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博泰西妥昔单抗 N01 头对头 Ⅲ 期结果见刊EJC | 新闻稿

发布时间:2025-08-08 06:04  浏览量:1

近日,按照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的《西妥昔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试行)》进行研发和申报,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肿瘤中心徐建明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徐农教授共同牵头开展的,头对头比较国产生物药西妥昔单抗N01 和原研西妥昔单抗用于RAS 基因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RASwt mCRC)的 III 期临床研究(KL140-III-02-CTP,入组688例患者)[1]正式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该研究结果显示,西妥昔单抗 N01 联合化疗与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客观缓解率(ORR)具有临床等效性,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上无统计学差异;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相当[1]。基于其优秀的疗效和安全性,西妥昔单抗N01 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正式在国内上市,适应症为与 FOLFOX 或 FOLFIRI 方案联合用于一线治疗 RASwt mCRC,给药方式为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用药。KL140-III-02-CTP 研究的成功,正式开启了民族自主研发生物药西妥昔单抗 N01 的 mCRC 精准治疗新篇章。

图1 研究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正值研究发布之际,丁香园特邀 KL140-III-02-CTP 研究的 Leading PI 徐建明教授和徐农教授深度解析研究设计理念,并对西妥昔单抗 N01 在 mCRC 的治疗格局演变中的临床价值表达了认可。

徐建明教授:西妥昔单抗 N01与原研西妥昔单抗从结构到机制高度一致,彰显民族自主研发信心与实力!

EGFR 单抗联合化疗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标准治疗之一[1],针对这一靶点的治疗策略也在持续优化。西妥昔单抗N01 与原研药在作用机制上完全相同,一级结构完全一致,高级结构高度相似,且非临床特性也高度吻合;药代动力学研究验证了二者的 PK 等效性;同时,严格规范的临床试验数据也证实,西妥昔单抗 N01 与原研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高度可比性。总之,西妥昔单抗 N01 的成功研发与上市,是中国生物制药企业技术实力的一次集中体现,充分彰显了民族药企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实力与担当。

徐农教授:西妥昔单抗 N01 与原研西妥昔单抗具有一致卓越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中国 mCRC 患者迎来治疗新选择

KL140-III-02-CTP 研究是国内首个在 RASwt mCRC 患者一线治疗中,与原研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进行头对头对照的大样本 III 期临床试验。该研究证实,西妥昔单抗 N01 联合化疗在 ORR、PFS 等核心疗效指标上与原研药具有临床等效性,且两组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总体相似。结直肠癌的 EGFR 靶向抗体药物市场 20 多年来仅有进口药物,药价高昂,医生与患者在临床用药上选择有限。西妥昔单抗 N01 的研发与上市,提升了 EGFR 单抗药物可及性,期待该药物能够早日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使更多结直肠癌患者受益。

研究解读:西妥昔单抗 N01 与西妥昔单抗一线治疗 RASwt mCRC 具有临床等效性,总体安全性相似

研究设计

KL140-III-02-CTP 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 III 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西妥昔单抗 N01 联合 mFOLFOX6 与西妥昔单抗联合 mFOLFOX6 一线治疗 RASwt mCRC 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的主要疗效终点为用药 16 周内,独立评审委员会(IRC)根据 RECIST 1.1 评估的 ORR。次要疗效终点包括 16 周内的疾病控制率(DCR),PFS、 DOR 和 OS。

研究结果

临床疗效:西妥昔单抗 N01 组与原研药组具有临床等效性,ORR 可比,PFS 无差异

至研究结束,中位随访时间为 19.6 个月。治疗至第 16 周,经 IRC 判定,西妥昔单抗 N01 组和西妥昔单抗组的ORR 分别为 71.0%(242/341)和77.5%(269/347),ORR 比值为 0.93 (90% CI: 0.87-0.99),处于预先设定的等效范围内(表 1)。影像学评估靶病灶直径相较基线的中位最佳变化显示西妥昔单抗 N01 组中位缩小率为 57.2%,与西妥昔单抗组(59.1%)相似。

表 1. 治疗第 16 周时的 ORR、BOR、DCR 和 ORR/DCR 率比(FAS;ITT)

疗效终点分析显示,西妥昔单抗 N01 组与西妥昔单抗组在最佳总体疗效(BOR) 与 DCR 之间未显示具有临床意义差异(DCR:92.7% vs 93.1%)。研究者评估结果与 IRC 评估数据呈现一致性。DOR、PFS 和 OS 等关键指标上也没有显示有临床意义和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根据 IRC 评估结果,中位 DOR:10.2 个月 vs 9.5 个月,HR=0.91;中位 PFS:10.9 个月vs 10.8 个月,HR=1.03;图 2A-B;中位OS:28.1个月 vs NR,HR=1.10;图 2C)。

图 2. IRC 评估的 DOR(A)、IRC评估的 PFS(B)和OS(C)

安全性分析:西妥昔单抗 N01 组在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面与原研药组无显著差异

安全性分析显示,西妥昔单抗 N01 组与西妥昔单抗组 ≥3 级治疗期间不良事件(TEAE)发生率(66.6% vs.68.3%)、AE导致的停药事件发生率(11.1% vs.13.8%)、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总体发生率(98.2% vs.99.1%)均相似。整个试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免疫原性评估显示两组患者抗药物抗体(ADA)(1.3% vs.2.5%)和中和抗体(Nab)(0 vs.0.9%)的阳性率均较低。此外,两组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和最低血浆浓度(Ctrough)总体相似,两组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亦具有相似性(图 3)。

图 3 西妥昔单抗 N01 和西妥昔单抗的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研究结论

RASwt mCRC 患者的治疗中,西妥昔单抗 N01 联合 mFOLFOX6 方案与西妥昔单抗联合 mFOLFOX6 方案在疗效上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且在安全性特征方面未呈现明显差异。由此可见,西妥昔单抗 N01 可作为西妥昔单抗的临床等效替代方案,为 RASwt mCRC 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西妥昔单抗 N01 卓越的疗效及安全便捷的产品特点成为 RASwt mCRC 治疗优选,中国智慧领航 mCRC 精准治疗新篇章

综上,西妥昔单抗N01 与西妥昔单抗 ORR 等效、PFS 及 OS 无差异,总体安全性特征与原研药相似[1]。西妥昔单抗 N01 与西妥昔单抗在分子结构和药学关键特性上高度一致,其在体内的吸收速度、程度、分布范围以及代谢和排泄方式与原研药基本相同,能达到相当的有效药物浓度,实现稳定疗效[2]。此外,其给药方式灵活便捷,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用药均可,无需稀释配制,可直接滴注,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西妥昔单抗N01的获批不仅标志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在肿瘤靶向治疗领域取得又一进展,还体现了中国智慧在全球医疗健康事业中的实力和责任担当。我们期待这一中国「智」造能早日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成为中国 RASwt mCRC 患者的优选治疗方案,切实提升我国结直肠癌治疗的可及性,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专家简介

徐建明 教授

中国抗癌协会大数据与真实世界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肿瘤学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

徐农 教授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 理事

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肿瘤精准诊治专委会 名誉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肿瘤内科专家委员会 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肿瘤学专委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CAMO) 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委会 委员

✩ 本文转载自:丁香园肿瘤时间

参考文献

[1]Rongrui Liu, Xianli Yin, Yuxian Bai, et al. A140 plus mFOLFOX6 compared with cetuximab plus mFOLFOX6 for first-line RAS wild-type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25,115566, ISSN 0959-8049.

[2]西妥昔单抗N01注射液说明书.

说明:本文仅用于披露截止发文之日科伦博泰最新进展,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交流,并非产品推广广告,亦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