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滂诗词中的宋韵风华
发布时间:2025-08-08 05:28 浏览量:1
文/古诗词
毛滂,这位北宋文坛的清雅之士,虽未如苏轼、辛弃疾那般誉满天下,词作却似空谷幽兰,自蕴沁人心脾的独特韵味。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沐浴翰墨书香,一生仕途辗转起伏,而正是这般跌宕的人生阅历,为笔端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鲜活灵感。
毛滂的词风兼容并蓄,既有婉约派的细腻柔情,将心底情愫娓娓道来;亦不失豪放气的洒脱疏朗,尽显磊落襟怀。笔下意象奇巧,修辞精工,总能将自然景致与内心波澜相融相契,读来如品佳酿,余味悠长。此刻,就让我们一同徜徉于毛滂的词境之中,细品三首佳作的别样风华。
一、《惜分飞·泪湿阑干花著露》
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
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这首词是毛滂任杭州法曹参军时,与歌妓琼芳相恋三载,秩满辞官途中,于富阳僧舍与琼芳诀别所作。上阕开篇“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以绝美的比喻勾勒离情:女子泪痕斑斑的容颜,恰似沾露的花枝般楚楚可怜;紧锁的眉峰聚成青碧的褶皱,宛如凝结的愁云。
寥寥数字,将离别之痛刻画得入木三分。“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则直抒胸臆——这份痛楚由两人共担,却唯有默然对视,千言万语都化在无言的凝望里,满是难以言说的不舍与怅惘。
下阕“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以残雨断云的萧瑟之景,暗喻别离后的心境,朝朝暮暮的孤寂如影随形。末句“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尤为精妙,词人将一腔断魂托付给江潮,盼其载着相思流向爱人身边,奇绝的想象将眷恋之情推向极致,读来令人柔肠百转。
二、《临江仙·都城元夕》
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蓬莱清浅对觚棱。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
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
此词以都城元夕为背景,在热闹与孤寂的对比中,尽显词人的落寞心境。上阕先写“闻道长安灯夜好,雕轮宝马如云”,借“闻道”二字侧面铺展都城元宵的盛景:华丽的车驾、名贵的骏马如流云汇聚,一派喧闹繁华。“蓬莱清浅对觚棱。
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更是以奇幻之笔渲染盛景——宫阙倒映在如蓬莱仙境般的灯海之中,仿佛玉皇大帝敞开了碧蓝的天空,整座都城被灯光映照得亮如银界,竟让人忘却了黄昏已至。下阕笔锋陡转,“谁见江南憔悴客,端忧懒步芳尘”,将视角拉回自身:谁会留意这来自江南的失意人?满心愁绪的他,早已无心踏入那片繁华。
结尾“酒浓春入梦,窗破月寻人”尤为动人,唯有沉醉时,才能在梦中寻得一丝慰藉;酒醒后,唯有破窗而入的月光,似懂人心般静静相伴,孤独之感浸透纸背,道尽天涯孤客的落寞。
三、《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己卯年元旦,毛滂与家人团聚,有感于佳节氛围与时光流转,写下这首词。上阕“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点出除夕守岁的情景:莲花漏滴水渐尽,旧岁即将翻篇;井边的酴酥酒还浸在冰中,透着迎新的暖意。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则捕捉到初春的微妙气息——料峭寒意仍未散去,柳条却已悄悄抽出嫩芽,那纤细的姿态,正是春天最先递来的讯息,尽显季节交替的生机与韵味。下阕“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描绘出元旦团聚的温馨画面:佳人执杯劝酒,祝祷长寿,柏叶与椒花的清香,从翠绿的衣袖间袅袅溢出。
末句“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在热闹中藏着一丝孤怀:纵然身处醉乡,也难觅知己;唯有那东风,仿佛是最稔熟的旧友,悄然带来春的讯息,让这份佳节的温馨中,添了几分文人独有的深沉与怅惘。
《结语》
毛滂的这三首词,如三面明镜,映照出他丰富的情感世界:有缠绵悱恻的爱恋,有孤客漂泊的怅惘,亦有佳节思怀的复杂心绪。他以细腻的笔触、精巧的构思,将个人情愫与时代风貌相融,让我们在千年后的今天,仍能透过这些清丽的文字,触摸到北宋文人的精神脉搏,感受到那个时代独有的温度与气息。
- 上一篇:肝不好影响全身!常吃这5种食物,肝胆相照的健康
- 下一篇:虎门销烟21条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