久,其最早可追溯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成立的湖南银元局,厂址位于长沙西长街,当时造币所用的先进机器设备和精准钢模均购自英国伯明翰喜敦造币厂,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早期钱币铸造的质量。历经晚清到民国的多次变革,在湖南省自治的浪潮中更名为 “湖南造币厂”,而这枚意义非凡的 “三横银币” 就诞生于该厂,它的铸造工艺也延续了此前的较高水准。

发行背景:“联省自治” 运动的产物

1920 年,湘军在与北洋军阀的激烈战斗中取得胜利,成功驱逐了北洋军阀控制下的湖南督军张敬尧,这一事件成为湖南政局变动的重要转折点。此后,谭延闓第三次担任督湘之职,但他却未能践行 “打完仗,将军权交给赵恒惕” 的承诺,一人身兼督军、省长、湘军总司令三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湖南省内湘军内部谭延闓、赵恒惕、程潜三大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各方势力明争暗斗,政局动荡不安。谭延闓深感独揽军政大权面临重重困难,于是重提 “湘人治湘”“湘省自治” 的口号,打着 “还政于民” 的幌子,极力鼓吹 “实行民治”“省长民选”。其真实目的一方面是对外维持湖南一省割据的局面,摆脱中央政府的过多干预;另一方面则是对内缓和派系之间的矛盾、笼络民心,稳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随后,谭延闓于 7 月 22 日假借湖南人民的名义发表了 “杩电”,广泛制造舆论,主张各省制定省宪,废除督军制度,实行省长民选,并在各省自治的基础上,推行联省自治,企图通过联邦制的形式实现全国统一,实则是为了虚置中央政府,实施军阀割据统治。

同年 9-10 月,谭延闓积极开展官办 “自治” 和 “制宪” 活动,专门成立制宪筹备处,召集在省的官绅召开制宪会议,起草了一部湖南省宪法,将自己的政治主张巧妙地融入其中。然而,在该宪法尚未正式实施的 11 月下旬,赵恒惕、程潜两派军人联合起来,在长沙发动政变,里应外合,迫使谭延闓下台并离开湖南。

赵恒惕随后登上了湘军总司令、代理督军的宝座,他宣布 “继承前督遗规”,继续完善谭延闓未完成的湖南省宪法,为自己的军阀割据统治寻找合理的理论依据。1922 年 1 月 1 日,赵恒惕正式公布湖南省宪法,并特意铸造发行了湖南省宪成立纪念银币两种,“三横银币” 便是其中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扩大省宪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知晓这一事件。

银币设计:独特图案蕴含深意

“三横银币” 的设计极为独特,每一处细节都经过精心考量。银币正面中央镌刻着嘉禾图及醒目的三横,嘉禾图象征着丰收与富饶,代表着当时人们对生活富足的美好期盼。珠圈外上方镌刻着 “湖南省宪成立纪念币” 字样,清晰地表明了这枚银币的纪念属性;下方镌刻着 “中华民国十一年一月一日” 字样,准确记录了《湖南省宪法》公布的时间;左右两侧分别镌刻着币值 “壹圆” 字样,明确了其货币价值。

关于正面中央的三横图案,在收藏界和历史研究领域有着两种常见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这三横代表民国十一年一月一日省宪成立日的三个 “一”,通过这种简洁的图案形式,巧妙地呼应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另一种说法是,三横寓意着三湘之地,即 “湘中、湘南和湘西”,象征着湖南全省的统一与团结,体现了当时对地方统一稳定的追求。

银币背面中央珠圈内镌刻着双旗和葵花,外围环镌 “中华民国” 和 “壹圆” 的英文字样,这既符合当时部分钱币的设计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便于与国际接轨。背面珠圈内交叉的双旗,分别为五色旗和陆军军旗。五色旗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北洋政府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横条组成,代表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深刻象征着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景;陆军军旗则彰显着军事力量在当时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的重要地位,是维护统治和稳定的重要保障。双旗上方的葵花图案,花盘饱满,花瓣舒展,可能寓意着向阳而生、积极向上的美好愿景,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珍稀程度:铸额小,存世量稀少

湖南省宪成立纪念壹圆银币,尤其是 “三横银币”,其铸造数量非常少。这主要是因为其发行目的并非用于广泛的市场流通,而是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货币,更多地用于特定的纪念场合、赠送给军政要员或社会名流等。

再加上历经近百年的岁月洗礼,期间经历了多次战乱、社会动荡以及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大部分银币在流通、保存过程中遭到损毁、遗失或被熔炼,导致其存世量极为稀少。在当今的收藏市场上,能够找到一枚品相完好、图案清晰、包浆自然的 “三横银币” 更是难如登天,这也使得它成为众多钱币收藏爱好者梦寐以求、竞相追逐的珍品,其市场价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攀升。

历史意义:见证近代政治变革

从历史意义的角度来看,“三横银币” 是湖南省在特定历史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实物见证。《湖南省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省级宪法,虽然其制定和公布背后有着军阀割据的深层意图,服务于地方军阀的统治需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地方自治和民主政治的探索与尝试,对后来的政治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横银币” 作为纪念该宪法成立而专门铸造的货币,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成为了这段历史最直观、最客观的实物见证。它对于研究 20 世纪 20 年代初湖南省的政治格局、经济状况、文化思潮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湖南省宪成立纪念壹圆银币(三横银币)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精美的设计工艺和稀少的存世量,在民国钱币收藏领域闪耀着独特而璀璨的光芒。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更是我们了解那段波澜壮阔、复杂多变的历史的重要窗口,让我们得以透过这枚小小的银币,窥探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