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相关史料补充与注释(1903-1907年)

发布时间:2025-08-08 21:01  浏览量:1

雅安相关史料补充与注释(1903-1907年)

1903年

【原文】名叔寅,浙江人,为建昌道心兰世兄,不过廿余岁,精明外露。

监生王昌鑫,号子贞,雅安县人,前山阴县王绍廷之子。候选知县王秉鑫,号子庚,庚令弟与保臣认识,年卅一岁,家贫,有母在堂。

王秉鑫曾以糖裹之,未达,不敢尝之,并卖饼子小米玉米作,大有乡风。

又十八里至姚桥茶尖,雅安梅大令来迎,又五里过桐梓林,后蜀汉张桓侯镇守处,右靠山,左临江,似形胜要地。又七里过青衣水,龙溪桥七。

建昌道冯心兰观察,金鉴,行一,浙江人,甲榜。杨子庚署太守,仪成,行一,江西人。

雅安县梅子和大令,承祥,陕西人,乙榜,花翎同知衔署任,行六,少年老成,精明。

黎雅营游府,名祥堃,号瑞全。共行程四十里。由发雅府即落雨,午间微晴,忽见日影,旋阴复下,灯后则又大雨。

雅安梅大令送至此,荥经宝大令迎至此,内务府人,与溥玉岑有亲,系玉岑两姨甥,鄂礼亭甥。均晤会。忽接邛州顾敬

补充与注释:

1. 建昌道:清代四川省分设的道级行政区之一,辖区约今四川西昌、雅安、乐山部分地区,道台为最高长官,“观察”是道台的雅称(如“冯心兰观察”即冯心兰为建昌道道台)。

2. 世兄:清代对同辈或晚辈的尊称,此处指叔寅与冯心兰(字心兰)有世交或亲属关系。

3. 监生:明清时期国子监(最高学府)学生,可通过捐纳、科举等途径获得,享有一定政治特权(如王昌鑫为监生)。

4. 候选知县:通过科举或捐纳获得知县资格,但未实际任职,等待铨选的官员(王秉鑫身份)。

5. 大令:对县令(知县)的尊称(如“梅大令”“宝大令”均指县令)。

6. 姚桥:今雅安市雨城区姚桥镇,清代为雅安近郊重要驿站。

7. 张桓侯:即张飞(三国蜀汉名将,谥“桓侯”),据《雅安县志》,桐梓林一带传为张飞镇守雅安时的驻军处,地势险要(“右靠山,左临江”即指其依青衣江、靠蒙山的地理特征)。

8. 青衣水:即青衣江,流经雅安市区,为岷江支流,是雅安重要水系。

9. 甲榜/乙榜:科举术语,甲榜指进士(通过殿试者),乙榜指举人(通过乡试者)。冯心兰为“甲榜”,即进士出身;梅承祥为“乙榜”,即举人出身。

10. 署任:代理官职(梅承祥为“署任”雅安县令,即代理县令)。

11. 黎雅营游府:黎雅营为清代四川绿营兵防营之一,驻守雅安、名山一带;“游府”即游击,清代绿营武官(从三品),祥堃(号瑞全)为黎雅营游击。

12. 荥经宝大令:荥经为清代雅州府下辖县(今属雅安),“宝大令”即宝姓县令;“内务府人”指其出身清代内务府(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与宗室溥玉岑(疑为清末宗室成员)有亲属关系,可见其身份特殊。

1904年

【原文】醉,未终席逃去大呕,殊可笑。打箭炉所照小像送到。照像人毕莲洲,名映涛,雅州府雅安县人。湘梅送玻璃印盒一件。晴。

补充与注释:

1. 打箭炉:清代地名,即今四川康定,为川藏交通要地。

2. 毕莲洲(映涛):雅安县人,从事照相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照相技术传入中国,民间已有专业照相从业者,毕莲洲是雅安本地较早参与此新兴行业的人,反映晚清雅安与外界的技术交流。

3. 玻璃印盒:清代文人常用的文房用具,玻璃材质在当时属较精致的工艺品,“湘梅”所送可见人际往来中的礼品风尚。

1907年

【原文】不知名。又十五里过飞龙关,下坡路多。又十里至观音堡宿站,在店房内寿鸿同住,会雅安县陈季黼大令,扆,湖北人,甲榜到省。人甚精练。晚饭后鹤孙、申五过谈,今日所行乃是来时旧路,又开一新路

补充与注释:

1. 飞龙关/观音堡:均为雅安附近地名。飞龙关在今雅安雨城区与荥经县交界处,地势险要,为古代交通隘口;观音堡为驿站(“宿站”),供旅人歇脚。

2. 陈季黼(扆):雅安县令,字季黼,名扆,湖北人,“甲榜到省”即通过进士科(甲榜)进入四川省任职,评价其“精练”,可见其行政能力受认可。

3. “旧路”与“新路”:指往返雅安的路线,反映晚清雅安作为川藏、川滇交通节点,道路网络在逐步拓展。

总结

上述史料通过人物(官员、士人、工匠)、地理(驿站、关隘、河流)、事件(往来迎送、技术传入)等,展现了清末雅安作为雅州府治所的政治地位(多任县令、道台在此活动)、交通价值(连接康定、荥经等地)及社会风貌(既有传统士绅往来,也有新兴行业如照相业出现),是研究晚清四川边地社会的重要细节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