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巴斯激战正酣,普京将见特朗普,俄军猛袭赫尔松想开辟新战线?
发布时间:2025-08-08 15:07 浏览量:1
顿巴斯的战事还没结束,普京即将与特朗普举行会谈,这个时候俄军要开辟新的战线?
自7月底以来,俄军对乌克兰赫尔松地区一座桥梁发起的密集空袭引发了各方关注。
乌赫尔松州军事管理局局长奥列克桑德尔·普罗库金声称,自上周以来俄军对当地的空袭从未停止,目前大桥已经出现受损,物资与食品转运受到了影响,但大桥仍可以通行,科拉贝尔岛上1009名居民已经从危险区撤离。
在分析俄军是否要对赫尔松州发起新的攻势前,需要先解释一下该地区的地形情况。
图中间的红圈处,就是遭到俄军打击的大桥
乌克兰赫尔松州被第聂伯河分为东西两岸,最近遭到俄军重点打击的大桥,连接了该州首府赫尔松市与其南部的科拉贝尔岛,是科拉贝尔岛与赫尔松市之间唯一的交通走廊。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之初,俄军以闪电战攻势占领了赫尔松州东岸并跨越第聂伯河攻克了首府赫尔松市,随后俄罗斯通过法律将整个赫尔松州视为其“新领土”之一。
但由于当时俄军兵力不足、补给线遭乌军“海马斯”破坏、士气低落等因素,最终在同年11月,时任俄军总指挥官苏罗维金下令放弃赫尔松市和西岸控制区,将兵力收缩在东岸。
此后俄军再也没有在该地区发起新的进攻,反倒是乌军这几年一直没有放弃反攻,试图夺回赫尔松州东岸,但屡屡失败。
深蓝色部分为俄军放弃或乌军夺回的领土
乌军反攻赫尔松东岸失败的原因,几乎与当初俄军放弃赫尔松西岸的原因一模一样:第聂伯河及其支流的宽度在250到600米之间,未建坝区域的最大水深可达12米,且水文情况复杂。
地理环境对俄乌双方都是公平的。俄军维持占领赫尔松市与西岸的补给需要通过第聂伯河运过来,而乌军想要反攻赫尔松东岸同样也需要跨越第聂伯河。
但乌军的反攻比当时俄军维持补给线面临的难度更大,因为夺取被俄军控制的赫尔松东岸,至少需要发起集团军规模的进攻行动,确保部队和渡河器材的相应部署、渡口的构筑、维护及其抗毁性,否则就会变成单方面的被动挨打,比如2022年至2024年乌军屡战屡败的赫尔松偷渡行动。
前几年乌军发起的一次冲滩行动
基于乌军失败的教训,最近俄军频繁对赫尔松市与科拉贝尔岛的大桥发起袭击才显得极不寻常。
因为现在的局势不同于冲突刚爆发之初,当时俄军可以凭借闪电战轻易渡河并占领赫尔松市,但现如今却要面对乌军偷渡行动一样的困境:河对岸各种严阵以待的桥头堡和火力点。
因此,俄方“电报”频道认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提出的“俄军将在最近几周内对赫尔松市发起进攻”的观点不切实际。
俄军这个时候发动渡河作战的可能性不大
“强渡第聂伯河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使用空中力量、火炮尽可能地压制河对岸的乌军,为渡河的部队提供掩护,但截至目前还无法看出俄军有准备发动渡河作战的意愿,至少在两周或两个月内都不太会出现这种可能性”。
俄方信源更倾向于近期俄军对赫尔松西岸的频繁空袭是一种牵制策略,即通过在赫尔松地区的施压,以牵制并分散乌军在其他战线的上兵力和装备部署,进而为俄军整个夏季攻势的突破奠定基础。
#乌克兰的停火条件为何淡化领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