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安理会上激烈争论,美方代表发出警告,耿爽一句话怼了回去

发布时间:2025-08-07 13:41  浏览量:1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形势正在起变化。

2025年7月31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安理会会议厅内气氛紧张。

美国代表约翰·凯利突然调转话题,将矛头直指中国:“来自中国的援助使俄罗斯得以继续在乌克兰境内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

他甚至威胁将对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高达100%的关税——这一明显针对中国的警告,成为一周内美国第三次在安理会对华发难。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当场起身,以清晰有力的声音反问:“美国自己都与俄罗斯保持贸易往来,凭什么要求中国切断与俄正常经贸合作? ”这一质问像一面镜子,瞬间映照出美国的双重标准。

就在安理会交锋前几日,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贝森特已向中国发出明确警告:如果继续进口俄罗斯石油,将面临“惩罚性关税”。

美方威胁的税率高达100%,意图通过经济胁迫迫使中国改变与俄罗斯的正常能源合作。

耐人寻味的是,几乎同时,贝森特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本周在斯德哥尔摩的谈判推进了我们与中国的对话,我相信我们已具备条件达成一项惠及我们两个伟大国家的协议。”

图|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

尽管这条贴文很快被删除,但财政部发言人解释这仅仅是技术原因。

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在此刻显露无遗。一方面,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另一方面又释放乐观信号。

这种矛盾姿态背后,是即将于8月12日到期的中美关税休战协议带来的时间压力。

美国政府内部对华政策存在明显分歧。贸易代表莱特希泽等强硬派主张保持高压,而财长贝森特则倾向于通过谈判稳定双边经贸关系。

这种分裂在7月31日白宫发言人的矛盾表态中暴露无遗,先宣称“关税暂缓期不会延期”,随即改口“由财长回答更合适”。

图| 当地时间2025年5月9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白宫外景

耿爽在安理会的反击之所以有力,在于他用事实戳穿了美国的道德伪装。2024年美国对俄贸易额仍达37亿美元,其中约30亿美元用于进口俄罗斯化肥与核燃料。

这些物资支撑着美国的农业基础和能源安全,却成为美方避而不谈的“合法需求”。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凯利代表在联合国高调要求各国抵制俄能源的同时,美国核电站仍在依赖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提供的核燃料。

美国95座核电站中的57个反应堆每年花费约1亿美元购买俄罗斯浓缩铀,这种依赖关系已持续近三十年。

图|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

美国对自身贸易的“务实取舍”与对他国的苛刻要求形成鲜明对比。

当美方向乌克兰输送数十亿美元军援时,其对中俄石油贸易的指责彻底沦为国际政治中的黑色幽默。

国际空间站合作更成为双重标准的生动注脚

就在地面剑拔弩张之际,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负责人德米特里·巴卡诺夫秘密飞抵美国,与NASA代理局长肖恩·达菲达成协议,将国际空间站运行时间延长至2028年。

这是自2018年以来双方航天机构首次面对面会谈,凸显美俄在地面冲突与太空合作间的矛盾选择。

图| 俄罗斯总统普京

美国对中俄能源合作的打压,表面是道义指责,实质是地缘经济博弈的延伸。

2024年中俄能源贸易的深化,既增强了俄罗斯应对制裁的韧性,也巩固了中国在欧亚能源格局中的地位。当特朗普政府“短期内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承诺落空后,将矛头转向中国成为转移视线的政治工具。

中国已建立系统的反制体系。新版《不可靠实体清单》程序和关键矿物出口配额制度,标志着从单一关税反制到产业链全域联动的转变。

摩根大通分析显示,仅稀土出口管制就可能使美国高科技产业链成本上涨18%-22%。

图| 2025年7月14日,从空中俯瞰堆积在上海港外贸码头上的出口集装箱

同时,中国加速推进区域经济整合。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2.2%,而对美出口下降17%。

这一升一降揭示中国正通过多元化贸易布局,削弱美国关税施压的效果。

美国在俄乌冲突中对中国的一系列指控,暴露了其对中国崛起的战略焦虑。

每当中国凭借市场优势扩大全球份额时,美国就诉诸关税手段;当俄罗斯在制裁下维持经济增长时,美国又将责任推给所谓中国“补贴”。

这种焦虑源于美国在多极化世界中逐渐削弱的单边主导能力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

冷战结束后美国一度拥有的“定义是非”特权正在消失。

正如耿爽在安理会指出的:“过去七天,安理会已经三次讨论乌克兰问题,我们应花更多时间推动和谈,而不是一味开会。”这实际上是对西方国家阻碍和平进程的含蓄批评。

美国的霸权逻辑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其国内法律体系开始制约单边行动,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的“对等关税”可能越权。

另一方面,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加速,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处理量已突破80万亿元。

特朗普政府面临2026年中期选举的政治压力,需平衡“对华强硬”叙事与农业州实际利益。

图| 2021年9月3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金融服务展区内的数字人民币专 题展区

若实施对华新关税,彼得森研究所模拟数据显示,美国CPI可能飙升至9.8%,家庭年支出增加7800美元,这种经济代价将直接冲击普通美国家庭。

纽约联合国安理会那场交锋后,巴西、印度等国媒体纷纷以“双标现形”为题报道此事。

美国财长贝森特一边威胁对中国加征关税,一边又秘密寻求与俄罗斯延长稀土合作许可。

国际空间站合作协议与安理会上的相互指责同时存在,构成当今国际关系最真实的双面画卷

图|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6日,美国纽约,联合国安理会召开会议

当耿爽在联合国讲出“中国与俄乌两国的商业往来符合国际法”时,他不仅捍卫了中国权益,更守护了国际交往的基本准则。

霸权主导的旧秩序正在松动,多极化的世界不可避免。劝和促谈才是化解危机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