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声惹人烦?北京多部门联动放大招,让蚊蝇无处遁形!

发布时间:2025-08-08 20:06  浏览量:1

当前正值夏季高温多雨时节,蚊蝇滋生繁殖进入高峰期。为有效遏制蚊蝇密度上升,降低疾病传风险,营造清洁、卫生、健康的城市环境,近日,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市爱卫办联合住建、园林、水务等 10 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清垃圾、清积水、除异味”为目标的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

8月7日下午3点,在海淀区海淀街道康桥蜂鸟园社区,"人蚊大战"正在火热进行中,社区物业人员已经全副武装行动起来。

在小区公共区域的垃圾桶站旁,物业人员王师傅手持专业喷雾设备,仔细地对垃圾桶盖缝隙、桶身底部等蚊蝇易聚集的"重点地带"喷洒环保灭蚊蝇药物。

"垃圾桶站是蚊子苍蝇的重要孳生地,必须重点盯防。" 他边操作边解释,"我们每天定时消杀,尤其是早晚高峰垃圾投放前后,同时确保垃圾日产日清,桶身清洁。"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小区中央景观水系。走近一看,清澈的水中,一群活泼的小鱼正欢快地游弋觅食。

“可别小看这些鱼,”该小区物业负责人陈领介绍道,“它们是蚊子幼虫的‘天敌’!这些小金鱼是我们特意挑选的品种,能够有效吃掉蚊虫的虫卵。生物防治,绿色又有效。我们定期清理水体,保持流动,从源头上掐断蚊子的‘摇篮’。”

绿树成荫、水波荡漾的海淀公园本是蚊虫理想的"乐园",但漫步其中,骚扰却明显少了很多。秘密何在?

进入海淀公园的西门,消杀人员正沿着园区主路和绿地边缘喷洒灭蚊药剂。雾状的药液随风散开,落在草木之间。

海淀公园绿化主管侯迪指着新挂上的黄色粘虫板说道,“近期北京持续高温多雨,蚊蝇进入滋生高峰期,消杀频次也随之提升至每日一次。在水域管理上,我们也是下足了功夫。今年还增加了一批鱼苗的投放,包括鲤鱼、鲫鱼等摄食性鱼类,结合公园水体面积进行精准配置,一周内就能见效。”

海淀区城市管理委市容环卫科副科长闫齐介绍道:“海淀区充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动员志愿者清扫绿地,清除积水点 150 处,喷洒药剂覆盖各重点区域。各街道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工作人员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对辖区内的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周边等薄弱区域进行常态化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垃圾堆积、积水等问题。”

市城市管理委环卫处二级调研员张浩在采访中强调:“城市管理部门融合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与蚊蝇消杀, 6万余个生活垃圾投放点日产日清,清运后及时消毒;50余座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强化消杀,安装灭蚊蝇设施,强化异味管控,阻断蚊蝇孳生。”

下一步,通过多部门联动、市区街协同、全社会参与,继续保持工作力度,建立长效机制,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和市爱卫办将会同各相关单位组成检查组,赴各区督导灭蚊蝇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为市民创造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安全生产月 | 安全诊所开张,快来对症下药

我们是青年 | 青春扬正气,廉洁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