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一穴,10种常见病的“随身救急穴”,对照就能用
发布时间:2025-08-08 17:41 浏览量:1
身体不舒服时,很多时候不用急着吃药,按对一个穴位就能缓解:头痛按列缺,胃痛按梁丘,痛经按地机……这些“对症穴”就像身体自带的“急救按钮”,找对位置按一按,简单又实用。
1. 头痛头晕——列缺穴:头颈部的“止痛开关”
位置:前臂桡侧,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尖所指的另一手桡骨茎突上(简单说:手腕外侧,摸到突起的骨头,旁边凹陷处就是)。
按法:用拇指按揉,每次1-2分钟,左右交替,力度以酸胀感向头部扩散为宜。
适合:感冒头痛、偏头痛、脖子僵硬引起的头晕,尤其后颈发紧时按,能快速减轻不适。
原理:列缺穴是肺经“络穴”,能通调头颈部气血,就像“给紧绷的头部松绑”。
2. 胃痛胃胀——梁丘穴:胃部的“止痛灭火器”
位置:膝盖上方,髌骨外上缘上2寸(屈膝,找到膝盖骨外侧上端,向上量两横指凹陷处)。
按法:用拇指用力按压,每次1分钟,左右交替(哪侧胃痛按哪侧),疼痛缓解后再轻揉1分钟。
适合:吃凉、吃辣或吃撑引起的胃痛、胃痉挛,以及胃溃疡导致的突发性疼痛。
原理:梁丘是胃经“郄穴”,郄穴擅长缓解急性疼痛,按它能快速抑制胃部痉挛。
3. 痛经腰痛——地机穴:妇科的“止痛穴”
位置:小腿内侧,内脚踝尖上3寸(三阴交)再向上3寸,胫骨内侧缘(沿内脚踝向上摸,找到骨头边缘凹陷处)。
按法:用拇指按揉,每次2分钟,双腿交替,力度以酸胀感明显为宜,经期前3天开始按效果更好。
适合:女性痛经(小腹冷痛、坠胀),以及经期腰痛、腰酸。
原理:地机是脾经“郄穴”,能调气血、止疼痛,尤其适合寒湿引起的痛经。
4. 便秘难解——支沟穴:肠道的“通便阀”
位置:手背腕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手腕背面,向上量四横指,两根骨头中间凹陷处)。
按法:用拇指按揉,每次2分钟,左右手交替,力度稍大(以酸胀感向手指扩散),早上起床后按最好。
适合:习惯性便秘,尤其大便干硬、排便费力,以及久坐导致的肠道蠕动慢。
原理:支沟穴能通调三焦气机,给肠道“加动力”,促进排便。
5. 咽喉肿痛——少商穴:嗓子的“消炎穴”
位置:拇指末端外侧,指甲角旁0.1寸(指甲盖外侧边缘,靠近指尖处)。
按法:用另一只手的指甲轻轻掐按,每次1分钟,左右手交替,以轻微痛感为宜(别掐破皮肤)。
适合:风热感冒、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嗓子干,以及扁桃体发炎初期。
原理:少商是肺经“井穴”,能清热泻火、消肿止痛,就像“给嗓子灭火”。
6. 心慌心跳快——内关穴:心脏的“稳压器”
位置:手腕内侧,腕横纹上3寸,两条筋之间(手腕内侧横纹向上量四横指,摸到两根硬筋,中间凹陷处)。
按法:用食指、中指并拢按揉,每次1-2分钟,左右交替,力度以酸胀感向手臂扩散为宜。
适合:紧张、压力大导致的心慌、心跳快,以及晕车、孕吐时的恶心感。
原理:内关穴能宁心安神、缓解痉挛,是调理心脏不适的“经典穴”。
7. 小腿抽筋——承山穴:腿部的“解痉穴”
位置:小腿后面正中,伸直腿时腓肠肌(小腿肚子)肌腹下的凹陷处(踮脚时,小腿肚子下方的“坑”就是)。
按法:用拇指用力按揉,每次1分钟,双腿交替,抽筋时按效果立竿见影。
适合:运动后、受凉或缺钙引起的小腿抽筋,以及长期站立导致的小腿酸胀。
原理:承山穴能疏通腿部经络、放松肌肉,快速缓解肌肉痉挛。
8. 鼻塞不通——通天穴:鼻子的“通气阀”
位置: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4寸,旁开1.5寸(头顶偏前,距离额头约四横指,再向两边量两横指处)。
按法:用食指按揉,每次1分钟,左右交替,力度轻柔(别按痛头皮),鼻塞时随时按。
适合:感冒鼻塞、过敏性鼻炎,以及鼻窦炎引起的鼻子不通气。
原理:通天穴名字就直白,能“通利鼻窍”,让鼻子快速通气。
9. 失眠多梦——安眠穴:睡眠的“开关”
位置:耳后乳突(耳朵后面的硬骨头)与风池穴之间的凹陷处(风池在颈后发际凹陷,两者中间找凹陷)。
按法:睡前用双手拇指同时按揉,每次2分钟,力度以酸胀感向头部扩散为宜,按完闭目养神。
适合:压力大、思虑多导致的失眠、多梦,以及入睡困难。
原理:安眠穴是“经外奇穴”,专门调理睡眠,能快速让人放松下来。
10. 肩周炎肩痛——肩贞穴:肩部的“止痛穴”
位置:肩关节后下方,腋后纹头直上1寸(肩膀后面,腋窝横纹尽头向上量一横指凹陷处)。
按法:用拇指按揉,每次2分钟,左右交替,力度稍大(以能忍受的酸胀感为宜),配合轻微抬肩动作。
适合:肩周炎引起的肩痛、肩膀活动受限,以及久坐导致的肩部僵硬。
原理:肩贞穴能疏通肩部经络、缓解粘连,改善肩部血液循环。
按穴位的2个小提醒
1. 找准“酸胀点”:按穴位时慢慢摸索,有明显酸胀感的地方就是“有效点”,不用完全拘泥于“寸数”。
2. 急症缓解后需调理:这些穴位主要缓解“急症”,如果症状反复(如经常胃痛、长期失眠),别光靠按穴,及时找医生查原因。
身体的这些“穴位救星”,日常小毛病时按一按,能帮你快速缓解不适。记住:穴位是“辅助”,严重不适(如剧烈胸痛、高烧)一定要及时就医,别耽误病情。#健康科普排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