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重获自由后,谁第一个登门拜访?一句话令王光美泪如雨下

发布时间:2025-06-22 07:53  浏览量:7

上世纪60年末,少奇同志受到错误批判,走下权力的中心,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下放改造,最终病逝。

王光美本能置身事外不受丈夫的影响,可她深爱着少奇同志,不肯这么做,致使她深陷冤狱长达12年。

直到70年代末,党内外开启拨乱反正的良好风气,儿子刘源为母亲力陈冤屈,在机关报上仗义直书,受到党中央的重视,王光美重获自由。

王光美再见天日,这件天大的喜事,首先登门是曾与少奇同志有过嫌隙的叶子龙。

作为少奇同志的夫人,王光美与丈夫相知多年,对丈夫的秉性最为了解,他沉默寡言、性情温和,为人正派严肃,鲜少与人发生冲突,何况是和毛主席的秘书呢?通过叶子龙的讲述,王光美才了解到这件事情的原委。

叶子龙参加革命很早,为人稳重做事务实,19岁那年就来到毛主席身边成为主席处理日常工作的重要助手。

从中央苏区到全国解放,叶子龙可以说陪伴毛主席一整个峥嵘年代,亲眼看着主席带领着无产阶级从一穷二白开始直到革命完全胜利实现人民解放。

对于毛主席,叶子龙心中唯有崇敬和毕生追随。

多年以来,在毛主席的直接领导和以身作则下,叶子龙紧抓中央机关作风建设、为提升行政效率,积极发挥聪明才智改进会议记录方法,在部分场合采取先进的记录手段,全面推动速记、录音的普及,在行政效率的提升、和历史资料存留载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与毛主席相交多年,叶子龙钦佩毛主席的伟大,主席的一言一行都值得记录下来,能让后人都能瞻仰伟人的风采。故在一些场合,毛主席会前明确表示自己不需要录音时,叶子龙却违逆主席的心意,打开了录音设备。

叶子龙的想法是好的,却做错了事。在一次毛主席谈话意外泄露事件后,追查根源,查到了偷偷打开录音的叶子龙身上,这一原则性错误的发生,致使叶子龙被调离了中央,到地方上任职。

叶子龙虽不愿离开主席,却不能违抗组织的安排,心中有不满情绪,化作嘴边的微词被有心人听了去。

上世纪60年代初,党内的左倾风气愈发严重,三年困难时期更是使国民经济雪上加霜,人心越发不安,这时一些“居心不良”在党内外摇唇鼓舌。

这一句有“诋毁”伟人之嫌的无心之语,在敏感时期被“有心之人”“大做文章”,好在这件事被自己的顶头上司汇报给少奇同志。

庐山会议后,少奇同志主张的反左行动,一度引起毛主席的猜忌,他始终保持革命初心一心拥护毛主席,听闻叶子龙“诋毁”主席,罕见地动了怒,用“枪毙”二字严肃地批评他的行为,把他的检讨书压在书案下,引以为戒。

少奇同志看似过激的行为,间接拯救了叶子龙的政治生命。叶子龙多年政治生涯,怎会不理解少奇同志的良苦用心,对于自己的行为进行深刻反省,谨记祸从口出的道理,对于刘主席唯有感激。

特殊十年期间,造反派往少奇同志身上泼脏水、叶子龙为他仗义执言,最后也因“录音”事件深陷监禁失去自由长达7年。

1978年,听闻少奇同志的夫人出狱后,那时少奇同志还尚未平反,王光美的处境算不得好,叶子龙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第一时间就前去家中慰问。

据刘源将军回忆,当时叶子龙握着王光美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我不得不说,他老人家这辈子最错误的决定就是不该那样对待刘少奇同志,我说了这句话,如果被刘少奇同志听到,一定会批评我的。”

叶子龙这番话,王光美当场“失态”,泪如雨下。叶子龙离开后,王光美又抱着儿子刘源哭了,十多年的委屈发泄出来,一切都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