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MG4的豪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发布时间:2025-08-08 20:51 浏览量:1
"
8月5日,上汽MG4在杭州举办了盛大的新车预售。这款售价7.38万起的纯电车在发布会后24小时内斩获订单11067辆。
"
沉寂多年的MG品牌终于缓过神来,把压箱底的CTB车身底盘一体化技术、第二代半固态电池,起火赔新车承诺等,一股脑都倾注在这款纯电小车上,摆出了万炮齐发,毕其功于一役的架势。
这是约瑟夫·卡班,这是他从去年加入上汽集团,出任全球设计副总裁的首秀。25岁时就操刀设计了布加迪威龙超级跑车的卡班,年少成名,在奥迪、斯柯达、宝马、劳斯莱斯都有经典作品。12年前,我去德国参加斯柯达明锐的设计品鉴,第一次见到了卡班。
那个时候,把大众中国业务带到巅峰的范安德在高层斗争中失利,去斯柯达做了一把手,提出要把斯柯达打造成大众的第二个奥迪。范安德的野心勃勃和卡班的天才设计比翼齐飞,迎来了斯柯达的黄金时代。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当天的设计品鉴,中国媒体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大众高层的脸色却不太好看。据说,大众对卡班的设计很恼火,因为严重冲击了大众的地位。
上汽集团的总设计师叫做邵景峰,他引以为傲的设计作品就是MG的纯电敞篷跑车Cyberster。这次,正是在卡班的支持下,全新MG4复刻了Cyberster的前脸与宽体车身设计,并继承了Cyberster标志性箭头尾灯,做了箭头向上的创新性设计,大胆,直接,极具标识度。在抄袭模仿成风,长得都差不多的电动车设计中,MG4就是一股清流,把中国汽车的原创设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这是李峥,上汽清陶的总经理,被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俞经民调侃为“新首富”。老俞的这个调侃是有期待的,说的不是财富,而是堪比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的行业贡献。上汽清陶成立于2014年,是国内固态电池研发生产的领跑者。这次,他们开发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首次搭载在全新MG4上。
无论是十针穿刺,还是三方向穿刺,电池不仅不燃烧,连冒烟都没有,在零下30度的低温环境下,也能高功率运行。发布会现场,播放了一段清陶工程师们的采访视频,很煽情,技术研发的过程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千百次试错才可能换来一次突破的曙光。清陶成功了,率先实现了量产。把这样划时代的技术成果装到MG4上,可见上汽打造爆款的决心。
关于固态电池,大家的感觉是不是“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发展固态电池是全球汽车业的共识,尽管技术路线很多,但主流就两个方向,一个是丰田主导的硫化物方向,一个就是获得成功的上汽清陶的氧化物方向。这次,搭载在MG4上的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电解液含量不到5%,能量密度是锂电池的小两倍,采用锰基材料做正极,在成本与性能之间达到最佳平衡 。
除了半固态电池,MG4的热管理系统首搭上汽研发的铝稀土合金材料,突破了特斯拉长达13年的铝镍合金专利封锁,相关技术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此外,MG4还采用了高端车采用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车身扭转刚度更高,身车质量更低,因此拥有同级最低的10.4度电百公里能耗,同级最短的38.9米刹停距离,加上首搭OPPO智行手车互联系统,承诺起火赔新车,新开120家快闪店等,可谓万炮齐发。
这是上汽MG事业部总经理陈萃,90后,单拼欧巴的身材,偶像级的容貌就收获了不少流量。他说:作为今年欧洲销量第一的中国品牌,我要对那47%的关税说,我们的技术反攻来了!
你没听错,今年上半年,MG在欧洲市场卖了15.3万辆,是销量第一的中国品牌。在国内一直不温不火的MG在欧洲广受追捧,火了不是一两天了。过去5年,MG在欧洲的销量就像坐了火箭,2020年是2.6万辆,2021年是5.2万辆,2022年 15万辆,2023年23.13万辆,2024年24万辆。为啥忽然慢下来了,这是因为欧盟针对MG纯电车的关税从10%调高到47.6%。在纯电车销量几乎腰斩的前提下,MG依然是欧洲最畅销的中国汽车品牌,这非常不容易。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陈萃说的反攻就是MG再出发的呐喊。就像教员鞭策我们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滴汽车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