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张清哲研究员AFM:离子调节等离子体气凝胶,实现高效抗盐蒸发,刷新海水淡化性能纪录!
发布时间:2025-08-08 08:28 浏览量:1
全球超过70%地表被海水覆盖,但可用淡水资源日益紧缺。传统海水淡化技术(如热蒸馏、电渗析)依赖化石能源,存在高能耗和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界面太阳能蒸发(ISE)技术因直接利用太阳能生产淡水被视为可持续解决方案。然而,其实际应用仍受限于三大瓶颈:界面盐结晶堵塞蒸发通道、水分子活化效率低,以及在高盐或污染环境中的运行不稳定性。尤其在高盐条件下,盐积累会严重阻碍光吸收和水蒸气释放,导致蒸发效率骤降。
山东大学张清哲研究员团队首次将低成本氮化钛(TiN)等离子体材料与聚酰亚胺气凝胶(PIA)结合,开发出具有离子调控功能的气凝胶蒸发器(TiN/PIA)。该材料通过霍夫迈斯特效应激活水分子,在7%盐水中实现4.22 kg·m⁻²·h⁻¹的创纪录蒸发速率(超越纯水性能),并于25%高盐环境下稳定维持2.96 kg·m⁻²·h⁻¹。户外试验证实其可连续8天处理真实海水与工业废水,无盐结晶堵塞。相关论文以“Ion-Regulated Water Activation in Plasmonic Aerogels for Highly Efficient and Salt-Resistive Solar Desalination”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上。
TiN/PIA气凝胶的制备与结构特性
研究团队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辅助单向冷冻铸造技术,成功避免传统气凝胶40%的体积收缩问题。TiN纳米颗粒被限制在PIA的径向层状孔壁中(图1d-f),形成分级孔隙结构:大孔增强光散射与水传输,介孔扩大气液界面促进蒸汽扩散。X射线衍射(XRD)证实TiN与聚酰亚胺的复合结构(图1c),接触角测试显示超亲水性(图1g)。材料密度仅33.6 mg·cm⁻³(图1h),可大规模制备直径20厘米的盘状蒸发器(图1i),力学分析揭示TiN与聚酰亚胺链的强偶极相互作用提升机械稳定性(图1j)。
图1 TiN/PIA的制备与表征。 a) DMSO辅助单向冷冻制备流程示意图;b) ODA与ODPA化学反应示意;c) TiN、PIA及0.4-TiN/PIA的XRD图谱;d-f) 0.4-TiN/PIA的SEM图像(表面、截面、TiN分布);g) 亲水性接触角测试;h) 超轻气凝胶立于蒲公英上(标尺1 cm);i) 放大制备的PIA与TiN/PIA气凝胶盘(直径≈20 cm);j) PIA与0.4-TiN/PIA的储能模量(G')与损耗模量(G'')。
光热转化与热能局域化
TiN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效应使TiN/PIA光吸收率达94.8%(图2a),为纯PIA的3.7倍。有限元仿真显示,TiN纳米颗粒周围电场强度提升2.5倍(图2b-I),表面温度40秒内从24.6℃升至70.4℃(图2c-e)。COMSOL模拟证实热能高度局域化于蒸发界面(图2f),有效减少热损失,太阳能-蒸汽转换效率达94.5%。
图2 TiN/PIA的光吸收、等离子体加热与热局域化。 a) PIA与TiN/PIA的光吸收谱(左轴)及AM 1.5太阳辐射谱(右轴);b) TiN纳米颗粒在1-sun光照下的电场分布(I)和表面温度分布(II);c) PIA与0.4-TiN/PIA在空气/水中随时间升温曲线;d-e) 空气/水中红外热成像图;f) COMSOL模拟水中表面温度分布。
盐水蒸发性能与离子活化机制
优化后的0.4-TiN/PIA在7%盐水中蒸发速率达4.22 kg·m⁻²·h⁻¹(图3c),较纯水提升42%。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揭示核心机制:Cl⁻离子通过霍夫迈斯特效应破坏水分子氢键网络,形成易蒸发的"中间水"(IW)。拉曼光谱(图3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图3h)显示,盐浓度增加使IW/自由水(FW)比值升高,蒸发焓从纯水的2.43 kJ·g⁻¹降至0.90 kJ·g⁻¹(图3d)。阴离子作用强度顺序为ClO₄⁻ > Cl⁻ > SO₄²⁻(图3l),印证阴离子主导水活化过程。
图3 TiN/PIA的水传输调控、蒸发性能及离子活化行为。 a) 水传输速率与TiN含量关系;b) 不同盐浓度下的质量变化;c) 蒸发速率(左轴)与效率(右轴);d) 盐水中蒸发增强机理;e) 与文献蒸发器性能对比;f) 水分子在PIA中的三种状态;g) 拉曼光谱拟合曲线;h) DSC吸热峰拟合;i) IW/FW比值;j) 溶胀前后XRD图谱;k) ATR-FTIR光谱;l) 不同离子的蒸发速率对比。
分子层面的霍夫迈斯特效应
径向分布函数(RDF)分析表明,Cl⁻在2.3 Å处与PIA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键(图4a,c),穿透聚合物链层隙(图4f),削弱链间π-π堆叠,使PIA结构更松散(图4e)。氢键统计显示,NaCl溶液使水分子间氢键数量从18365(纯水)降至16180(图4h),证实离子对水分子网络的重构作用。
图4 PIA中霍夫迈斯特效应的分子机制。 a) 径向分布函数g(r);b) PI链最小/最大间距;c) NaCl与PIA配位数;d-e) 纯水/盐水中PI链结构示意;f) Cl⁻穿透聚合物链示意;g) 水分子状态模型;h) 氢键数量统计。
真实环境应用验证
户外装置(图5b-c)在黄海海水淡化中实现日均蒸发速率3.4 kg·m⁻²·h⁻¹(图5d-e),净化后离子浓度降低3–4个数量级(图5f),电阻值达2.63 MΩ(远超海水0.31 MΩ)。该材料成功处理砷污染地下水(319 μg·L⁻¹)和锑污染工业废水(14.8 mg·L⁻¹),净化水培育的小麦种子萌发率显著提升(图5h),大肠杆菌存活率提高13–221倍(图5i)。每平方米成本仅533元,比现有光热材料低25–32%。
图5 TiN/PIA蒸发器实际应用。 a) 自脱盐行为照片;b-c) 户外海水淡化装置照片与示意图;d) 蒸发速率与太阳辐射强度关系;e) 8天连续海水淡化性能;f) 海水净化前后主要离子浓度;g) 水体电阻对比;h) 小麦种子萌发实验;i) 大肠杆菌培养结果(上:未处理水样;下:净化水样)。
未来展望:清洁水资源的可持续方案
该研究不仅创下太阳能淡化性能新纪录,更开辟了"等离子体-霍夫迈斯特协同"调控水分子状态的新范式。TiN/PIA气凝胶的轻质柔性特性,使其适用于离网应急、船舶平台等场景。团队提出的离子介导水活化机制,为设计抗盐、低成本光热材料提供理论框架,推动太阳能淡化技术向实际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