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暗示和引导

发布时间:2025-08-08 08:06  浏览量:2

陪伴,暗示和引导

小孙子回来已经20多天了,最近,他爸妈回来了。孩子想他爸妈的心思一下子表露出来了。在他爸妈跟前撒娇,腻歪,尖叫等表现。作业也不好好完成了。

这二十多天里,我没有让孩子去完成她妈给买的古诗字帖?也没有让孩子去刷题,复习什么的。我本来在玩头条的。孩子回来了,我就少玩一会儿。多陪伴孩子。陪着他看书,写作文。每天早晨把他的手机收掉两个小时。让他专心看书或写作。我要求每天一篇作文,一篇日记。虽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目标,但作文也积累七八篇了。日记也写了小二十篇了。就这些,也和学校一学期的作文任务一样多了。

中途孩子不想看,不想写了说,就说连老鼠都有一天假哩。那好。就给他放了一天“老鼠假”。每天下午陪伴孩子出去玩,去夜市买菜。陪着孩子散步。总之,这二十多天基本是每天陪伴着孩子。

在陪伴的过程中,时刻注意教育孩子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生活。积累人生的基本经验。回来第三天,教孩子洗碗,收拾厨房。并写成作文《我学会了收拾厨房》。和孩子傍晚出去走步,捡到了一只“小紫燕”。第二天又去走步,孩子就想去找找那只被我们放生了的“小紫燕”,就让孩子写了作文《寻找》。内容就是寻找那只被放生了的“小紫燕”。还有,寻找在北方很少见到的《女儿树》。

在写作过程中,和孩子一起研究构思作文。打开孩子的思路,让他有内容可写。开始,孩子的写作还是很艰难的,慢慢地就可以了。他思路打开了,有东西可写,时间上也就快得多了。兴趣也渐浓了。文字也明显流畅了。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始终要有意识暗示或引导孩子认识植物,花草,认识人,交往人。总之,就是把陪伴孩子的每时每刻都看作是教育孩子的机会。

孩子刚回来还是有点懒散,执拗,慢慢地就变得好多了。

现在,他爸妈回来了,孩子又开始懒散起来了。作业也做得少了。因为他父母回来了。也没必要天天把孩子逼到学习中。让他轻松几天。

总之,对孩子的教育,陪伴是肯定的。在陪伴的过程中,时时处处要有对孩子的暗示和引导。让孩子在接触生活中慢慢成长!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