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起京华:新北京作家群作品精选》内文试读

发布时间:2025-08-08 21:12  浏览量:2

香看两不厌(节选)

杜 梨

香香阁伫立在寿桃山的顶端,是冬宫的心坎儿。宫内的建筑以它为中心,对称排开,形成了众星捧月的格局,统领冬宫、圆明园与畅春园。香香阁有八面三层四重檐,这也就意味着,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它都长得一模一样。香香阁通高41米,坐落在 20 米高的石台基上,内部用八根铁梨木擎天柱支撑,历经几次大地震依然完好无损。

香香阁的本意是“佛陀众香之阁”,意为人们求神拜佛的心愿飘到了天上,神明便知晓了一切。前些年,在香香阁的几块匾额后面,还住着五种不同的蝙蝠。在古代建筑艺术里,无疑有着“五福捧寿”的吉祥寓意。可惜,它们很快就随着时代的变化,消弭于天际。

第一次听到香香阁的真名儿,我笑得不行。香香阁第一层牌匾“云外天香”也是那么逗,仿佛这匾挂在这里,是要每时每刻都向世人宣告这座小阁是香的。冬宫咖啡里的招牌,那个拥有白、蓝、粉、黄等各种颜色的香香阁奶酪,也是软嫩鲜滑、入口即化。若遇到朋友或者服务员说“你们那座塔”,我一定纠正,这是阁,不是塔。

我活了 28 年,竟然从来都没有听说过香香阁,没想到一来冬宫就被发到了香香阁。香香阁的小船姐睁大了眼睛,简直难以置信:“什么?这不是特别有名吗?北京还有人不知道香香阁呢?”

我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

在进冬宫之前,北京对于我来说,只有长城、天坛、故宫、北海、景山和圆明园。父母很少带我出去玩儿,他们忙于工作,疲于奔命。况且,两人的字典里就没有“冬宫”这个词。他们对于北京的认知只有动物园,因为离我们家最近,小时候每周六必带我去动物园看猴儿。他俩不会开车,长城又太远,亲戚来了也往动物园赶。

于是,在我来冬宫上班以前,我只来过两次冬宫。第一次是大学做暑期兼职,我带一家意大利人转北京。妈妈带着两个儿子来北京玩儿,需要一个北京本地的导游兼翻译。他们个个人高马大,都是米兰医院的医生,称“胡同”为“虎童阁 ~”(hú tòng 结尾的g按照意大利语的发音准则必须发出来,和汉语拼音里的g发音很像)。紫禁城里,我们经过某个殿门,有个陌生男人忽地冲到大儿子面前,昂起头 , 怒气冲冲地盯着他,恨恨地吐一句:“八国联军!哼!他们又来了!”

隔天,我们去了冬宫,这个曾两次受到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侵略、盘桓和抢劫的地方。毒日头把我晒成了干柳叶儿,意大利人晒得白里透红,直摇着手叫“Acqua,Acqua”(意大利语的水),一说喝水,我也开始喊,“阿瓜阿瓜”。

我们爬了香香阁,但我将它忘得一干二净,恍惚记得有位菩萨,没想到菩萨从那时就惦记上了我。走到山门处,看看波光粼粼的知春湖,迎面吹来的风擦掉汗粒,游船在湖面上很清凉。我想起,很久很久以前,我在冬宫划船,给握着湖边榆叶梅树枝的松鼠果仁儿拍照,它满满的瞳仁看向我。我脚踏着小船滑向十七孔桥,果仁儿在我膝头,看着偌大的湖面,有点儿害怕,我和香香阁拍了一张模糊的照片。湖面上的风很凉,带着水草腥味的香,温柔地拂过果仁儿的毛。

这就是我关于冬宫的全部记忆了。

香香阁坐落在寿桃山上,寿桃山的前身是瓮山,因它长得像一口倒扣在地上的瓮而得名。耶律楚材很喜欢这儿,给自己取号叫玉泉老人,临死前也想回到这里。

1261 年,元中书令耶律楚材之子耶律铸遵照父亲的遗愿,将耶律楚材及其夫人合葬在瓮山东南麓,并为其修墓建祠。24年后,耶律铸夫妇也葬在了耶律楚材祠的东南侧。后来,耶律楚材的祠堂被痛恨元代统治的百姓给毁掉了,其墓不知所终。

1750 年,乾隆在瓮山的圆静寺旧址修建大报恩延寿寺,工匠在瓮山脚下挖地基时,发现了耶律楚材的棺木。乾隆赶忙下谕重修耶律楚材祠及墓地,题诗、塑像和竖碑,好好地夸了一下耶律楚材。著名作家叶广芩小时候管耶律楚材的塑像叫“白胡子老头儿”。如今的楚材祠被迁移到了紫薇阁里,属于文物修复的部门,经常有游客闯进去,想一探究竟,进去以后才发现啥也没有。

乾隆第一次南巡,就看中了杭州开化寺六和塔,十分想拥有。六和塔是北宋开宝三年(970 年)吴越王建的,塔身高约 60米,平面八角形,周围有十三层木构外檐。回京后,他以为母祝寿的名义下令,仿照其形制,在寿桃山修建了一座高九层的大报恩延寿塔,取“殿宇千楹,浮屠九级”之意。

不料,1758 年9月10日,工匠们修到第八层,延寿塔即将建成时,塔身却出现了坍圮迹象,工匠们只能遵旨停修。乾隆忽地写了一首《志过》,在日记里发誓永不建塔,觉得这是上天在明示他“自满福招祸”,大概有点不可高声语的意思。他命令工匠把建好的塔给推倒,仿杭州六和塔与武汉黄鹤楼的形制,取两者之精华,重新造了一座阁,并取名为香香阁。就这样,前后历经 15 年,初代香香阁终于面世,它只有三层,依旧保持了平面八角形的格局,外檐四层,内檐三层,八角攒尖顶。

1860 年,英法联军火烧冬宫,木质的香香阁被烧毁,其中供奉的千手观音铜胎佛像一并被毁,寿桃山上只剩下了大报恩延寿寺的残骸。直到 1890 年,慈禧挪用了北洋水师 78 万两白银,

按照原样重修了香香阁。五年后,二代香香阁正式上线。

1900 年 8 月 15 日早晨,慈禧和光绪从紫禁城出逃,中午到达冬宫,在乐乐堂内用膳休息,又从冬宫逃至西安。当天下午,沙俄军队首先占领了冬宫,英军与意大利军也相继进驻。17 日,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进入北京,随后下令准许军队抢掠,冬宫内陈设文物遭到洗劫,无梁殿和多宝塔二处墙壁上嵌砌的琉璃小佛头也被砍下带走。随后,联军在冬宫里盘踞了一年,带走了所有能带走的文物。唯一庆幸的是,这次大部分建筑主体得以保留,二代香香阁逃过一劫。

1976 年,唐山丰南地区发生里氏 7.8 级地震,波及北京,冬宫震感较强,香香阁、德乐园、寿仁殿、乐乐堂、听莺馆等皆有损坏,宫墙倒塌 126 处、1008 延长米。经过整修后,冬宫依旧照常开放。

来源:《文起京华:新北京作家群作品精选》

《文起京华:新北京作家群作品精选》

作者:徐则臣 孙睿 马小淘 等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5年7月