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中那年,三婶在村口等我两小时,给我两百元,我当时就哭了

发布时间:2025-08-08 07:57  浏览量:1

声明:为阅读方便,本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切勿对号入座!

讲述人/月华 撰写/墙角梅花

我叫月华,出生在一个小山村,我的爷爷是一位老木匠,他一共有四个儿子,我的父亲是老二。

早年期间,四叔跟着亲戚去了外地,大伯成了家之后,老家只留下我的父亲和三叔。

在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和三叔都住在老家,三叔没有成家的时候,我的父母和三叔的关系处的也很好,但是,自从三婶进门之后,我们两家人就经常出现矛盾。

因为三叔个子不高,并且还长了一脸麻子,再加上家里穷,所以,三叔到了成家的年龄,也不好找对象。

后来,有人把三婶介绍给三叔的时候,奶奶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她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三婶娶进了门。

三婶能说会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她都不会吃一点亏,在平时的生活中,每次到了做饭的时候,三婶总会找各种理由,她就是不想去厨房里面做饭。

我的母亲生性醇厚,她觉得自己是二嫂,就任劳任怨的做一大家子人的饭,从来也不抱怨一声。

每次三婶和我的奶奶在一起的时候,她总会说我母亲的不对,但是,我的奶奶知道三婶的为人,她总来也不把三婶的话放在心上,因为奶奶知道三叔的这个家来之不易,她不想让三叔单身一辈子。

于是,奶奶就经常开导我的母亲:“淑琴,我知道你是一个好儿媳妇,更是一个好二嫂,你不要和小静(三婶)一般见识,你对这个家庭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

三叔有一个女儿叫作明月,从小到大,我和明月的关系也很好,就像亲姐妹一样。

后来,随着我的弟弟和妹妹的出生,家里的房子就不够住了。

因为我的父亲比三叔的年龄大,所以,他就打算带着我们一家人出去住,把老院子留给三叔。

但是,三婶却不想住老家的土坯房子,她说老家的土坯房子到处都漏雨,她想出去住。

于是,我的父亲又帮着三叔在村西边,给三叔盖了两间新的土坯房子,三婶才满意。

后来,爷爷开始给三叔和父亲分田地的时候,他犯了愁:因为三叔和我家,每家都分了四亩地,可是对于村口的那一亩地,爷爷却不知道该分给谁。

因为那一亩地紧挨着河边,平时长满了草,我的母亲还没有过门的时候,父亲开垦出来了那块地。(当年三叔还在上学,他也没有帮一下忙,那块地是父亲一个人开垦出来的。)

刚好那几年的天气有些干旱,而父亲开垦出来的那块地紧靠着河边,平时父亲就去河里挑一些水来浇庄稼,所以说,当别的庄稼地收成不好的时候,河边的那块地每年都会丰收。

按理说,河边那块地是父亲开垦出来的,虽然平时属于全家人的,但是,等到分家的时候,那块地应该分给我们家。

可是在分家那天,三婶哭哭啼啼的,她说自己看上了河边的那块地,希望我的父母把那块地让给她。

父亲想到自己是二哥,就毫不犹豫的把那块地让给了三婶。

奶奶的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她想到爷爷的年龄也大了,也做不动木匠活了,就把爷爷做木匠的那套工具拿了出来,送给了父亲,让父亲平时做木匠活,补贴家用。

那个时候,三婶看到奶奶把木匠活的工具给了父亲,她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她觉得河边那块地比那套木匠活的工具值钱的多。

然而,三婶把河边那块地要到手里之后,她只想着靠天吃饭,每天只知道打牌,到了干旱的季节,她也不去河边挑水浇地,只想着坐等其成。

后来,河边的那块地,到处都是荒草,又成了荒地。

父亲看到这些之后,他心疼的不得了,因为河边那块地是他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而三婶却一点也不珍惜。

那些年,我们家里也没有收入,因为父亲以前就会做木匠活,所以分家之后,父亲就靠着奶奶送给他的那套做木匠活的工具,开始游街串巷的做木匠活。

有一年,天气特别干旱,三婶的庄稼收成也不好,她看到我的父亲开始做木匠活,每天都能挣一些钱,她的心里就着急了,她想让三叔出去做木匠活,但是,家里没有钱,连做木匠活的工具也买不起。

有一天,在父亲做木匠活回来的路上,三婶拦住了父亲,她和父亲哭诉:“二哥,你看看我们家的日子都过成什么样了,你三弟也会做木匠活,他想出去挣点油盐钱,可是没有做木匠活的工具,你把做木匠活的工具给你三弟吧!我的儿子才一岁,我的两个孩子都需要养……”

父亲听到这些话之后,他想到自己和三叔的关系从小就很好,于是就把做木匠活的工具都给了三婶。(后来,父亲又省吃俭用的买了一套新工具。)

然而,三叔拿着做木匠活的工具,出去做了不到两个月的木匠活,三婶就找到了我们家,她气呼呼的对我的母亲说道:“做木匠这套工具都已经旧的用不成了,你们才给我,就像这个刨子,钝的什么都刨不下来。”

母亲听到这些话之后,她气不过,就和三婶吵了起来:“当初分家的时候,你把河边的那块地要走了,我们才要了做木匠活的工具,现在地也被你们种荒了,做木匠活的工具也给了你们,你们竟然还嫌木匠活的工具太旧了,这些工具本身就是咱爹用了多年的旧工具,你怎么能挑三拣四呢?”

三婶却不在意这些,她当即就和我的母亲吵了起来,引得左邻右舍的邻居们都来看,让我的母亲很没有面子。(那天,刚好父亲出去做木匠活了,他没有在家。)

因为这件事情,母亲就告诉我们:你三婶不讲理,以后我们家不和她打交道。

所以说,自从那天开始,我们家和三婶就再也没有来往过,就算是在路上,我遇到三婶,母亲都会把我拉到一边,只当时没有看到三婶。(三婶每次都把头抬的高高的,她也不想和我们说话。)

因为我和三婶的女儿明月都在一个学校上学,所以,我们两个人在学校还来往着。

平时我只要带好吃的,总要给明月送一些;明月每次看见我,都会小声的说道:“月华姐,我娘说不让我和你说话,可是我觉得你就是我的亲姐姐,从小到大,你对我最 好了。”

听到明月这么一说,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

在我上初二那年,有一天我放学的时候,路过村里的小诊所,猛然听见诊所里面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一边哭着,一边说着:“我们家里根本就没有钱啊!我从什么地方弄钱给孩子看病啊!明月现在还没有醒,这该怎么办,明月她爸这段时间身体不好,他一直吃药……”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之后,我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这个声音正是三婶的声音:那次三婶去我们家里和母亲吵架的时候,也是这么大的声音,只是那次三婶在我们家里没有哭,今天她遇到了什么事情呢?

于是,我悄悄的站在小诊所的门口,探着身子往里面看。

那些年,村里的小诊所里面有一张床。

那天,我看到三婶背对着我,趴在床的旁边,不停的哭着。

而床上躺着的,正是我的堂妹明月。

诊所里面的那位老医生,正在安慰着三婶:“孩子现在还没有醒,你赶紧想办法,带着孩子去镇子上看病,我这个诊所太小了……”。

看到明月躺在床上,我的心里就像针扎一样,因为从小到大,我一直把明月当做妹妹看待,她现在生病了,而三婶也没有钱给她看病,这该怎么办呢?

那天,我一路小跑着回到了家里,把自己存的两元钱拿了出来,想着给明月看病。

可是我又想到这两元钱,根本就不够给明月看病,于是,我吞吞吐吐的来到了父母面前,把事情的经过告诉给了父母,想让她们给我一些钱。

父亲当时就站了起来,满脸紧张的说道:“明月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前几天我在路上,明月还叫我二伯呢!这么好的孩子,可不要有事情啊!”

母亲急忙去屋子里面拿来了10张10元钱,对我说道:“月华,这是100元钱,你给你三婶送去,你不要告诉她,这是我们的钱,要不然,你三婶万一生气了,她不拿着这些钱给明月看病,这该怎么办呢?”

听到母亲说的这些话,我急忙点着头。

那天,我拿着那100元钱,又向着村里的小诊所跑去。

等我到小诊所门口的时候,明月已经醒了过来,只是她脸色苍白。

而三婶已经把明月放到了架子车上,她正泪流满面的和诊所旁边住的一位大娘借钱,可是大娘告诉三婶:她的手里也没有钱。

“三婶,这是我平时积攒的压岁钱,你拿着去给明月看病吧!”当我拿出来那100元钱的时候,三婶感动的不得了,她拉着我的手,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

那天,看到三婶拿着钱,拉着明月去镇子上看病了,我才放心的回到了家。(村里的一位大嫂,帮三婶推着车,陪着三婶去了医院。)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下午,三婶拉着明月去了医院之后,我的父母也偷偷的去了医院,她们在病房外边,看到明月没有什么事情了,才悄悄地回家了。

而我的父母也知道三叔的身体不舒服,于是,第 二天早上,母亲趁着三婶家里还没有开门,她把家里积攒的一篮子鸡蛋,偷偷的放到了三婶家的大门口,让三叔和明月补身体。

也是从那天开始,我只要在路上遇到三婶,三婶都会热情的和我打着招呼,并且她还和我保证:“月华,我现在还没有钱,我借你的100元钱,我一直记着,等我有钱了,一定还给你。”

听到三婶这么一说,我就想告诉三婶:其实那100元钱不是我的,是我的父母给我的钱。

但是话到嘴边,我又咽了下去,因为我想起来那次,三婶跑到我家里和母亲吵架的情景,如果三婶知道这100元钱是我父母给的,她会不会说我的父母多管闲事呢?

后来,我考上了县城的高中,因为我一共姐弟三人,我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正在上学,父亲做木匠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所以,同时供三个孩子上学,父亲有点吃力。

每个星期我去学校的时候,我都会让母亲给我做一些玉米饼子,再切一罐小咸菜,拿到学校吃,这样就能省不少的饭钱。

在我上高一的那年冬天,天气很冷,那个星期六的下午,我从学校骑着那辆旧自行车,开始回家。

因为县城离我们家里有30多里地,为了上学方便,大姨送给我一辆旧自行车,那辆自行车已经旧的不能再旧了,每次我骑着自行车过去的时候,路上的人们都会回头看我,因为声音太大了:那辆自行车的座一直“咯吱咯吱”的响着;自行车的瓦也是“咣当咣当”的响着……

那天,我骑着自行车出县城没多远,自行车的后胎竟然爆了,而路上也没有修自行车的铺子,我只能推着自行车,顶着寒风,慢慢的回家。

记得平时我回家的时候,都是五点左右到村口,而那天,因为自行车爆胎了,我七点的时候才到了村口。

等我到村口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远远的,我就看到有一个人站在村口,可能是天气太冷了,她在不停的跺着脚。

因为天色太黑了,而我又有点近视,所以我没有看清楚那个人的长相。

等我推着自行车到了那个人的跟前,那个人忽然大声的喊道:“月华,你总算是回来了,我以为你下午5点就到村口了,我一直等到现在,才等到了你。”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之后,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三婶。

那天,三婶提了一个布包,她见到我之后,急忙说道:“月华,我今天下午在家里蒸了肉包子,给你装了装了20多个,星期天你去学校的时候,带到学校吃。我的邻居向明和你是同学,我知道你在学校舍不得吃好吃的,明月生病的时候,我还欠你100元钱,这是200元钱,你收下,我特意给你多还了100元钱,你拿着这100元钱,在学校买一些好吃的。”

三婶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拿出来了两百元,准备给我。

那天,我想到明月生病的时候,三婶到处借钱,都没有借到钱,她现在从哪里弄来的钱?不会是出去借的钱吧?我怎么能收下呢?

于是,我急忙推让着,不想要三婶的200元钱。

然而,三婶却坚持要把那200元钱给我,她不停的说着:“月华,你放心,这段时间,我在纺织厂找了一份工作,每个月都能发到工资,我的手里有钱,知道你平时吃的不好,我就想着多给你100元钱,这是我的心意。”

听到三婶这么一说,我的眼泪当时就掉了下来,急忙对三婶说道:“三婶,明月生病的时候,我手里根本就没有100元钱,那100元钱是我的父母给我的,她们让我给你。”

“月华,我早就猜到了,那100元钱,肯定是我的二哥和二嫂的钱,并且那一篮子鸡蛋,也是二嫂送到我们家门口的。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我就特别后悔,我知道以前我对二哥和二嫂不好,都是我的不对,可是我又不好意思和他们道歉。

今天五点的时候,我就在村口等你,想不到一直等到七点,因为我不好意思去你的家里,我恐怕到了你的家里,你的父母还生气,把我赶出来怎么办?”

“三婶,咱们都是一家人……”我急忙说道。

谁知道,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忽然,远处传来了母亲的声音:“月华,你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你和谁在说话?”

三婶听到我的母亲来了,她愣了一下,就准备顺着旁边的小道走开了。

我急忙拉住了三婶,对母亲喊道:“娘,我和三婶在说话,三婶给我200元钱,她让我在学校买一些好吃的。”

那天,母亲得知三婶给我200元钱,并且还送了一袋子包子,她也是感动的不得了,拉着三婶的手,让她去家里坐坐。

也是从那天开始,我们家和三婶的关系越来越好,在平时的生活中,只要遇到了难处,大家都会相互帮助。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们两家人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两家人总会团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传遍了院子的每个角落!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和亲人们处好关系,当彼此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才会出手相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