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挥下“关税大棒”,印度走到十字路口!中方发出一封邀请函,莫迪确定要来中国一趟

发布时间:2025-08-08 09:49  浏览量:1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最近这阵子,美国对印度的关税一加再加,印美那点“塑料兄弟情”算是彻底绷不住了。这边刚闹僵,中国就向印度递出了橄榄枝,莫迪到底会不会来,成了大家都在猜的事儿。

一、美国关税大棒落下,印美关系凉得快

(一)加税加得狠,谈判谈崩了

8月6号,美国因为印度从俄罗斯买石油,宣布对印度输美的东西再加25%的关税。加上7月31号已经开始收的25%,现在总的税率飙到50%了。这一下,印度往美国卖的钢铁、铝、汽车这些,成本一下子高得吓人。

之前美印为了贸易协议谈了五轮,印度也想过让步,比如降低一些工业产品的关税,多买点美国的能源和国防产品,甚至打算对美国差不多40%的对印出口工业产品不收关税。可美国觉得印度让得不够,特别是农产品和乳制品市场准入这块,没达到他们的预期,最后谈崩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说得也直接,“从来就没拿到过一份能让我们满意的完整协议”。

莫迪(资料图)

(二)美国玩双标,霸权藏不住

美国对不同贸易伙伴,态度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对日本、欧盟这些,谈判空间给得多,关税优惠也不少,可对印度就硬得很。就说韩国,承诺投3500亿美元,多进口点能源,关税就从25%降到15%了,印度却被要求接受50%的高税率。

这双标背后,就是美国的霸权逻辑在作祟,想逼着印度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美国不光让印度少跟中国做生意,还逼着印度少从俄罗斯买能源。但印度那么大的能源消耗量,从俄罗斯买便宜石油,是为了保证自己能源安全,控制国内通胀,美国这做法,根本没把印度的实际利益当回事。

二、印度左右为难,选哪边都头疼

(一)想靠美国赚钱,又想自己说了算

一方面,美国是印度挺重要的贸易伙伴,2023年两国贸易额1280亿美元,印度从美国那儿赚了470亿美元的顺差。可美国这高关税一收,印度企业亏惨了,估计每年得多交几十亿美元的关税,美国市场上,印度商品的竞争力肯定大受影响。另一方面,印度一直想自己拿主意,不想当美国的“小弟”。莫迪政府也说过好几次,印度的外交政策得看自己的利益,不会随便在大国之间妥协。但美国这么一直施压,印度就难办了:接着跟美国好,经济上损失大,自己也做不了主;转向中国,又怕得罪美国,影响跟西方国家的关系。

(二)国内骂声一片,国际上也不省心

国内这边,高关税让印度钢铁、纺织这些行业的人意见大得很,行业协会都在喊政府赶紧采取措施反击。莫迪政府夹在中间,一边要保护国内产业,一边又要维护国际形象,想平衡太难了。国际上,美国老说印度“资助俄罗斯的战争”,想把印度架在道德高点上批。但国际上也有不少人支持印度,觉得美国搞单边制裁,把全球贸易秩序都搞乱了,印度想买谁的东西,那是自己的权利。

莫迪(资料图)

三、中方递出橄榄枝,合作有盼头

(一)中国发出邀请,想好好合作

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此前接受《印度时报》书面采访时说,中方欢迎莫迪总理今年秋天来中国参加上合组织峰会,想和印方一起把峰会办好,让上合组织发展得更好。这邀请很明显,中国想改善中印关系。这几年,因为边境问题,中印关系冷了好一阵子,不过从去年10月两国领导人在俄罗斯喀山见面后,关系慢慢有了点好转。双方外交、军事层面的对话又开始了,边境的紧张局势也控制住了不少。

(二)做生意能双赢,互补性还挺强

虽然中印在边境上有点分歧,但做生意这块一直没停,而且做得还不错。2024财年,印度往中国出口的辣椒、铁矿石、棉纱线这些,增长得特别快。中国也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每年从印度买不少原材料和农产品,对印度经济增长帮大忙了。中方在邀请里也说了,想和印度一起对付美国这种关税霸凌,维护多边贸易体系。这对正被美国高关税压得难受的印度来说,吸引力不小。两国在农产品、制造业、信息技术这些领域,要是能再好好合作,肯定能互相获利。

(三)边境问题慢慢谈,信任一点点找回来

边境情况怎么样,直接影响中印关系。这几年,双方通过军长级会谈、专家会议这些方式,把边境冲突控制住了,边境地区也平静了不少。比如中方专门跟印方解释雅鲁藏布江水电站项目,说肯定不会影响下游的水,让印度别担心。还有,中印又重新开放了神山圣湖的朝圣路线,客运直航也恢复了,这些事儿让两国老百姓来往多了,了解也深了,为解决边境问题打下了点基础。

四、莫迪要是来了,会怎么样?

(一)这时候来,大家都盯着呢

要是莫迪真来了,这可是中印边境有摩擦后,他第一次借着多边会议的名义正式访华,地缘政治上的意义不小。现在美国刚对印度加了高关税,美印关系正紧张,莫迪这时候来中国,很多人觉得是印度想在中美之间找平衡。国际上都在看,莫迪这次来,能不能让中印关系再缓和点,在做生意、边境问题这些事儿上能不能有实际进展。对莫迪政府来说,也是个展示外交能力和眼光的机会。

(二)好好做生意是关键,有分歧慢慢解决

对印度来说,来中国最想做的肯定是多做点生意,缓解美国高关税带来的压力。印度可以借着上合组织这个平台,跟中国还有其他成员国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经济这些方面多合作合作,多开辟点市场,别太依赖美国市场。边境问题上,双方还是得继续谈,多建立点信任,慢慢把分歧解决掉。莫迪政府也该明白,边境闹矛盾,对两国关系没好处,对印度长远利益也不好。只有好好谈,边境才能一直稳定。

莫迪(资料图)

(三)美国肯定不乐意,印度得自己拿稳主意

美国要是知道莫迪来中国,肯定不高兴,说不定还会更进一步施压,比如再提高关税,或者少跟印度在军事上合作。但印度不能因为这个就不管自己的利益,得坚持自己的外交路,在中美之间找好平衡,跟美国合作的同时,也别冷落了中国。莫迪政府得清楚,中美都是大国,印度跟两国都有不少能一起做的事。只有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跟中美打交道,印度才能实现成为大国的目标,在国际上更有话语权。

现在国际形势乱得很,中美之间的博弈也没停,印度正站在岔路口上。美国加的这波高关税,把美印“战略伙伴”的假面具撕得干干净净,让印度看清了美国的霸权样子。而中国发出的邀请,给印度提供了另一条路。莫迪政府要是能抓住机会,踏踏实实跟中国合作,不光能减轻美国带来的压力,还能给印度发展找到新路子。当然,中印之间的分歧,得双方有耐心、有智慧地去解决,但只要愿意谈,不搞冲突,两国关系肯定能稳定发展,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繁荣出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