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涉案3.8亿,“成功学大师”被判无期,曾自称将一根头发卖6万

发布时间:2025-08-08 10:19  浏览量:1

打开手机,总能刷到些“激动人心”的视频:台上的人握着话筒声嘶力竭,说着令人激动的成功经验,台下的人红着眼睛鼓掌,举着银行卡冲上台,希望大师带自己成功。

图片取材于网络

你可能会笑:这也有人信?可现实是的确有人信。那个叫杨涛鸣的“亚洲第一潜能激励大师”,就靠着这套把戏,让约5万名受骗者掏了钱,让他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农家穷小子,在七年狂赚3.8亿。

直到2025年6月,法院一审判了他无期徒刑,人们才后知后觉:原来这场“成功骗局”,早藏着一堆破绽,为啥一个漏洞百出的“大师”,能骗这么久,能骗这么多钱?仅仅是因为他太会演吗?

图片取材于网络

杨武成是个80后,高中毕业就进入社会闯荡,作为“没资源、没背景、没学历”的三无人员,他融入社会的过程并不顺利,但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竟会成为一名成功学大师。

他的转变,不是靠实力,而是靠“包装”,他先是给自己改了名,“杨武成”变成了“杨涛鸣”,再攒了堆头衔,像什么作家、演说家、亚洲第一潜能激励大师等,最关键的是,他为自己打造一个“逆袭剧本”。

图片取材于网络

据他所说,自己曾受到“高人点化”,跑遍全球各地向数十位大师求教,才得到顶级秘诀和成功智慧,之后选择回到国内发展。

25岁,成为国家级实战型讲师,26岁,帮600多家公司倍增业绩,品牌课程引爆中华大地;27岁,被誉为“中国的安东尼·罗宾”,成为吸引力公司董事长;28岁,受邀进行全国巡回演讲,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白手起家拥有劳斯莱斯的人。

图片取材于网络

没人知道这故事是真是假,但台下那些盼着“逆袭”的人信了,都觉得“他能做到,我凭啥不能”,有需求就有市场,杨涛鸣把人性的“急”抓得死死的,大家越想知道“怎么快速成功”,他的课就越火。

可有人要问了:就算一时冲动报了课,听几节发现没用,不就撤了吗?可杨涛鸣的狠,恰恰在这里,他不只要“一次性消费”,还要把学员变成“长期提款机”,他是怎么做到的?

图片取材于网络

杨涛鸣知道,只有变着办法让学员多掏钱,才能掏更多的钱,为了达成目的,他给课程分了“等级”,层层递进。

图片取材于网络

几千块的普通课,只讲最基础最简单的内容,几万块的VIP课,有大师一对一指导,还能“带你见大佬、进资源圈”,可真交了钱才发现,所谓的“大佬”要么是托,要么就是跟他一样的“假大师”。

更缺德的是“拉人返佣”,他对学员表示:只要拉亲戚朋友来上课,就给提成。有些学员被“提成”迷了眼,拉着爸妈、兄弟姐妹来上课,结果一家人的钱都被坑了,可杨涛鸣不管这些,只要有人交钱,他就乐呵呵地数钱。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这七年里,他赚疯了。有数据说,他靠这些套路狂骗了3.8亿,这是多少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就这么轻轻松松进了他的腰包。

2023年之前,杨涛鸣的日子过得顺风顺水,每天被“学员”围着捧,银行账户里的钱数都数不清,可他忘了一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图片取材于网络

2023年,终于有人在这场“成功美梦”中醒了,直接报了警,警方一查,吓了一跳,原来杨涛鸣的吸引力公司根本没有培训资质,所谓的“课程”全是虚假宣传,七年里骗了3.8亿,涉及全国好几万人,没多久,警方就立案了,杨涛鸣和他团队30多人被刑拘。

图片取材于网络

2025年6月,宁波中院一审判他无期徒刑,没收全部财产,他不服上诉,省高院也受理了,可不管上诉结果咋样,这场持续了十几年的“成功骗局”注定是彻底穿帮了。

新京报:2025年6月20日报道

这件事中最扎心的,不是杨涛鸣骗了多少钱,而是当初那些追捧他的人,他们不是笨,只是太急了,急着摆脱普通的生活,急着证明自己不比别人差,急着找到一条“不用慢慢熬”的路,才会被“三个月成功”“年入千万”的鬼话迷了眼。

现实中类似的“大师”从来没断过,有人教“量子速读”,说蒙着眼能一分钟读一本书,家长们就挤破头报班;有人卖“养生神药”,说喝了能治百病,老人就偷偷攒钱买;还有人搞“情感挽回课”,说交几万块就能让前任回头,失恋的人就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交钱。

图片取材于网络

其实这些骗局套路都差不多,都是抓住了人的“急”,家长急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老人急着“健康长寿”,失恋的人急着“挽回感情”。

可哪有那么多“捷径”啊?赚钱得靠慢慢攒本事,养心得靠好好过日子,感情走了就得学会放手。那些喊着“帮你快速解决问题”的人,大多是想快速赚你的钱;那些说“不用努力就能成功”的人,本身就是在靠“骗”走捷径。

图片取材于网络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那为什么还有人信这么简单的骗局?或许是大家太怕“慢”了。看到别人买房买车,就急着也赚大钱;看到别人晒“成功”,就急着证明自己也行。

可实际上,“慢”不是错,农民种庄稼,要等春耕秋收,人要长本事,也得靠日积月累,急着跳过“慢”的过程,反而容易踩进坑里。就像杨涛鸣,他以为改个名字、编几个头衔就能成“成功人士”,却忘了骗人一时,骗不了一世,最后成功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图片取材于网络

有人20岁创业成功,有人40岁才找到方向,有人一年赚够别人十年的钱,有人踏实上班也过得安稳,快有快的活法,慢有慢的踏实,可怕的不是慢,而是为了“快”丢了脑子,要记得,能走得远的路,从来都不是捷径。

参考资料:

新京报:2025年6月20日《7年涉案3.8亿,“成功学大师”被判无期!自称曾将“一根头发卖6万”“一张白纸卖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