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DA宇山佳明: 日本是开拓亚洲的战略枢纽
发布时间:2025-08-08 06:04 浏览量:2
撰文|毛冬蕾
中文版负责人|医药研发达人主编 高野哲臣(t2T Healthcare股份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25年8月8日出版,医药研发达人中文版“出海日本”第17期,系列C《名人访谈》第四篇
//
•如果中国企业有想法或数据,请尽早来向PMDA咨询。
•PMDA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在于IND和NDA两个阶段,由于这两个阶段开展的咨询和审评的时限和内容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对企业的药品研发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的临床试验数据,有可能被PMDA直接采纳用于新药申请。
“PMDA对国际临床数据非常包容,我们的监管以灵活著称。在日本,临床数据可用于同步开拓其他亚洲市场,能为医药企业提供进入亚洲的战略跳板,是连接亚洲的枢纽。”这是日本PMDA执行干部研究部门负责人宇山佳明教授在DIA 中国年会“出海日本专场”上传递的信息。
宇山佳明是中国医药产业界的老朋友。虽然他到访过中国很多次,但这次,中国观众的热情出乎他的意料。以至于他回到日本以后,在即将到来今年10月的日本DIA年会上,打算与中国药监部门组织一场介绍中国出海日本和中国药监经验的专场。
尽管日本是与欧美共同创立ICH 的国家,但近年来感受到欧美、中国创新药发展的压力,开始反思自己,积极与国际药监机构建立良好关系,宣传日本的临床试验和药监环境,以吸引全球创新药到日本发展——这也是宇山佳明在“出海日本专场”报告的重点。“我们提供全球最快的审评速度之一,例如6个月的突破性治疗优先审评。”他说。
事实上,中国公司进军日本市场的速度并不算慢,两年前DIA中国年会上同样的“出海日本”专场上,大家还在探讨是否进军日本市场,如今已有不少中国公司的产品在日本获批上市(见下图)。日本已不再如往昔那般神秘。
拓展阅读
一场如何出海日本的讨论
两年后,沈阳药科大学亦弘商学院理事、研究员苏岭博士,前日本DIA高级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植村昭夫博士和t2T Healthcare Inc.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医药研发达人》中文版主编高野哲臣老师以及CJMMIC(中日医药与新材料创新中心)理事、EPS创健科技执行董事梁非先生再次在DIA中国年会“出海日本”专场里担任主持与讲者,令人倍感亲切。他们连同日本PMDA执行干部研究部门负责人宇山佳明教授、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国际开发部部长与临床研究支援部负责人中村健一教授、 复宏汉霖药政事务部总经理李锦、 海和药物高级副总裁杜一鸣以及,国际著名细胞治疗专家、亚洲细胞治疗协会(ACTO)主席下坂皓洋博士一起第二次探讨出海日本的机遇和前景,吸引了众多与会者。
今年DIA中国年会“出海日本专场”上,与会观众数量较两年前明显增加,现场座无虚席,业界对出海日本议题的关注持续升温。
早期有想法就要跟PMDA交流
“如果中国的企业有想法或数据,请尽早来向PMDA咨询。PMDA鼓励申请人在研发早期就与PMDA沟通交流。”宇山佳明说, “早期咨询对于药物开发非常重要,企业可以及时了解PMDA的监管政策与审评标准,从而避免走弯路。”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PMDA提供了多种咨询渠道。企业可以就药物开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寻求专业意见;还可以参与PMDA组织的各种研讨会和培训活动,加深对PMDA监管要求和流程的理解。
除了咨询,PMDA还致力于提供透明、高效的审评服务,确保新药能最快获得上市批准,如本文开头宇山佳明教授提到的“6个月突破性治疗优先审评”。对于创新药和孤儿药,PMDA更是提供了包括先驱审查在内的多项加速审评路径。
PMDA政策的可预期性,得到《医药研发达人》主编高野哲臣的认可和赞誉。他认为,PMDA 的“始终在2个月内进行且始终以面对面形式开展的咨询”以及“遵守标准审评12个月、优先审评9个月、突破性治疗6个月的各目标审评时限”的业绩,明显降低了企业开发的不确定性。高野哲臣同时也是t2T Healthcare Inc.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PMDA的可预见性和稳定性在于IND和NDA两个阶段,由于这两个阶段开展的咨询和审评的时限和内容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对企业的药品研发工作提供了极大帮助。PMDA通过咨询前面谈整理咨询事项,协助申办人确保正式咨询内容的必要、充分且高效。正式咨询时,PMDA基于数据与科学依据,给出明确具体的指导建议,确保咨询结果与未来审评审批的一致性。PMDA对咨询时所表达的意见负有重大责任,一般不会出现违背咨询建议而进行审评的情形,因此咨询结果具有高度可靠性和稳定性。申办人可按照PMDA的建议推进研发,从而准确理解批准要求、提升临床试验效率、降低临床开发与审评审批的不确定性、减少审评期间的问询,并加速药品获批。” 高野哲臣说。
拓展阅读
终于出来了!PMDA咨询深度指南
PMDA提供包括附条件批准和外推亚洲数据等在内的弹性审评制度,能够有效的适应各国差异化的开发需求。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的临床试验数据,有可能被PMDA直接采纳用于新药申请,这一开放态度将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机遇。
拓展阅读
日本放宽早期临床要求,1期试验或可用中美欧数据
关于日本最新I期MRCT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宇山佳明提及,针对在日本以外国家和地区已开展早期临床开发的药物,日本厚生劳动省在2023年12月25日发布了一份名为“PSB/PED Notification No. 1225-2, December 25, 2023”的通知,明确了在日本之外已开展早期临床试验的药物,在启动多区域临床试验之前是否还需要在日本进行1期研究的基本原则。
“除非是在评价了在日本受试者中开展MRCT的剂量安全性和耐受性后认为有必要,否则不需要在日本人群中额外进行1期临床研究。并且基于日本参与之前可获得的数据,安全性在临床上是可以解释和可以控制的。” 宇山佳明强调。
“同时,PMDA还鼓励在MRCT中收集包含日本人群的药代动力学数据,并提供了相关文档链接(https://www.pmda.go.jp/files/000266773.pdf)。”
宇山佳明还介绍了罕见病药物等仅在海外开展了确证性临床试验的情况。他介绍说,PMDA为此制定了PSB/PED通知第1023-3号,并于2024年10月23日发布。该通知列出了药物可以无需日本患者临床试验结果即可提交批准申请的三个条件。其一,关键性临床试验已经适当完成,这意味着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必须完整且可靠;其二,由于患者人数极少或其他因素无法进行额外临床试验,考虑到罕见病的特殊性,患者数量有限,开展额外临床试验往往面临诸多困难;其三,基于全面考虑,预计药物对日本患者的获益大于风险,这需要综合评价药物的疗效、安全性和日本患者的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不过,他也特别指出,对于种族敏感药物,PMDA可能仍需要额外提供关于安全性和合适剂量的信息,包括在日本人群中的临床试验数据。这一特殊要求充分体现了PMDA对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全面考量,毕竟不同种族人群在药物代谢、反应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确保药物在所有适用人群中的安全有效非常重要。
日本医药市场的独特优势
为了展现日本医药市场的吸引力,宇山佳明的PPT从多个角度展示了日本创新药的活跃度(见下图),包括肿瘤按每日定义剂量(Oncology Defined Daily Dose, DDD)的体积增长、靶向药在总体积中的占比和不同国家和地区PD-1/PD-L1抑制剂的使用量(每10万人),全面反映了创新药在拉丁美洲、东欧、印度、北美洲、亚太地区、西欧、中国、非洲和中东、日本的规模、结构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出,日本市场在创新药领域活跃程度较高。例如,在PD-1/PD-L1抑制剂使用量方面,日本增长幅度明显,展示了日本对创新药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见下图)。
宇山佳明重申了日本的优势:首先,日本的监管框架与ICH的标准完全接轨。其次,日本通过早期咨询为药企提供支持。在NDA获批后,产品销售时间的可预测性很高,这令制药企业能尽快规划销售策略。最后,日本在国家医疗保险(NHI)药品定价上拥有世界上最快的审查流程,无需进行卫生技术评估(HTA),可以在60天内作出定价决策。
“这些因素使日本成为极具吸引力且高效的药物创新和投资市场。”宇山佳明说。
拓展阅读
宇山佳明: PMDA监管科学的灵魂人物
海和药物与复宏汉霖的实践探索
海和药物与复宏汉霖的案例无疑成为了最引人注目的亮点。这两家企业通过早期与PMDA的紧密交流,并运用MRCT策略,成功加速了产品的获批进程,为中国企业在日本市场的拓展提供了经验。
海和药物高级副总裁杜一鸣在回顾谷美替尼日本上市过程时表示,谷美替尼在日本的上市,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与PMDA紧密合作、科学规划的结果。
杜一鸣介绍,谷美替尼自2019年12月在日本PMDA完成临床试验申报的30天调查后,便迅速启动了1期临床研究,由日本肺癌领域知名专家中川和彦教授领衔。研究结果显示,日本人群的药代动力学(PK)及安全性数据与中国人群高度相似,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基于这些积极数据,海和药物决定将日本患者纳入关键性2期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GLORY研究)中。
“在与PMDA的沟通交流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其审评的严谨与细致。”杜一鸣强调,“PMDA不仅关注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对种族差异敏感性进行了全面考量,确保了产品在不同人种中的适用性。”
得益于PMDA鼓励MRCT的政策,谷美替尼凭借有限的日本人数据获得了日本上市许可。杜一鸣认为,这一案例展示了通过科学规划和与监管机构紧密合作实现国际化的可能性。
拓展阅读
陆舜、董瑞平详解国产MET抑制剂日本获批过程
(斯鲁利单抗)进入日本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与PMDA的沟通交流。复宏汉霖药政事务部总经理李锦介绍,PMDA的咨询前面谈流程独具特色,要求企业详尽列出拟咨询的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只有问题经PMDA内部审核同意后,正式咨询会议才会安排。这种严谨的流程虽使前期进度稍缓,整个过程需时5-6个月,但确保了试验的稳健性与合规性。
在与PMDA就汉斯状临床试验方案沟通交流时,复宏汉霖得到积极回应。PMDA认可当前mCRC日本标准治疗方案的局限性,同意将日本纳入多区域临床试验,且未要求在日本进行PK/PD试验,加速了公司日本市场布局。同时,PMDA的政策调整,鼓励在日本进行MRCT,免除了早期阶段需日本本土人群参与的硬性要求,这对国际企业是重要利好。通过与PMDA的交流,复宏汉霖体会到了其专业性,也为产品在日本市场的推进奠定了基础。复宏汉霖目前在日本开展临床试验的产品包括斯鲁利单抗(HLX10),2025年6月完成首例患者给药,适应症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HLX22(创新型抗HER2单抗),2025年3月完成日本首例患者给药,适应症是HER2阳性晚期胃癌/胃食管交界部癌。
拓展阅读
复宏汉霖李锦谈国际化下一站:日本
临床试验网络与创新机制
在临床试验环境方面,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中央医院(National Cancer Center Hospital, NCCH)国际开发部部长与临床研究支援部负责人中村健一教授在日本DIA年会组织了中国研究型医院的专场以后,一直有一个愿望,他想来中国的DIA年会看看。这次是他第一次来到上海。他介绍了他所创建的亚洲癌症临床试验网络(Asian Clinical Trials Network for Cancers Project, ATLAS)这一平台,推动抗肿瘤药临床试验,为多区域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他期待着与中国的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在ATLAS平台上展开同步临床试验的合作。此外,研究者发起的注册临床试验(Investigator-Initiated Registration-Directed Trial, IIRDT)的实施,也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
拓展阅读
中村健一: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如何改变亚洲临床试验格局
然而,中日两国在临床试验运营层面仍有许多挑战。CJMMIC(中日医药与新材料创新中心)理事、EPS创健科技执行董事梁非指出,中国公司首先要制定整体战略,选好品种,并了解日本当地临床需求。在选择跨国 CRO、日本本土 CRO 还是中国 CRO 的日本分部时,梁非认为各有优势,企业应全面评估、比对。此外,提前与日本研究者建立合作关系也很重要。
最后,宇山佳明向大家展示了PMDA吉祥物PiMTTO。他欢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创新药到日本申报临床试验和申请注册。看来,PMDA已敞开大门迎接下一个挑战了。
与会者与张江双子塔(张江科学之门)合影。
预告
由东内祥浩先生撰写的系列B《日本的监管制度及其实际情况》第七篇《日本处方药注册申请准备的要点》则预计于8月中旬出版。
致谢
我们衷心感谢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泰格医药作为本栏目联合主办单位,并给予我们宝贵的建议和支持。
编辑 | 姚嘉Yao.Jia@PharmaDJ.com编辑 | 高野哲臣t2.takano@outlook.com总第2536期
访问研发客网站,深度报道每日新闻抢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