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45岁男子吃辛伐他汀降脂,1年后走了,医生:疏忽了一个习惯

发布时间:2025-08-08 09:31  浏览量:1

辛伐他汀是他汀类降血脂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等,主要作用是降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辛伐他汀适用于高脂血症患者,尤其是那些饮食控制及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同时,在冠心病患者身上,辛伐他汀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降低冠心病死亡率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近年来在心血管疾病中使用广泛。

2020年,45岁的刘强是湖北一家卤肉店的老板,由于忙碌于店铺生意,饮食不规律,加上经常在店里,饿的时候就用猪蹄,鸡爪这些卤味来充饥,晚上回家之后累得往床上一躺就不想动了。由于长期高脂高盐食物摄入过多,刘强感觉自己平时吃的并不多,而且每天忙来忙去,体力消耗也不小,但身高175的他,体重已经快170斤了,每天嘴里喊着减肥,可是就是行动不起来,久而久之,腰围越来越粗

2020年6月21日中午12点,刘强正在不断地翻滚锅里的生肉,准备煮熟焯水备用,突然感到胸口一阵轻微的刺痛,像是有人用细针轻轻扎了一下。刘强手里的翻动的锅铲停顿了一秒,手指无意识地按在左胸口,指尖因用力而发白,仿佛有团温热的棉花塞在胸腔里,随着每次呼吸缓缓膨胀,刘强深吸了一口气,却感觉肺部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只能进行短促的浅呼吸。可能是最近太累了,刘强自我安慰道,并没有放在心上。

天气很快转冷,10月3日下午6点,国庆期间店里的生意格外的火热,连续三天卤肉都提前卖断货了,后厨飘散出浓溢的卤肉味,一口深褐色的老卤锅中正咕咚冒着泡,刘强正准备把香气四溢的新鲜卤肉端到前台的时候,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烈的刺痛,像是有人将一根烧红的铁丝从左乳头下方斜插入胸腔,灼热的痛感使他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前一顿,手中滚烫的卤汤在锅中猛地一翻腾。店里的伙计见状,迅速上前接了过来,这才得以幸免没有洒出。伙计关切地问道:“强哥,你怎么了?”他双手撑在灶台上,右手不自觉地揉搓着左胸,大口喘着粗气,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冷汗顺着后背滑下,在衬衫上留下冰凉的轨迹,声音细微地说道:“没事,可能是累着了。”伙计安慰他休息一会,便继续去前台帮忙了。

刘强依靠在货架旁,刚喘息了几口,胸口的刺痛演变成一种沉闷的钝痛,像是心脏被裹在浸满水的毛毯里跳动,每一次收缩都带着异常的沉重感,胸口仿佛被一块巨石压住,压迫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一股深沉的酸胀,从胸骨后方辐射到左肩胛骨下方,像是有人用钝器在那片区域持续施压。

刘强试着深呼吸,可空气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肺里只能吸入浅浅的一小口,再深一点,疼痛就会炸开,像一把刀在胸腔里搅动。他本能的抓住衣领猛扯,气管痉挛般收缩,每一次呼吸都像在通过一根被压瘪的吸管吸气,发出“嘶——嘶——”的微弱气流声,他的肩膀剧烈的耸动,锁骨上方的凹陷随着每一次徒劳的吸气深深下陷。可胸口依然憋闷得快要炸开,“空气...给我空气...” 大脑在疯狂发求助信号,可身体却像被按在水下,越是挣扎,窒息感就越强烈。紧接着他双腿一阵发软,一个踉跄没扶住,晕倒在地。从前台回来的伙计看到刘强呼吸急促,嘴唇发紫,整个人无力的瘫软在地上,慌张的拿出手机,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刘强被紧急送往医院,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V2-V5导联ST段压低2mm,T波倒置,Ⅱ、Ⅲ、aVF导联轻度ST段抬高,提示心肌缺血。抽血化验也提示:总胆固醇19.2mmolL,低密度脂蛋白5.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8 mmol/L,甘油三酯为4.5 mmol/L,存在明显高脂血症。医生初步诊断为高脂血症导致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过一系列的临床治疗,刘强的病情逐步稳定了下来,医生神色严肃的告诫道:“你的血脂已经处于极高危临界值,血脂越高,胆固醇越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粥样斑块。时间久了血管就像水管里堵了淤泥,不光变窄,还会越来越硬,影响心脏的供血,如果不加以控制,后续可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心梗”。

为此,由于血管狭窄程度小于50%,症状可控,医生建议保守治疗,给刘强开具了辛伐他汀,用来降低血脂,帮助稳定斑块,嘱咐他规范服药,不可私自停药和加减剂量,并提醒他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脂指标。医生的话语像是一道冰冷的铁轨,划定了刘强未来生活的界限。

刘强听后,默默地点了点头,心里一阵阵后怕,不敢心存侥幸,出院后像换了一个人,告别了曾经钟爱的卤肉和油炸食品,改为清淡的蔬菜、水果和瘦肉。他还专门购置了一台跑步机,每天下班后,无论多累,都会坚持在跑步机上慢跑半小时,让身体逐渐适应规律的运动节奏。

三个月后,在刘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他的体重下降了10公斤,腰围瘦了一圈,整个人也精神了不少,他来到医院复查,总胆固醇降到了5.0mmol/L,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7mmol/L,心电图没再提示缺血改变。看到这一结果刘强不由松了口气,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意外却在悄然接近......

2021年11月1日傍晚7点,街市上人流熙熙攘攘,刘强正站在榆木砧板前,准备分装卤肉,当他拿起斩骨刀向砧板上的鸭脖挥去的时候,突然,一股撕裂般的剧痛从胸口正中炸开,仿佛有人用烧红的铁钩猛地刺进他的胸骨,然后狠狠往两边撕扯。他猛地弓起身子,右臂突然一阵发麻,从肩膀一路蔓延到指尖,像是被无数细小的针扎着,又像是血液突然被抽走,整条手臂变得沉重而迟钝,手中的刀应声落在砧板上,伴随着“哐当”一声巨响,鸭脖滚落一地。

刘强手指死死抠住左胸,指甲几乎要陷进皮肉里。仿佛有只无形的手正攥着他的心脏,随着每次心跳残忍地挤压。胸口像被千斤巨石压住,每一次呼吸都像在泥潭里挣扎。肺里仿佛灌满了水,耳边传来呼吸时发出的“咕噜”声,就像溺水的人在最后时刻的挣扎。他张大嘴想要吸气,却发现肺部像被水泥封住。空气只能进到喉咙就卡住了,发出“哈赤哈赤”的声响。

痛感开始向四周扩散,像滚烫的岩浆从胸口流向肩膀、后背,甚至下颌。他的牙齿不自觉地咬紧,太阳穴突突直跳,耳边只剩下急促而紊乱的心跳声——怦、怦、怦——每一下都像是锤子在胸腔里重重砸落,震得整个胸腔嗡嗡作响。疼痛像电流一样从左胸放射到后背,肩胛骨之间仿佛插着一把尖刀,随着呼吸来回搅动。刘强青筋暴起的手抓住冷藏柜边缘,却发现手臂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指尖传来无力的麻木感,身体仿佛不受控制的向前倒下。伙计听到异响闻声而来,只见刘强晕倒在地,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发绀,瞳孔扩散得很大,仿佛两个黑洞,吓得赶紧上前搀扶,同时呼叫120急救。

紧急入院之后,刘强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双唇发绀,四肢湿冷,急救人员进行初步的生命体征监测和心肺复苏。心电图监测窦性心动过速,V1-V4病理性Q波,广泛ST-T改变,床旁胸片显示心影增大,肺门“蝴蝶征”,双肺弥漫性渗出影。超声心动图显示射血分数仅为25%,严重降低,前壁、室间隔运动消失。二尖瓣中度反流。医生初步诊断为急性左心衰竭。

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进行呼吸支持和循环支持,同时给予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药物治疗,减轻心脏负荷,虽然医生全力抢救,刘强的病情仍然持续恶化,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多器官功能衰竭,历经1个小时的全力抢救,因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力衰竭,不幸离世。

抢救室外刘强的妻子听闻抢救无效的噩耗,整个人像是被抽去了灵魂一样,她无力的跪倒在走廊,泪流满面,怎么也不敢相信前几天还好好的丈夫,如今怎么会阴阳两隔,她拽着医生的袖子,哽咽着质问道:“你们不是说我丈夫的血脂控制的很好吗?不是说他的血管堵塞不严重,不用做支架吗?他明明按照你们说的,每天按时吃药,卤肉一口都不沾了,饭菜都是水煮,少油少盐,坚持运动,该做的都做了,好好的一个人怎么能说走就走啊?”

医生也非常痛心,此时他的心中也充满疑惑,因为刘强是他见过依从性最高的患者,每次都按时复查,饮食记录和服药记录都非常完整,按理说不可能出现心衰这种恶性结局,他上前安慰道:“我们一定会给你一个答案的。

说罢,医生立即回到办公室,调取了刘强近一年所有的门诊记录和检查结果,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0之内,血压和血糖均正常,没有饮酒和吸烟史,服药记录完整,使用的是辛伐他汀,每天按时服用。最近一次冠脉CTA在三个月前,轻度斑块,医生建议保守治疗,他也完全遵医嘱。

为了进一步排查原因,医生又向家属询问了发病前一周的所有细节,包括是否过度劳累,情绪失控,失眠等诱因,妻子哽咽的说道:“我丈夫每天十点前准时睡觉,店里的重活有伙计帮忙,他最近也没有和人吵架,发脾气,还经常给邻居送猪头肉......

医生又询问她是否有感冒,发烧等疑似传染等症状,以及是否有服用其他药品,妻子摇了摇头,说道:“他最近没有外出,进货都是别人送来的,身体恢复的一直不错,也从来不乱吃药,连保健品都没有,虽然有速效救心丸,但从来没用过,甚至都没来得及......”

排查始终毫无头绪,医生只能将刘强的所有病历资料完整封存,寄给了全国冠心病中西医结合学术会议组,主治医生被邀请汇报,在座的都是全国数十家三甲医院的心血管疾病的主任医师和教授

当会场大屏幕展示出刘强的病例资料、血脂控制曲线、用药依从性记录以及病发前一周的生活记录时,会场内鸦雀无声。好几位专家频频翻看手中材料,神色凝重。主治医生在总结发言时声音略显沙哑:“他不是那个我们常规认知下的高危人群,依从性极佳,但却以最突然、最致命的方式离世。

讲完这句话的那一刻,前排一位长者缓缓放下手中的水杯,向主治医生举手示意,要来了刘强的完整病例档案。而他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心血管领域的泰斗--葛均波。葛均波院士长期致力于推动中国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创造了多个心脏病诊治上的“全国首例”;他在血管内超声研究、新型冠脉支架研发、支架内再狭窄防治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提升中国心血管病学领域的国际学术地位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心脏病研究专家之一。

葛均波院士沉声道:“这个病例我看完了,但我还是想先问几个问题,他有没有服用过其他可能影响辛伐他汀代谢的药物?比如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或者利福平、利福喷丁等肝药酶诱导剂?他是否患有影响药物代谢的肝脏或肾脏疾病?比如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者肾功能不全等?”

医生立马回答道:“我们已经向家属求证过,他没有服用任何其他药物和保健品,药品来源全部来自正规处方药,也不存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代谢性疾病,每次复查都配合的很好......”

不,”葛均波院士打断了他,语气平稳却坚定的说:“你们只看到了表象,有没有想过问题就出在刘强的降脂药物上——辛伐他汀。”会场内的人瞬间屏住了呼吸,而他的下一番话,更是此前任何人都没有想过的方向

葛均波院士严肃的说道:“虽然刘强在生活中规律饮食,几乎做到了完美,但他在吃辛伐他汀的期间却忽略了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这个错误一直反复忽略,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啊!我在临床上见过太多的病例,他们和刘强一样,但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对此都毫不知情,不知道这一重要的细节不仅会造成药效下降,甚至可能会诱发心梗、脑梗等生命危险,因此白白丢了性命啊!”

刘强出院那天,天刚蒙蒙亮。他没有再像往常那样在店门口多抽一根烟,而是拎着住院时医生开的那袋药,小心翼翼地放进后备厢。回到家,他第一件事不是进厨房,而是坐在客厅沙发上,把每一种药都用便签标好时间,特别是辛伐他汀的那一瓶。他不再随手抓卤肉下饭,晚餐清淡得几近寡淡,九点准时刷牙洗漱,九点半吃药,十点熄灯。看起来,他做得比大多数病人都标准得多。

但有一个细节,他始终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吃完晚饭后,他习惯用一杯冰镇橙汁解油腻。这原本是他卤肉生意里养出来的味觉记忆,即使转向清淡饮食后,他仍保留了这个习惯。偶尔橙汁喝腻了,就换成自榨柚子汁。他并不知道,这些看似健康的果汁中所含的呋喃香豆素会干扰CYP3A4酶活性,抑制辛伐他汀的代谢,导致药物在血液中蓄积。当血药浓度持续偏高时,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都可能受到隐匿性损伤,尤其是心脏线粒体代谢最为活跃的阶段,若抗氧化负荷持续超标,便容易造成肌纤维微损坏。刘强服药的认真从未与果汁建立任何关联。

每次复查血脂指标都控制得很好,医生也点头称赞,他便更加确信自己的做法没问题。他从不跳服,也不延误,从未想过自己正在用一种错误的方式让药效过载。他喝下那杯橙汁后不到二十分钟,就在客厅灯下吞下一颗药,便上床关灯。那些看不见的风险,正是在这段习以为常的流程中一点点积聚,从未被警觉。

另一个被忽略的细节藏在他的既往病史中。刘强入院前就查出轻度脂肪肝,当时医生也曾建议定期查肝酶,可在后续复查中,他习惯只看血脂变化。肝功能检查正常时,他便不再上心。可问题在于,辛伐他汀正是通过肝脏代谢的,他忽略的是一个不断负担药物代谢的器官,可能早已在慢性轻度应激中悄然出现转运效率下降。

脂肪肝本身并非决定性因素,但若肝酶轻度升高长期未被发现,就容易形成药物在肝细胞内缓慢积聚。刘强的药物依从性极好,但当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效率变得不可控时,表面的规律摄入就变成了静默负荷。心脏对脂代谢的调控非常依赖稳定的胆固醇代谢链路,一旦药物代谢路径失衡,斑块可能不会继续增长,但其稳定性却可能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悄然降低。他的斑块并不大,但斑块内膜的脆弱,才是最终决定心梗风险的核心因素。

第三个细节,是他一直以为自己做得最对的地方。刘强在吃药这件事上非常执着,几乎仪式化。每天九点半,他会端着水杯坐在床边,把药取出后直接吞服,从不出差。但他没意识到,服药时的体位也能改变药物在体内的走向。他通常是靠在床头侧躺着,有时候还用被子垫着腰,处在一种半躺不坐的尴尬姿势中。这个姿势下,食管蠕动变慢,加之夜间唾液减少,药片容易粘附在食管壁上,不能顺利进入胃部溶解。

久而久之,这种残留不仅可能导致局部炎症、食管不适,还会降低药片实际吸收率。辛伐他汀本就属于中效他汀类,其药效需要维持稳定血药浓度来完成斑块的长期稳定。如果每次服药后的吸收程度不一,血药浓度就会在看不见的曲线中出现轻微波动。在刘强的感知中,一切照常,药照吃、食照忌、检查照做,可他不知道的是,他服下去的不是每天等量的药,而是因为姿势不当而时高时低、时快时慢的药效碎片。

他在这一整年里,从未有一次错过辛伐他汀,也从未有一次停用。但那些看似完美的用药行为,却因为三个微不足道的细节——果汁、肝功能监测忽视、以及姿势错误——逐步削弱了药物真正应有的作用。他在按部就班地保护自己的心血管系统,却不知心肌线粒体正处于一种低氧、耗能、高负荷的慢性耗竭状态。没有任何指标能提醒他药物正在积压,也没有任何症状能提示心肌正在一点点失稳。直到那天晚上的剧痛撕开了这一切,才让所有人意识到:完美依从,并不等于真正安全。

内容资料来源:

[1]艾丽菲热·艾海提,刘柯,买力丹·买买提尼亚孜,等.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微粒及微小RNA-126的表达变化和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2025,20(08):1121-1125.

[2]梅淋,姚月清,许赞杉,等.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大黄酚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心肌梗死的作用机制[J/OL].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5,(15):2250-2262[2025-08-07].https://link.cnki.net/urlid/14.1312.R.20250805.1247.004.

[3]张莉苗,陈瑞丽,石颍. 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和hs-CRP水平变化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5,36(08):918-920.

(《纪实:45岁男子吃辛伐他汀降脂,1年后走了,医生:疏忽了一个习惯》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