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菜的终点,是孤独终老,在田园中度余生,没人能例外

发布时间:2025-08-08 05:48  浏览量:1

有人包得见不到一丝阳光去健身房,而我却光着膀子劳作在菜园。

头顶的烈日将我晒得黢黑,汗水不要钱似的顺着下巴往泥土里滴。蚊子跟我最亲密,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红肿的包,我却浑然忘了去挠。

年轻时总躲着三伏天的太阳,生怕晒黑了。

可现在反倒愿意多晒会儿,晒得后背发僵,晚上倒能睡得更沉。

以前总盼着菜快点长,好跟别人比一比收成,现在收多收少全凭它们的性子,就算有的被虫蛀了,也懒得喷药,虫吃剩的,我摘着吃,倒也觉得纯粹。

这年头,40多岁的年纪一心扑在菜园里,难免招来路人的询问,“年纪轻轻一个人种菜,不觉得孤单?”,我总说“菜不孤单就行”。

其实种菜的人都懂,这条路走得越久,身边的人就越少。

年轻时总怕孤独,觉得没人说话、没人搭伴,日子就熬不下去。可真到了只剩自己和菜地相对时,反倒踏实了。

你给菜浇水,它们就往上窜;你给菜施肥,它们就结出沉甸甸的果;你忘了管它们,它们就蔫头耷脑地提醒你。

蔬菜从不说谎,也从不离开,比人实在多了。在菜地里偷过的每一分懒,最终都会在收成上让你难堪。

不爱种菜的人常惊诧于这苦役般的执拗:烈日灼人、腰肌酸胀、指甲缝里的黑泥洗都洗不净,到底图个什么?

其实,他们看不透,正是汗水落下的那一刻,是焦虑溜走的通道;弯腰拔草的姿态,是烦恼逃离的过程。

土地是这般奇妙,它无言中竟能治疗灵魂最深处的褶皱。

有些人曾经也种过菜,有的半路转了行,有的被生活拽去了别的地方,很少有人能一直走到底。

就像春天下的种子,有的发了芽,有的烂在了土里,有的结了果,有的刚长叶就被虫啃了,这些都是常事。

年轻时总想着“凭啥我这菜长得不如人”,后来才明白,菜有菜的活法,人也有人的路。

有人说“种菜太冷清了”,可我觉得冷清不是坏事,热热闹闹才是非多。

我常常蹲在地里看蚂蚁搬家,能看半个钟头;听风吹过菜叶的声响,能辨出哪片是菠菜,哪片是油麦菜;甚至看着太阳一点点往西边沉,把影子拉得老长,也能入迷。

这些时候,孤独就像地里的土,厚实,但能托住人的心。

种菜的人,到最后大抵都是这样。

守着一片地,日出时去,日落时回,身边的人来了又走,只有土地一直在。

你不会盼着谁来,也不用想着跟谁比,就这么打理着菜地,看着它们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然后枯去……年年岁岁菜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就像一场循环的戏。

这或许就是种菜的终点,孤独终老,在田园中度余生,没人能例外。

地里的菜,有的喜阳,有的喜阴,有的春天旺,有的秋天长,各有各的时节,各有各的归宿。

人也一样,有人爱热闹,有人喜清净,有人走得早,有人留得久,强求不得。

年轻时总想着“我得活成什么样”,后来在菜地里蹲久了才懂,就像浇水不能多也不能少,施肥不能急也不能懒。

人活着也一样,顺着自己的心,该干啥干啥,就是最好的日子。

傍晚从菜地回家,落日余晖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人这一辈子,就跟那些菜一样,各有各的宿命,不用追,不用赶,守着自己的地,顺着自己的心思活,就是真正为自己活。

毕竟,种菜的终点是孤独,可孤独里藏着的,是最实在的自由,更是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